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36322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高分方案1 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分方案1故事中见人性,波澜里显魅力写人、记事或状物,一般都离不开故事。选择恰当的生活素材,编织成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是记叙文提分的重要策略。有吸引力的故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个故事本身能够体现人性的光辉而容易打动人,二是这个故事波澜曲折而有吸引力。只有前者,故事可能变成干瘪无味的说教;只有后者,没有意义的故事再曲折也无法展现真正的魅力。【应考示例一】(2014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

2、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老舅的皮影戏老舅乐呵呵地走过来,那喜庆的模样仿佛捡了金元宝,原本八方的步子,此时已经不成形了。很少见到老舅这般高兴,轻飘飘的步子好像在舞台上表演。村里人都说老舅是艺术家,搞艺术的。可就是这位艺术家老舅,愣没能给我找个舅妈,快奔五十了,现在还孑然一人。我姥姥临终前,把舅舅托付给了我妈妈。老舅很怪,闲来没事,就摆置他屋里那只黑皮箱,少和家人交流。有一次,老舅正在擦拭箱子,调皮的弟弟凑过脸去想看个究竟。就听见他“嘣”地合上了箱子,丢下一句“有什么好看的”,就气鼓鼓地跑出去了,很晚才醉醺醺地回来,倒在门槛上就睡着了。从那以后,爸妈就给我和弟弟下了道命令:严禁偷看老舅的黑皮箱。时间

3、久了,这件发生在老舅身上的事就淡了。可今天这阵势,又怎么了?弟弟听说这件事后,煞有介事地望望天色,嘻嘻哈哈地说:“这是要变天啊!”中午,妈妈过来叫我去摆圆桌,说中午上圆桌吃饭。桌子摆好,菜也上齐了,还特地给姥姥姥爷摆了碗筷。很少喝酒的老舅,今天居然喝起了酒。酒过三巡,他望着爸妈,对着我和弟弟说:“姐姐、姐夫,今天在爸妈面前,我给孩子们看一下我的宝贝!”爸妈会心地笑了笑,对我和弟弟说:“去看吧!”说完,老舅就从里屋搬出了那只黑皮箱。那黑色皮箱,外壳滑亮,显然是主人苦心维护的功劳。他小心翼翼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地打开箱子:花花绿绿的,各种颜色,光滑得如毛皮。还有一方看着像丝巾,似乎又厚得

4、多。它们静静地躺着,却又那么亮丽,似乎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我说:“舅,这些是什么啊!”弟弟激动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皮影,皮影!”我有些疑问:“舅,是他说的皮影吗?我怎么没见过啊!”老舅微红的脸上溢满了幸福:“是皮影!舅舅年轻的时候啊,是专业皮影演员。”说着,他把那些皮影一张一张展示给我们看,还不时饶有兴致地演绎着,孙悟空、唐僧、白骨精至于那块白色的布便是屏幕。原来舅舅年轻时是皮影演员。这顿饭后没几天,他就在电视上给人讲皮影戏,再后来作为县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上了省里的大报纸。这会儿我才从妈妈口中得知,老舅年轻时候皮影戏演得可棒了,后来皮影戏不受人待见,剧团就解散了当初的女朋友也分

5、手了,就因为家人反对老舅搞皮影戏。而现在,老舅的皮影戏越来越受欢迎,似乎春天再次到来。只是有些时候,他还为当初没多做些传统的皮影片子惋惜!简评:这是一篇好评不断的满分作文。文章取材自中国传统艺术“皮影戏”,刻画了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这门传统艺术的“老舅”形象,可谓文化、艺术和文学味兼具的佳作。文章满分理由如下:其一,层层设伏,构思精巧。文章开篇写“老舅”异乎寻常的高兴,引起悬念,接着持续蓄势,直到文末揭密,前后呼应,严丝合缝。其二,谐音双关,意味隽永。文中“老舅”谐音“老旧”,说明皮影戏的老旧,还有他坚守传统艺术的老旧观念,来衬托文末皮影戏的“春天”,深化老舅的形象和本文的主题。其三,立意新奇,

6、感人至深。大多数作文写的是人的“青春”,而这篇文章写的皮影戏的“春天”,实际上也是很多传统文化艺术的“春天”。让人在感慨老舅坎坷遭遇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坎坷而感慨。【应考示例二】如此常识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给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

7、他竟要求更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就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从头再来;犯了错误就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

8、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遏:“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他的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生活。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

9、,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简评:文章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轻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本文的写作切合题意,主题鲜明,且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这篇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值得称道,首先是标题写

