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5329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摘 要:从改善肉制品质地、色泽、贮藏以及营养强化等方面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肉制品 应用前言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肉制品加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迅速增长,但是,我们的加工总量还很小,加工水平还很低。可以想象市场经济制度下肉制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改善肉制品的色、香、味、形,而且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食品添加剂是推动肉制品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柱。1 改进产品质地的添加剂1.1 乳化剂用于肉类制品的乳化剂主要有大豆蛋白、酪蛋白、血清蛋白

2、等,其中大豆蛋白因其具有强烈的乳化性、保水性、吸油性、粘着性、凝胶形成性等特性在肉制品中如肉饼、烤肉块、肉浆、肉丸、蛋卷填充物中得到广泛应用。大豆蛋白能吸收自由脂肪和结合脂肪,表现出吸油性。组织化大豆粉能吸收为自重的6 5 % 150% 的脂肪,并在1520min 内达到吸收最大值。因此,大豆蛋白在肉制品中能防止脂肪析出。大豆蛋白广泛应用于小馅饼类肉制品,特别是组织化大豆蛋白,它不仅能产生肉一样的口感,而且可通过结合脂肪和水减少蒸煮损失及收缩率,提高出品率,它代替肉的比例可达2 0 % 3 0 % 。1.2 卡拉胶卡拉胶是从红色海藻中提取的一类多糖物质的纯植物胶。在食品工业上主要作为增稠剂和凝

3、胶形成剂,广泛应用于果蔬加工、饮料制作和人造蛋白纤维等方面。卡拉胶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水溶性、粘结性、乳化稳定性和凝胶形成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卡拉胶透明度高,吸水性强,易溶解是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增稠剂,目前市场上卡拉胶的质量等级参差不齐,使用时应根据产品特性谨慎选择,它的吸水系数从30 60 倍不等,肉制品中的添加量一般在1 % 以下,为成品重量的0.1%0.6%。试验表明:在肉制品中添加卡拉胶,禽类制品蒸煮损失减少2 %4 %,腌肉损失减少3 % 6 % ,肠类制品损失减少8 % 1 0 % ,火腿制品损失减少9.6% 。1.3 淀粉淀粉有非常好的膨胀性,在西式火腿特别是一些肉块较大

4、的产品中,加入少量淀粉后,可以保水保汁,增加弹性,改善结构。特别是在熟化前进行肠衣包装的产品中,一般加入3 % 以下的淀粉,基本上是不影响口感与口味的。通常加入5 % 以下的淀粉对产品的外观及口味均无较大的影响,而且适当地添加合适的淀粉,还可以增加产品的口感。作为填充剂使用,淀粉在肉制品中是一种价格低廉而对产品又有明显良性作用的填充料。淀粉和水一起加热,膨润的粒子就被破坏变成糊状,利用遇水加热产生糊化的性质,吸收离子水分,达到提高粘着力的目的。在肉制品中特别是灌肠、西式火腿、肉丸、肉饼、午餐肉罐头等制品中经常加入一定量淀粉作填充剂、粘着剂、增稠剂等用。同时,淀粉又是肉类制品的填充剂,可以减少肉

5、量,提高出品率,降低成本。用量可根据产品的需要适当加入。在糜状制品中,若淀粉加得太多,会使腌制的肉品原料在斩拌过程中吸水放热,同时增加制品的硬度,失去弹性,组织粗糙,口感不爽。并且,在存放过程中产品也极易老化。为了避免无序竞争,火腿行业统一规定了它的使用标准,普通肠 1 0 % ,优级8 % ,特级6 % 。添加量一般为5 % 3 0 % 。淀粉的种类很多,有小麦、马铃薯、绿豆、糯米等淀粉,其中糯米淀粉吸水性较强,马铃薯、玉米、绿豆淀粉其次,小麦淀粉较差。现在,在肉类制品中应用较多的为玉米、马铃薯、绿豆淀粉。1.4 琼脂琼脂为一种多糖类物质。在沸水中极易成溶胶,在冷水中不溶,但能吸水膨胀成胶块

6、状。琼脂易分散于热水中,即使0.5% 的低浓度也能形成坚实的凝胶,0 . 1 % 以下的浓度不胶凝化而成粘稠状溶液。1% 的琼脂溶胶液在42固化,其凝胶94也不融化,有极强的弹性。 琼脂广泛应用于红烧类、清蒸类、豉油类罐头以及真空包装类产品中。用量按需要加入。使用前先将琼脂冼净,然后按规定使用量用热水溶解后过滤加入,加入前应充分搅拌均匀。在肉类罐头中添加琼脂可增加汁液粘度、延缓结晶析出;在西式火腿加工中使用,可增加粘着性、弹性、持水性和保水性,对制品感观性状有重要作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一般为0.2%0.6%。1.5 明胶明胶为动物的皮屑、软骨、韧带、肌膜等含有的胶原蛋白经分解后制得的高分子聚合

7、物。明胶为亲水性胶体,有保护胶体的作用,可用作疏水胶体的稳定剂、乳化剂。有特殊的气味,类似于肉汁味,不溶于冷水中,但加水则缓慢地吸水膨胀软化,可吸收本身重量的510 倍水分。在热水中溶解,溶液冷却后即凝结成凝胶块。明胶分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肉类制品中多用食用明胶产品。在肉类罐头生产中使用明胶作增稠剂,火腿罐头添加明胶可形成透明度良好的光滑表面,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1.6 单硬醋酸甘油酯在肉制品中作为乳化剂使用,一般认为对人无害。如用于香肠制作中,它可防肉过度绞碎和与此相联的蛋白质结构破坏而发生的脂肪和肉冻离析,改进脂肪分布和提高肉糜对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稳定性,使产品保持脂肪性和持水能力提高

