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6182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选择题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鼻B.咽C.气管D.肺2.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发声的是()A.鼻B.喉C.肺D.食道3.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4.人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会厌软骨 B.纤毛C.喉结 D.软腭5.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

2、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外肌和膈肌提供动力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6.下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表示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哪一区段()A.bc段 B.ac段C.ab段D.ce段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C.气体的扩散作用 D.呼吸肌的收缩、舒张8.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中与阻止火山灰进入肺部有关的结构()A.鼻毛 B.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C.鼻黏液D.气管中的纤毛和黏液9.小英和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英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有带。请问到达小英肺部的气

3、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A.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B.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C.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10.我们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的关系是()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11.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氧气409830102二氧化碳46425040A.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表示肺泡处C.代表组织细胞D.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12.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

4、血液,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B.C.D.13.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肺泡数目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分布广泛A.B.C.D.14.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胸腔容积缩小胸腔容积扩大肺收缩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A.B.C.D.二、非选择题15.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图

5、1所示实验装置中,序号_模拟人体的肺,序号_模拟人体的膈。(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_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_径加长。(3)当人体处于图1所示的呼吸运动状态时,肋间外肌处于_状态。16.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1)甲图表示的是_,乙图表示的是_。(2)从AC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3)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4)两图中,含氧量最高处是_,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_。(5)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17.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

6、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_,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_有关。(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_。(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_,且速度比乙房间_,由此可得出结论:_。(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

7、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解析】选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 【解析】选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喉不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食道属于消化系统,与发声没有关系。3. 【解析】选A。PM2.5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直接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PM2.5进入血液需要穿过肺泡

8、壁和毛细血管壁,共两层细胞。4. 【解析】选A。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吞咽时,喉上升,使会厌软骨覆盖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因此,在吞咽时,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5.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含有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是呼出气体中的氮气含量约为78%,氧气含量约为16%,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4%,含量最多的仍是氮气和氧气。6. 【解析】选D。曲线c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膈顶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

9、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7.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及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8. 【解析】选B。本题考查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能使进入肺的气体清洁,与此有关的结构有:鼻毛,能阻挡部分灰尘;鼻腔中的黏液能粘住一部分灰尘;气管中的纤毛和黏液能粘住一部分灰尘,并形成痰排出体外。而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对空气起温暖作用。9. 【解析】选B。本题考查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但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清洁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遇到沙尘暴时,空气中的尘埃

10、粒子明显比平时多很多,只靠呼吸道对其清洁处理已经无法完成,会使不清洁的空气进入肺,影响肺的健康。此时,需要戴口罩,让口罩过滤空气,起到强化清洁空气的作用。10. 【解析】选C。本题考查呼吸运动的原理。在呼吸运动中,不是因为吸气才导致胸廓扩大,而是因为胸廓扩大导致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才完成吸气过程。11. 【解析】选C。人体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之后依次是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人体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之后依次是静脉血、动脉血、肺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应为组织细胞,为肺泡,为动脉血,为静脉血。12. 【解析】选D。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鼻黏膜分

11、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而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与雾霾无关。13.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肺泡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14. 【解析】选B。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二、非选择题15. 【解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1)图中1表示气管,2表示胸廓,3表示肺,4表示

12、膈肌。(2)图2中模拟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肺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表示吸气。(3)图1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答案:(1)34(2)吸气纵(3)舒张16. 【解析】(1)甲图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乙图表示组织换气。(2)从AC(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使含氧较少的血变成含氧丰富的血。(3)从FD(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使含氧丰富的血变成含氧较少的血。(4)两图中含氧最高处是肺泡,最低处是组织细胞。两图中含二氧化碳最高处是组织细胞,最低

13、处是肺泡。(5)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数目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换气,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答案:(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2)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浓度升高(3)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浓度降低(4)肺泡组织细胞(5)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6)气体扩散17.【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等知识。(1)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对照,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负氧离子对PM2.5浓度变化是否有影响。(2)取样的原则是随机多点取样,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3)分析图示,甲房间PM2.5浓度逐渐降低,且速度快,由此可见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4)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应多植树,保护森林。答案:(1)对照负氧离子(2)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3)降低快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4)保护森林,多植树等(合理即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