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70774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危机”与“新政”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在本单元中介绍到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面对大危机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了解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2、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3.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评价罗斯福。【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3、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导入新课:观看一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真实写照,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美国此时会出现此局面?谁可以拯救美国?找到什么独特方法解救人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学习新课: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原因情景:1929.10.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黑色星期四)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或是导火线)出示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母亲:没有钱买。女儿:为什么没

4、有钱呢?母亲:你爸爸失业了。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思考:母女的对话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生产过剩。为什么会生产过剩?生产消费无调控盲目生产分配不均百姓贫困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由于缺乏调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为什么会生产过剩?供求生产过剩,出现供大于求,一方面企业家盲目生产,缺乏调控,另一方面由于分配不均,百姓贫困,无钱消费,出现了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而归根到底,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随着生产社会化不断加强,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只归少数资本家拥有,这才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二)开始的标志1929年10月29日,

5、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再次暴跌。(三)特点根据课本18-19页内容,归纳出大危机的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四)影响引入数据材料: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3.8%。1932年,失业人数近300万。出口贸易下降50%。1931年,实行英镑贬值。法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36.2%,约倒退了20年。1935年,失业人数为50万以上,半失业者占工人总数的一半。1937年,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6.4%降为5.1%,危机延续到1936年才稍有回升。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失业人数最高时达600万800万,占近全国工人半数,居欧洲各国之首。农业收入减少30%。进出口都减少

6、70%左右。日本: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对外贸易,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2.9%。1931年,失业人数近300万。分析大危机带给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1、使生产大幅下降,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2、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3、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一)析新政背景引入两则材料:胡佛的竞选主题是“促进自愿主义、个人自由主义、联邦不对市场进行经济干预”美国通史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个国家需要大胆地改革,失败了就再换一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罗

7、斯福知道胡佛和罗斯福面对严重危机的主张,由此设置情景,提出符合历史发展的假设:“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你会把选票投给谁?为什么?”从而得知罗斯福能够以压倒性优势票数当选美国总统的原因所在。并由此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后首要任务就是“救治经济危机”,于是罗斯福马上推行新政,所以救治危机是实施新政的直接目的。(二)寻危机表现、探新政举措具体来看,罗斯福新政有哪些主要内容?情景创设:假如你们就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想一想政府怎样才能解救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要求学生分为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社会保障组的进行合作探究,寻找各领域危局表现,找出新政举措。学生结合教师印发的的学习补充材料(附件1),根

8、据自己的学习任务,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危机下的美国局势,并根据局势现状提出作为“智囊团”的相关解决措施。金融组:材料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材料二: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

9、存款实行政府保险。依据材料分析:现状:银行倒闭,金融体系瘫痪对策:整顿金融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案作用:恢复金融体系,重建银行信用工业组材料一:从危机前最高点的19295月到危机中最低点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相当于倒退了26年。危机搏击所有工业部门,尤以工业繁荣时期的支柱部门为重。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74.4%,其产量从1929年8月的44万辆,降至12月的9.25万辆。下降速度之快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材料二: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

10、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依据材料分析:现状:工业产量急剧、大幅度下降。对策: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农业组:材料一: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甚至破产,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材料二: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现状:农产品滞销,农民破产。对策:颁布农业调整法,加强对农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恢复农业生产,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保障组材料一:工业工人失业数字在危机期间逐年逐月增长:1

11、930年4月300万;1930年10月400万;1931年达700万;1932年10月将近1100万;1933年的最初几个月从1200万增加为1400万。材料二:19321934年,政府投入180亿美元修13000个运动场、1000个机场、800个医院、2500所学校、100个水电站、20万亩国家公园、种了2亿颗树。材料三: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现状:失业人数多,社会不稳定。对策: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创造就业机会;颁布社会保险法。作用:建立社会保障,缓和社会矛盾。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了解罗斯福新政措施后,提出问题

12、:这些措施背后谁是真正的主导者?从而了解新政的特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进而分析政府干预经济背后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新政的根本目的。以是否实现新政的直接和根本目的,分析新政的影响:在危机面前,作为领导人的罗斯福,你是如何看待的?三、评价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身残志坚,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领导美国人民渡过了大萧条时期,领导美国协同反法西斯同盟国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通过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四、小结: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教学反思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