8、,从而使香肠具有良好的保形性和丰满度,更耐加热,使用量一般为0.20.5%。1.7 聚合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虽然用量很少,却至关重要,它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肉的离子强度;(2)改变肉的pH值;(3)螯合肉中的金属离子;(4)解离肉中的肌动球蛋白。它也可以说是一种斩拌助剂,其添加量应严格控制在0.2%0 .5 % 范围内,若过少产品结构松散,过多则会影响斩拌效果,产品发涩。磷酸盐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种不同形式,它们各有特色,为生产方便常单用一种焦磷酸钠或三聚磷酸钠。其实将它们三种经科学调配后混合使用最有效,如混合粉主要就是由这几种成分组成。使用时一般将磷酸

9、盐配成溶液浸泡肉块或火腿。由于磷酸盐高浓度时易产生沉淀,且常在肉制品的剖切面上形成结晶,使用时有困难。常用几种磷酸的添加比例见下表。几种复合磷酸盐的添加比例1.8 酪朊酸钠酪朊酸钠,又称干酪素、酪蛋白酸钠,是酪蛋白的一种衍生物。由于酪朊酸钠从牛乳分离制得,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除了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作用外,还可用作蛋白质的增强剂,广泛用于各种食品。酪朊酸钠作为乳化剂,能在脂肪粒上形成蛋白质包膜,提高肉蛋白乳化功能,若进行加热处理,肉蛋白会凝结并与耐热的乳蛋白相结合,形成骨架结构,防止脂肪分离。此外,它还有助于改良产品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肉制品的感官和营养质量,减少油腻口感,

10、使产品更易消化。酪阮酸钠是分离动物性蛋白,添加在肉制品中,不仅可以提高肉品的持水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善肉品的质地和嫩度,同时还能增补肉品中蛋白质含量以及减少肉制品在蒸煮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原料肉和脂肪较多的肉块特别有效,其最大用量为混合物料重量的2 % 。酪朊酸钠在肉制品中的添加形式随肉品原料而异。在香肠、火腿肠等肉糜类制品的生产中,酪朊酸钠以干粉状或乳融状添加应用。乳状液应根据所用酪朊酸钠的乳化、增稠性能来选定酪朊酸钠和脂肪、水的配比关系,常用比例为166,一般用于低档肉类的生产;干粉状适用于中、高档产品如罐装香肠、烟熏香肠等,使用前必须要在加入瘦肉后混入一定量的冰块,使之完全

11、溶解。2 改善产品色泽的添加剂2.1 发色剂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和保护食品色泽,除了使用色素对食品进行直接着色外,还需加入发色剂。肉制品中常用的发色剂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肉品中的功用有:(1)与血红素结合形成亚硝基肌红素,使肉色保持鲜红;(2)低量使用时,可使肉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3)有制菌作用,尤其对于孢子生成菌及厌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包括梭菌属)特别有效。但是硝酸盐和亚盐酸盐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因为添加到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以及硝酸盐经还原而生成的亚硝酸盐,同乳酸生成的亚硝酸可能同肉品中的二甲胺生成二甲基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常用的发色剂有亚硝酸钠、硝酸

12、钠、硝酸钾、烟酰胺等。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应用最广泛,添加量很讲究,肉含量越高添加量越大,肉含量越低添加量越少,一般肉含量6 0 % 以上需添加1 0 0 150mg/kg,肉含量在20%60% 添加量为6080mg/kg,作为腌制剂使用时添加量为150200mg/kg 。亚硝酸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常常采用湿加入法:在生产中先溶于水,化开后再随着配料一起加入料馅。其用量国家标准规定:用于肉类罐头和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15m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 . 0 5 m g / k g,肉制品不得超过0 .0 3 m g / k g 。此外,

13、还规定亚硝酸盐可用于盐水火腿,但应控制其残留量为70ppm。美国法律则规定肉制品中硝酸盐残留量不得超过200ppm。使用时常与食盐、糖等配成混合盐对原料肉进行腌制,混合盐比例为食盐96%、蔗糖3.5%、亚硝酸钠0.5%,使用量为2 % 2 . 5 % 。2.2 发色助剂由于肉制品要经过高速旋转制成料馅,还需加入一些发色助剂,利用它来防止肌红蛋白氧化。它可以把褐色的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红色的肌红蛋白以助护色,并且能使产品的切面不褐变。L 抗坏血酸钠和烟酰胺在肉制品中常用作发色助剂使用,L 抗坏血酸钠等还原物质可防止肌红蛋白的氧化,同时还可以把氧化型的褐色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红色的还原型肌红蛋白,以助

14、发色。肌红蛋白与烟酰胺结合生成很稳定的烟酰胺肌红蛋白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在肉类腌制过程中同时使用L 抗坏血酸钠与烟酰胺,发色效果好,并保持长时间不褪色。同时L 抗坏血酸钠还有防腐作用,其添加量 0.5%,肉制品中添加量为0.50.8g/kg。2.3 色素它是通过自身的颜色直接给食品染色,添加量酌情而定,在肉含量低于6 0 % 添加亚硝不能起到应有作用时需添加色素。其使用种类随肉制品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高温火腿肠广泛使用红曲红色素;低温肉制品西式灌肠类使用红曲红的较多,少许使用胭脂红;块状肉制品如澳洲烤肉,五香牛肉,只用发色剂,而不用添加着色剂,这样做出的产品肉感强烈,色泽自然,诱人食欲。目前国内常用在肉制品中的着色剂多为红曲色素、胭脂红、焦糖色素等。胭脂红使用方法:(1)受其耐热性的影响主要用于低温熟肉灌制品中。(蒸煮温度100),国家限量为0.05g/kg,建议用量为(0.010.02)g/kg。(2)高温熟肉灌制品(蒸煮温度在100 121),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