10、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其次,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结构紧凑、严谨,前后呼应;作者对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精要,故事的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第三,文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也颇生动、准确、传神。既凸显人性的光辉,又能曲折动人,这样的故事,在800900字左右的文章中体现,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适度运用倒叙法倒叙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明白了结果便有探究原因的冲动,因而倒叙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

11、果。比如有一篇题为“失去的童真”的文章,第一段点题之后,第二段即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有一件往事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学会诚实,因此我相信,我总有一天,会实现我的诺言,买回那只金笛子,赎回我的纯真。”这里的“往事”“金笛子”等吸引着我们急着读下去。这样,文章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了。具体来分,倒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点题式倒叙,即开篇先对所叙事件进行议论,提示主旨,然后再叙述事件过程,并常常首尾呼应,再次深化;二是悬念式倒叙,即先在开头设置悬念,然后步步释疑以引人入胜;三是联想式倒叙,即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叙述顺乎自然;四是对比式倒叙,即把当前的情况与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五是

12、追溯式倒叙,即先写重大事件的结果,或叙述非凡的业绩,再记叙事件的历程,给人异峰突起之感。当然,在考场作文中,运用倒叙也要慎重,避免开头故弄玄虚,给人云里雾里之感,反而会弄巧成拙。2.巧用悬念设置法巧用悬念,就是选择动人的素材,或在文章的开头,以简洁的语言巧妙设置一些悬念,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或在行文过程中层层安排一些让人感觉“一起一伏”或“一紧一松”的“结点”,使情节回旋推进。如此,就会大大增添文章的“看点”,直到山穷水尽之时展现一派柳暗花明。这样的文章,就更有希望获得好评。如上面的老舅的皮影戏,文章开篇写老舅异乎寻常的高兴,引起悬念。接着,写老舅快奔五十了,仍孑然一身;老舅很怪,闲来无事,就

13、摆置他屋里那只黑皮箱,很少和家人交流,也不让弟弟看箱子里的东西;很少喝酒的老舅,今天居然喝起了酒。就这样层层蓄势,直到文末揭开谜底,原来皮箱里装的是皮影,老舅曾经是个优秀的皮影戏演员。而这样波澜起伏的故事又是紧紧扣住老舅对“皮影”艺术的坚守。老舅迟来的春天,实际上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春天;老舅的坎坷遭遇实是中国传统文化艺人的命运的写照。这样,让人读来顿生感慨。需要注意的是,悬念不等于“卖关子”,要力求自然而真实;同时,故事涉及的头绪不要太复杂。3.自然运用烘托艺术烘托就是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表面写此,实际写彼,这样也会使文章出现波澜。如老舅的皮影戏,先写“老舅正在擦拭箱子,调皮的弟

14、弟凑过脸去想看个究竟”,再写到老舅“望着爸妈,对着我和弟弟说:姐姐、姐夫,今天在爸妈面前,我给孩子们看一下我的宝贝!”最后又写到“弟弟激动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皮影,皮影!”这样多次写到“弟弟”及其表现,实际上很好地烘托了“老舅”的变化,使故事的波澜显得更为丰富而可感。4.借用“欧亨利”式笔法欧亨利小说的重要艺术手法在于结尾的安排,往往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我们将此借鉴到记叙文写作中,可以使文章富有吸引力。前面的如此常识,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轻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作

15、者在交代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过程中,往往出人意料,但故事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使文章具有较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绿叶对根的情意高考到了,高考之后我就20岁了,以前的十几年都没有像今年这样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因为以前一切都是父母安排的,自己只要在家里等着,父母让你干嘛,自己便干嘛!现在不同了,20岁了,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我偏科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考大学没什么希望了,20岁了总不可能每天在家里等着过年吧,所以我得自己出去找工作啰。小时候什么都不懂,以为每个大人都是做同一种工作,那就是“上班”。渐渐长大了才明白,大人们都有着不同的职业,有的收入高,有的收入低

16、,但那时不会去想那么多,因为那时有父母养着。十六七岁的时候以为找个工作很容易,等长大了才明白,社会是多么残酷,想到放假后要为自己的生计每天到处奔波,心里就不是滋味,现在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恨当年自己为什么不听家长的劝告,不听老师的劝告,好羡慕那些能考上大学的人,起码他们进入社会的时候,比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的有资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我明白这些,是在我19岁那年。那年暑假,我跟我妈说:“妈,我暑假不想呆在家里,我想去外面赚钱。”因为那时感觉工作很好找,赚钱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信心满满地跟妈妈说,等我赚钱来,让她高兴高兴。就这样我出了门。我想我现在没什么学历,就找个简单点儿的工作吧。我一人来到大街上逛了一下,发现一间服装店门口挂着一个招聘启事,他们要招一名营业员,我当时一想,卖衣服还算简单,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