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ch2全解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35223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ch2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ch2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ch2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ch2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工程测量ch2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ch2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ch2全解(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测量第二章 水准测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勘测研究所,主讲人:冯晓刚 讲师 博士,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分为: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2.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由已知点高程求出待测点高程。,第二章 水准测量,HA+a为视线高程Hi,则上式还可写为: HB=Hib (仪高法),A点为后视点,A点上的水准尺为后视尺,读数a为后视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B点上的水准尺为前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即为A、B两点高差hAB。,如果: ab,

2、hAB0,B点比A点高; ab,hAB0,B点比A点B低;a=b, hAB=0 ,B点与A点同高。,B点的高程为:,hAB=ab,HB=HA+hAB=HA+(ab) (高差法),.水准仪及水准尺,DS3水准仪,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因此,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组成。,一. DS3水准仪的构造,1.望远镜,视准轴(CC):物镜光心与十 字丝交点的连线, 也叫视线。,2.水准器,(1)管水准器,水准管轴(LL):过水准管纵向圆弧刻划中心(水准管零点)的纵向切线。当气泡居中时,该轴线处于水平位置。水准管精度较高,用于精平水准仪

3、。,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圆弧2mm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符合水准器,圆水准器轴(L L):通过圆水准器零点(分划圈中心)的球面法线。当气泡居中时,该轴线处于竖直位置。圆水准器精度较低,故只用于水准仪的粗略整平。,(2)圆水准器,二水准尺,.基座,三尺垫,双面水准尺:常数4.687米 和4.787米,水准尺,尺垫,.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1粗略整平,2瞄准水准尺,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十字丝与目标影像也相对错动的现象。,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先用准星合照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确瞄准。,3精平与读数,中丝读数0.906,通过观察窗观察,视差产生原因:物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

4、合。,2.4 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Ni004精密水准仪,读数方法:,精平后,转动“测微螺旋”,使十字丝的楔形丝精确夹准某一整分划线。 将整分划值和测微器中的读数合起来。,1.48655m,2.5 水准测量的外业,一. 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一般用BM表示。这些已知高程的点称为水准点(BM)。,种类: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水准标志示意图,水准测量一般是从水准点(埋设或标志在地面的已知高程点,通常用BM表示)上开始的。当待测高程的点距水准点较远或者高差很大时,就需要连续多次安置仪器,以测出两点的高差。,二. 水准测量的

5、实施,设已知BMA点的高程为417.054m,现拟测量B点的高程。,每测站仪器尽可能安置在前、后视距相等处。,水准测量手簿,在观测过程中,转点TP1、TP2、TP3仅起传递高程的作用,一般无需设固定 。,BMA,TP1,1.414,0.871,0.543,417.054,1.682,TP2,0.449,1.233,TP3,0.995,1.572,0.577,B,1.465,0.310,1.155,5.556,3.202,2.931,0.577,ab=+2.354,h=+2.354,419.408,HB-HA=2.363 =h,三. 水准测量的检核,1. 计算检核,HB HA= h= ab,起点

6、到终点的高差等于各测站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各测站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计算检核只能检核高差和高程计算是否正确。,2. 测站检核,(1) 变动仪器高法,每测站改变仪器高度(大于10cm),测两次高差;两次高差差值不超过容许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否则需重测。,(2) 双面尺法,黑、红面高差之差:h红 h黑0.1m,0.1m是两水准尺尺常数K值之差,当该站后尺K值大于前尺K值,则取“”,反之取“+”,若K值相同,则不考虑此差值。,不改变仪器高度,利用尺子得黑、红面测两次高差;黑、红面高差差值不超过容许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否则需重测。,高差中数( h红 h黑0.1)/2,3. 成

