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3传染病和免疫难点讲解学法指导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6205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3传染病和免疫难点讲解学法指导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3传染病和免疫难点讲解学法指导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3传染病和免疫难点讲解学法指导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3传染病和免疫难点讲解学法指导 (新版)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和免疫 难点讲解与学法指导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传染病要想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对症下药,预防传染病时,就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根据病种和具体情况,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从流行环节上看,传染源是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行性感冒等,预防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如空气传播,对付的办法是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患该病的人群,如未患流感的人是流感的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打预防针等。在这里大家要知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同时还具有

2、区域性和季节性。2人体三道防线与免疫的关系(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其功能是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的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是产生抗体和清除病原体。(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它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通过遗传而来。其作用是对多数病原体而不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溶菌酶的抗菌作用等。特异性免疫:只对某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它是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受病原体的作用而获

3、得的一种免疫力,具有特异性。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可以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自动免疫有自然的(患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和人工的(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被动免疫也有自然的(通过胎盘、哺乳传给婴儿)和人工的(注射抗毒素、抗菌血清等)。以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可以把免疫分成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自然免疫是通过自然感染在机体中产生抗体。人工免疫是通过人工接种产生抗体。3抗原与抗体抗原是一类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等。抗体是受到抗原的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简单说来,抗原包括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当清除抗原后抗体仍保留在体内。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