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生范文网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36810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学生范文网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学生范文网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学生范文网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年学生范文网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年学生范文网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学生范文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学生范文网(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学生范文网 篇一:关于网络诈骗告学生书 “关于网络诈骗”告学生书 同学们,你们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购物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诈骗分子得到了更多行骗的机会,研究出了许多行骗的手段。近期就有许多人因为网络诈骗而被骗的人财两空。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以及钓鱼网站等。一些看起来对我们很有利的一些网络宣传,网络贷款,中奖短信等等其实很有可能是一个又一个的骗局。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擦亮眼睛,将这些无接触性的诈骗扼杀在摇篮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

2、安全。我们为同学们总结了一些关于网络骗子的一些骗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提高自身的防骗意识。让我们筑起一道“防骗墙”,将那些电信诈骗和网络贷款等一系列虚假全部挡在墙外,让那些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2017年3月29日 篇二:2014高考作文范文欣赏 时间都去哪儿了 文题精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在时间都去哪儿了质朴的旋律中,有人想到赵薇的“致青春”,追忆我们逝去的青春韶华;有人想到父亲母亲,深

3、深皱纹浓浓亲情;有人想起胡风创作的时间开始了,燃起热情与希望,脚步从容,重新出发?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作文,具有时代感和共鸣性。马年春节,这首歌从上至下感动了中国人,温暖的歌词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关于亲情,关于时间,关于青春,关于奋斗?句句歌词直戳心扉。考生发挥空间很大,立意角度丰富,可以写孝顺父母,写感恩,也可以写把握青春,珍惜时间,坚持奋斗等,主题开放,思维角度发散,很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宗旨。行文可以议论亦可以记叙,或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或分享动人的情感。总之,选择记叙文或散文体,要做到“以情动人”

4、;选择议论文体,要做到“以理服人”。 【佳作示例】 赢过时间 时间记录着世界。 时间每天都在开始。何须伤感时间都去哪儿了?只要我们的脚步踏得结实、从容,既不左顾右盼、也不走走停停,就随时可以整装出发。 时间的打磨,使得人们一天天变得成熟而宽容。曼德拉在狱中关了27年。人们可曾想过27年有多久?有一篇网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在一起喝咖啡曾经风靡一时,不同出身和背景的人在社会上奋斗,路径与付出自然不同,总拿自己和别人比,会永远扭曲。坦然面向世界,平静对待自己,才能让心灵走向高贵。一如初次入狱的伟人曼德拉正是43岁,他坚持学习、锻炼、传播信仰,把牢狱当课堂。27年过去,我们沉于世故与平庸,曼德拉依

5、然光彩照人。人家才叫赢,把时间赢到了手。 赢得时间不容易,要与时间比耐心。无法忘记那名英国警官梅耶的故事。21岁,这位骑单车吹口哨的年轻人当了警察。那一年,他接手了一桩杀人案。历时52年,73岁的梅耶将罪犯捉拿归了案。这52年,他没有一刻闲着:翻阅了十几米厚的卷宗,打了30万个电话,踏遍四大洲的土地,行程可绕地球20圈。52年的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消磨着他,但他没有败阵。他后背一定刺了四个字:耐心无敌。 时间是我们行为的坐标,又是万物演变的见证。1988年,一群杂志同行沿着河西走廊考察、观光。车行戈壁,四周都是地平线,东北的冯编辑突然叫停了车,端着相机四处拍。同行们一脸困惑:什么景观也没有,在拍什

6、么?冯编辑严肃回答:在拍历史,拍时间。的确,沧海桑田,在地球演变中不过一瞬。坐在阳关旁的坡上,久久望着坡下开阔的古战场。一些人跑下去捡拾传说中的战争残片了,一些人却想象着千年前的厮杀:时间涤荡了一切,千古风流,谁有耐心陪它到如今,谁就是赢家。 时间开始了,也许它走得跌跌撞撞,也曾经让我们遍体鳞伤。但终究时间不会辜负人们,尽管那步履走得艰难,走得蹒跚。86年前,为了验证沥青是液体,物理学家把它加热后倒进了漏斗,待它凝固后滴落。86年间,沥青一共滴下了8滴,第9滴孕育了12载,已呈现出完美的泪滴形。这真是个考验人类耐心的实验。 曾记否?他们的故事主人公,兄弟俩走了不同的路,一辈子陌生寡言,知道弟弟

7、死去半年后的一天,哥哥哭了。兄弟毕竟是手足,他们看似冰硬的情谊在岁月的漏斗里逐渐成型,虽然历时长久,终有一天突然滴落。 时间不能改变一切,一切终究赢在自己。 【点评】关于“时间”的话题,高考考生曾经写过,但主旨和事例都很局限,少有创新和突破。本文旨意深刻,例证素材新颖,尤其是运用数据进行对比,突出时间纵深,赋予文章立体质感。文章最大的亮点是行文层次和语言风格,言辞质朴却说理透彻,相对于考生的华丽辞藻和规范结构,本文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更震撼人心,引发共鸣。 2014高考作文预测及优秀范文赏析:品位 【文题】 品位本意是指对事物有分辨与鉴赏的能力。生活中它可以是形象的展示,也可以是内在气质的流露

