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2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70771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2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2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2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2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2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联的崛起 学期分析 教学目标学生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成就了解很多,但是对于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因此在课堂通过数据资料向学生介绍,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分析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的利与弊,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苏联在20世纪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走上现代化之路。2.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3.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弊端。【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数据资料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培养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讨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苏联的建设成就,认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2.通过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斯大林模式。【教学难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复习导入: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先后实行了两种政策即战时共产主

3、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设问: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可以看出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议道路中一种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然而,1924年列宁不幸逝世,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是谁呢?斯大林是如何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呢?探究新知:一、理想与成就1.理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设问: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页小字思考:苏联人民的理想是什么?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但是此时的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在这种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4、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设问:同学们看第八页斯大林语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哪个行业呢?此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有计划的进行,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在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设问:学生问读课文找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这一时期苏联除了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在农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

5、发展集体农庄。同学们通过P8集体农庄的农民在劳动插图,发展集体农庄,实行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理想和成就向来都是不能等同的,可是在苏联却把理想就成了现实,在短短的十几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为什么呢?分组讨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当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1.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设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什么?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特点:权利高度集中

6、,实行计划经济3.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严重问题(弊端)学生分组讨论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由于斯大林模式在政治方面的问题才导政苏联“萧反运动”的发生,在这运动中,大批党员,干部及普通群众遭到无辜逮捕,流放,枪决,给苏联的建设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在工业化建设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4.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学习方法指导: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教师总结:对斯大林模式要一分为二看待,既要对这种模式下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又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讨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形成的这种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作用?课堂小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这个过程中创立了斯大林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苏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教学反思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