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6266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是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A.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B.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C.小肠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通D.小肠绒毛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A.肝脏B.胰腺C.唾液腺D.肠腺3.把如图4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这一实验,应选择的两支试管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A.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B.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

2、白质的酶D.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5.不经消化而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是()A.脂肪、糖类、蛋白质B.葡萄糖、无机盐、维生素C.脂肪、水、无机盐D.糖类、水、无机盐6.食物中不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就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是下列哪一组()A.麦芽糖、葡萄糖、维生素B.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C.无机盐、脂肪、氨基酸D.水、维生素、淀粉7.在吸收过程中,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的物质是()A.甘油和脂肪酸B.水和维生素C.葡萄糖和氨基酸D.脂肪酸和维生素8.下列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小肠分泌的肠液B.口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C.肝脏分泌的胆汁D.胃内胃腺分泌的胃液9.人体消化系统

3、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下列哪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所含消化酶的种类最少?()A.唾液腺B.胃腺C.胰D.肝脏10.人体内的最大消化腺是()A.肝脏B.肾C.脾D.肠腺11.医生从小王消化道中某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该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2.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这样做的好处是()A.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B.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C.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D.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13.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化学性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4、()A.淀粉、脂肪、蛋白质B.脂肪、蛋白质、淀粉C.蛋白质、淀粉、脂肪D.淀粉、蛋白质、脂肪二、多选题14.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起始部位分别是()A.胃B.口腔C.小肠D.肝脏15.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理性消化改变营养物质的结构,化学性消化不改变营养物质的结构B.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C.大肠有消化功能,是粪便形成的场所D.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小肠内的胆汁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酸和甘油三、填空题16.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_ ,其分泌的 _ 是一种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四、实验题17.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表,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5、试管编号ABCD加人物质淀粉、清水淀粉、唾液淀粉、唾液淀粉、唾液温度3737100:0时间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加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1)若以A和B为一组,则 _ 是实验组 (2)若以B、C和D为一组,则实验的目的是 _ (3)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的两支试管编号是 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 _ 等条件下,唾液中含有 _ ,可以消化淀粉18.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

6、10分钟加入碘液2滴(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_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_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淀粉在口腔被消化成 _ 五、简答题19.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形态碎屑碎屑碎屑小块清水或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

7、(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_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_ 20.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 _ (填序号),最终在13所示的结构中被分解为 _ (2)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3 _ 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 (3)营养物质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器官有 _ (4)图中番号11是 _ ,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1.C2.A3.B4.C5.B6.B7.A8.C9.D10.A11.C12.B13.D14.AB15.ACD16.肝脏;胆汁17.B;探究温度

8、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A和C;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18.2ml清水;1号和3号;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麦芽糖19.唾液;牙齿的咀嚼有利于淀粉的消化20.10;氨基酸;肝脏;小肠和大肠;胰腺【解析】1.解:A、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适应; B、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C、小肠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通,与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D、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

9、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故选:C 小肠吸收和消化的结构特点:小肠长,长约56m;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绒毛壁薄,只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消化液种类多,据此解答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记忆2.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等 故选:A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肝脏、胰腺和

10、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 关键知道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3.解: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一组对照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分析甲、乙、丙、丁四个实验装置可以发现:乙、丙就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而甲与乙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乙与丁是以酸碱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 故选:B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4.解:A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不是由胆囊分泌的,A错误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