8、,还可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们不断追求生活的品位,精神的品位?请以“品位”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以“品位”为话题写文章,最容易出的问题是把“品位”和“品味”混淆了。“品位”是名词,它的意思是: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而“品味”的意思是: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玩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格调和趣味。“品味”的第四种释义和“品位”基本是一样的,但是“品味”的范围大于“品位”,如果在写作的时候完全忽视这些差别,就容易写得文不对题。有的同学干脆在写作中抛开“品位”二字,连书写都成了“品味”,那

9、就很难写出合格的考场文章了。 “品位”有高下,追求高的品位应该是一种共识。但什么是高品位?高品位的表象和本质是什么?一些人眼中的高品位真的是高品位么?为什么要追求高品位?怎样追求高品位?追求哪个领域的高品位?怎样才能追求到高品位?追求到高品位又怎样?同学们要练习拿到一个文题能提出各种问题,然后选择其中让自己有话可讲,有认识会分析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自己的文章。 【优秀例文】 品位 树木花草,总有良莠之分;世间人物,自然也有品位高下之别。 高品位源于良好的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砂在涅,与之俱黑。品位的高下,很多时候与人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书香门第,多有大家闺秀;市井小院,则出小家碧玉。虽

10、说各有可爱之处,但高下之别自不待言。 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但后天选择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则与品位的形成关系重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寻求一个更佳的环境。虽说不可能只靠搬家就搬出个“亚圣”,但倘若孟母不迁,则世间恐怕要少个文化的星斗,多个平庸的吹鼓手了。高品位还源于高超的技艺,广博的学识。 山歌村笛,虽不乏情趣,但终欠缺技巧,难免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女技艺超群,奏长安坊乐,则让人“如听仙乐耳暂明”,品位之高下是基于学识与技巧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诗词歌赋?高品位的艺术形式哪一个不是代代艺人、学者用毕生心血浇灌出来的? 司马迁通史精文,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诸葛

11、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古今,赢得了“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至誉。鲁迅知理达文,钱钟书学贯中西。历数这些高品位的名家大家,哪一个不是以高超的技艺,广博的学识作为自己的厚重基垫的?高品位更源于崇高的道德,伟大的理想。 旗帜举得高,可以引领前进;鼓声擂得高,可以振奋士气。然而,利剑悬得高、钢刀举得高却只能带来更大的危险,更可怕的灾难。没有理想的正确指引,没有道德的适时约束,品位的高下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这时某种意义上“高品位”的人反倒成了“危险品”。风流倜傥,写得佳文美赋的公子子兰,勾结权贵,逼得屈子投江。擅长书法,自创宋体的秦桧,残害忠良,落个千古骂名。曾被称为“青年才俊”的汪精卫,出卖国家,出卖

12、灵魂,落个“第一大汉奸”的“美誉”。道德的残缺,理想的迷失,使这些“品位”不低的人,最终被历史的车轮不留情面的碾入污泥之中,永世不得超生。品位的航船,没有崇高的道德,伟大的理想为舵,就必定误入歧途。 寻求佳境,增长学识,修正道德,树立理想。自然,你就会成为一个高品位的人。 【教师点评】 谈“品位”的角度很多。同学们大多很神往那种“有品位的生活”,可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高品位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人呢?高品位到底从何而来?这篇文章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环境、学识、道德和理想,从客观到主观,从浅层到深层。作者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证有力,语言精练,把高品位从哪里来分析得比较透彻。 2014高考作文

13、预测及优秀范文赏析:关注思考干预 【高考作文猜想】: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常有媒体报道注水肉引发的风波,也有不同媒体引用专家分析注水肉的危害,可每到重大的节日,我们总会看到各地集中力量重点整治注水肉的新闻?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命题思路分析】: 2010年以来,山东省的高考语文作文的命制总体呈现一种稳定性和延续性,除2011年是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进行写作的命题作文之外,其余三年均是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 这些材料作文,具有以下几个

14、鲜明的特征:一是多维度多视角的解读,突出考查学生思考的广度和灵活度,又便于考查部分优秀学生的思考深度;二是材料都能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贴近生活没有 太多的隔膜感,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又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三是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隐喻性”,都体现了一定的思辨色彩,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社会人生;四是都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又突出“文体特征鲜明”,既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写作文体的自由,又突出了写作文体的规范写什么文体是你的自由,一旦选择了就必须合乎这种文体的规范。 2010年是引用了列夫托尔斯泰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引导学生能够辩证地思考生活中的“变化”“魅力”“美”都与生活中的“光明”和“阴影”密切相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待事情应该一分为二,任何“变化”都有“好”和“坏”的因子,不要极端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光明”和“阴影”共同组成了生活的“魅力”和“美”。2011是命题作文,“这个世界需要你”体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每个人(当然包括自己)都对这个世界有着这样那样的意义,凸显了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个体的担当和责任意识。 2012引用的是孙中山的一段名言,2013的材料则用了文化名人铁凝、莫言对待“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