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6374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7课 亲情之爱,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变化: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2什么是核心家庭、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

2、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3我们应怎样构建和谐家庭?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我们的家庭更和睦。,4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我们怎样充当“黏合剂”? 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5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随

3、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体和情绪状况等变化,也可能带来家庭氛围的变化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例1】图中三口之家所属的家庭结构是( ) A核心家庭 B直系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亲家庭 【解析】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本题图片中反映的就是核心家庭。,A,对应训练 1通过下面图片对比可以看出( ) A过去的家庭都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B现在的家庭都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 C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化的 D家庭结构是一成不变的,C,2假期中,小斌看了著名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他被倔强

4、正直的祁老太爷、懂得国家民族大义的祁天佑等深深感动,也更加痛恨外国侵略者。同时,他还为一件事感到纳闷:祁老太爷一家四世同堂,这样的家庭为什么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呢?请你告诉他( ) 我国以前大多是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说明我国家庭的亲情在逐步淡化 现代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 A B C D,A,【例2】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意思是说,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才会有社会关系的和谐、顺畅。要实现和谐家庭( ) 家庭成员间要和睦相处、有效交流和沟通 家庭成员间要相互理解、信任 家庭成员要为各自的利益而争 家庭成员间要相互体谅和包容 A B C D 【解析】家和

5、万事兴,都是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的正确做法;中“为各自利益而争”是错误的做法。排除。,C,对应训练 3完成作业后,小明便高兴地玩起了游戏。不久,爸爸下班回来了。他见小明正在玩游戏,十分生气地说:“就知道玩游戏,复习功课去!”这时小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据理力争并继续玩游戏 B对父亲不理不睬,与他冷战 C待父亲情绪平静后和他聊聊,了解他是否有什么事不开心 D和父亲赌气,什么功课也不复习,C,4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为创建和谐家庭,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应该( ) 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尊敬老人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 A B C D,A,

6、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表现为( ) 家庭变得越来越小 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 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中国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 B C D,D,2图片中反映的家庭是典型的( )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主干家庭,D,3过去,书信是异地家庭成员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最常见的方式。然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手机、QQ、微信成为异地家庭成员间最重要的交流互动工具。这表明( ) A科技能实现一切愿望 B社会发展了,书信不再是人们交流的方式了 C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D家庭成员在一起各人玩各人的手机已成为时尚,C,4一位高考状元的父母在谈及成功教子

7、的经验时说:“父母要求孩子帮助做事应该用请求或商量的语气,不可强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后,父母也要对孩子说谢谢。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由此可见该家庭有一个_的家庭氛围。( ) A理解、平等 B民主、平等 C宽容、民主 D信任、平等,B,5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 )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 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 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创建学习型家庭 A B C D,D,6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创设一个和谐家庭( ) A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理解、共同努力 C不单是我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没用 D我无

8、可奈何,因为父母很固执,B,7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差异。下列对于这些差异的理解正确的是( ) 可能带来家庭成员的矛盾和冲突 可能影响家庭和睦 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 长辈应该抛弃自己的价值观念 A B C D,A,8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 ) 家庭成员的增加 家庭成员的减少 家庭成员的工作变化 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变化 A B C D,A,9小红最近很不开心:40岁的妈妈给她生了个弟弟,对她的关爱不仅减少,而且一会儿让她帮忙给弟弟拿个尿布,一会儿又使唤她给弟弟拿下奶瓶;不到60岁的爷爷也退休了,一天到晚在家监

9、督她学习。到了晚上,弟弟的哭声、身边爷爷转悠的影子令她很烦很烦。假设你是小红,你会( ) A大发脾气,说妈妈偏心眼 B不理不睬,再也不听父母的 C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问题 D回家就待在书房不出来,C,10为了构建和谐家庭,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 ) 尽孝在当下,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父母 多与家庭成员交流、沟通,为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出力 体谅父母赚钱不易,放弃学业回家帮助父母 A B C D,B,11当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候,整个社会生活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家庭为了适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由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家庭向结构简单、规模较小

10、的核心家庭转化。特别是在人们的观念从多生多育转向少生少育的时候,这种变化则更为明显。 (1)家庭结构不断演化,现在家庭一般是什么结构类型的? 现在家庭一般是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2)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出现什么变化?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12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问题,与父母之

11、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 (1)【情境探究】假如你处于下列情景中,你的做法是什么?,忍住不要,体谅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不看电视,主动整理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告诉妈妈自己的心声,让父母了解自己真正的爱好和兴趣。,主动沟通,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指出父母的错误,请求父母尊重自己的隐私权。,(2)【出谋划策】请把你与父母沟通成功的经验、技巧或方法告诉大家。 关注事实,有问题和父母协商解决;把握时机,理解、体谅父母;选择方式,考虑环境,与父母不必过于计较,要宽容、大度;和父母做朋友;善于自我批评,多从自身找原因等。,(3)【各抒己见】我们该为和谐家庭的建立作出哪些贡献?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