7、果检核(路线检核),(1)闭合水准路线,h理=0,,fh= h测,检核条件:水准路线的检核是用高差闭合差来检核的。 即: fh =h测 h理容许值,()附合水准路线,h理=HBHA,fh= h测( HBHA ),(3)支水准路线,理论上:h往= h返,fh= h测h返,四等水准测量主要用于在国家高等级水准网的基础上加密高程控制,以及用于地形图测绘和土木工程中的基本高程控制。,三. 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技术要求,(2)每站观测顺序,前视:黑面(上、中、下 丝读数),红面( 中丝读数)。,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黑红黑红”;野外施测时也可采用“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8、”的观测顺序。,后视:黑面(上、中、下 丝读数),红面( 中丝读数)。,视距=(下丝读数上丝读数)100,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h红 h黑0.1m,0.1m是两水准尺尺常数K值之差,当该站后尺K值大于前尺K值,则取“”,反之取“+”,若K值相同,则不考虑此差值。,高差中数( h红 h黑0.1)/2,四等水准测量记录,(3)每站的计算与检核,A TP1,4.787,4.687,1.156,1.614,1.384,6.171,0.774,0.326,0.551,5.239,本站视距差积累本站视距差上站视距差积累。,45.8,44.8,视距差=后视距前视距,+1.0,+1.0,0,1,+0.833,

9、+0.932,+1,+0.832,2. 水准测量的内业,(1)高差闭合差fh的计算,规范规定等外或图根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式中 L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n测站数。,(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调整原则:按与各测段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反符号调整。,fh= h测( H终H起 ) 附合水准路线,fh= h测 闭合水准路线,(3)改正后高差计算,各测段实测高差与其相应的调整量(改正数)代数和,则为 该测段改正后高差,即,(4)高程计算,检核:hi=,0(闭合水准路线),H终H起 (闭合水准路线),检核:Vi= fh,例1 如图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略图,A、B为两水准点,其高程分别

10、为HA358.012m和HB=362.906m,各测段的测站数和实测高差如图中所注。试求、点高程。,fh=hi-(HBHA)=4.918(62.90658.012)=+0.024m,总测站数ni=20,则每一测站改正数为:,1. 闭合差计算,2. 闭合差调整,fh,3. 高程计算,根据各测段改正后高差由起始点A开始,逐点推算出各点高程。,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2.7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为了保证水准仪能够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水准仪应满足以下几何条件:,(1) 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2) 圆水准轴LL 竖轴VV,(3) 横丝竖轴VV (即:横丝水平),一.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二.

11、 检验与校正,(一)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气泡居中后,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看气泡是否居中,如果气泡偏出分划圈,则需校正。,旋转180,调整脚螺旋 使气泡偏回 偏移量的 一半,调整校正螺丝 使气泡居中,校正:用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 再松开“固定螺丝”,调整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二)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整平后,用横丝的一端对准一固定点P,转动微动螺旋,看P点是否沿着横丝移动。,校正:旋下目镜端十字丝分划板护罩,松开分划板座固定螺丝,转动分划板座,如此反复检验和校正。,用双面尺或变动仪高法,测出A、B两点间的平均高差hAB。由于前后视距相等,高差hAB不存在

12、i角误差。,(三) 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i角)的检验与校正,检验:选择在相距80100米距离两端A、B处钉木桩或放置尺垫;在距A、B等距离处(S1)安置水准仪。,hAB = a1b1 ,水准仪搬至S2处测量A、B两点间的高差hAB : hAB =a2 b2,若hAB = hAB ,则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否则,计算i角。当i20, 则需校正。,=206265,h=a2 - a2 , a2 = b2 + hAB ;,校正:水准仪仍在S2处,调节微倾螺旋,使中丝对准B点尺的正确读数b2= a2 +hAB,此时视准轴水平,而水准管轴不水平。然后,稍松水准管一端的左右固紧螺丝,调节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水准管气泡影像符合。最后拧紧左右固紧螺丝。此项检验、校正同样需反复进行。,2.8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1.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 2.读数误差 3.视差影响 4.水准标尺的倾斜误差,一、仪器误差:,1.视准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误差:可用每测站是前、后视距相等的办法加以消除。,2.水准标尺的误差:尺子的零点查可在一测段中使测站为偶数的办法予以消除。,二、观测误差:,1.仪器下沉:可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加以减弱。 2.标尺下沉:采用往返测,取平均值加以减弱。 3.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的影响。 4.温度的影响。,三、外界环境影响:,谢谢! fendao_ 1375988656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