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35168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光学第十一章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剖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世纪60年代,Maxwell建立经典电磁理论,从而导致了电磁波的发现。同时,他把光学现象和电磁现象联系起来,指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从而产生光的电磁理论,并被后来的实验所证实。 描述电磁场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E、电位移矢量D、磁感应强度矢量B、磁场强度H。 当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这些物理量的取值,既与时间有关,也与空间有关,它们都是空间的点函数。,第十一章 光的电磁理论,2,10-1 光的电磁性质,一、电磁场的波动性 (一)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把稳定电磁场(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的磁场)的基本规律推广到不稳定电磁场的普通理论总结。其微分形式为:,3,D表示电感强度(电位移矢

2、量),为封闭曲面内的电荷密度。 电位移的散度等于该点处自由电荷的体密度。 第一式为电场的高斯定理,表示电场可以是有源场,此时电力线发自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B表示磁感强度。 磁感强度的散度处处为零。 第二式为磁通连续定律,即穿过一个闭合面的磁通量等于零,表明穿入和穿出任一闭合面的磁力线的数目相等,磁场是个无源场,磁力线永远是闭合的。,4,E表示电场强度, B表示磁感强度 。 电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磁感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第三式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的电场,这是一个涡旋场,其电力线是闭合的。麦克斯韦指出,只要所限定面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不管有否导体存在,必定伴随变化的

3、电场。,5,磁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流密度的矢量和。 第四式为安培全电流定律,表示在交变电磁场的情况下,磁场既包括传导电流产生的磁场,也包括位移电流产生的磁场。传导电流意味电荷的流动,位移电流意味电场的变化,两者在产生磁效应方面是等效的。 位移电流的引入,进一步揭示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为闭合回路上的传导电流密度,为位移电流密度,H表示磁场强度,6,(二)物质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用来描述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电磁场总是在媒质中传播的,媒质的性质对电磁场的传播会带来影响。 描述物质在场作用下特性的关系式称为物质方程。 静止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的物质方

4、程存在以下关系:,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是常数,=0。在真空中,是电导率,是介电常数(或电容率),是磁导率,对于非磁性物质,,7,物质方程给出了媒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它们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媒质中大量分子平均作用的结果。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物质方程组成一组完整的方程组,用于描述时变场情况下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三)电磁场的波动性 1、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这种电场具有涡旋性。 2、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磁场是涡旋的。 电场和磁场紧密相联,其中一个起变化时,随即出现另一个,它们相互激发形成统一的场电磁场。 交变电磁场在空间以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的传播

5、,就形成了电磁波。,8,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可证明电磁场传播具有波动性。为简单,讨论在无限大各向同性均匀介质的情况,此时,介电常数(电容率)、磁导率是常数,电导率=0。若电磁场远离辐射源,则封闭曲面内的电荷密度=0, =0,因此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简化为:,9,根据矢量分析基本公式,同理可得,10,上述两式具有一般的波动微分方程的形式,表明E和H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是遵循波动的规律的,电磁场以波动形式在空间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有关。,称为波动微分方程,表明电场和磁场以波动形式在空间传播。,11,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这一数值

6、与实验测定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致,说明光波是电磁波。 电磁波具有与光波相同的反射、折射、相干、衍射和偏振特性,它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在介质中,引入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得电磁波的速度,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介质中速度的比值为介质对电磁波的折射率:,12,3800 紫,7600 红,380450500550600650760nm 紫 蓝 绿 黄 橙 红,可见光,即能引起人的视觉的电磁波。 它的频率在3.810147.61014Hz之间,相应真空中的波长在76003800之间。 不同频率的光,颜色也不同。频率与颜色如下表所示。,13,二、平面电磁波及其性质 利用波动微分方程,可求出E

7、、B的多种形式的解。如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根据傅里叶变换,可将解分解成各种频率的简谐波及其叠加。下面以平面波为例求解波方程。 (一)波动方程的平面波解 平面电磁波是在与传播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各点电场或磁场具有相同值的波。设平面波沿直角坐标系的Z向传播,则E、B仅是z和t的函数。即波动方程变为:,14,这正是行波的表达式。表明源点的振动经过一定的时间推迟才传播到场点。表明电磁场是逐点传播的。,(二)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波动公式 上面求出的的波动方程的通解,其特解将取决于源的波动形式,现取简谐振动作为波动方程的特解,则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波动公式为:,15,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波动公式为:,利用物理量之间的

8、关系:,引入波传播方向上的波矢量,16,其大小k(称为空间角频率或波数)为:,所以,波动公式可写成,此即为一个具有单一频率,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续的波。 当t一定时,则E是以波长为周期的周期分布,可以用与有关的物理量来描述它的周期性。 当z一定时,则波在该点是以时间周期T为周期的一个周期振动,可以用与T有关的物理量来描述其周期性。 而且空间周期性和时间周期性之间通过传播速度v由下式相联系:,17,复数形式的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波动公式:,单色光波波动公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它表示单色光波是一种时间无限延续、空间无限延伸的波动,而任何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的破坏,都意味着单色光

9、波单色性的破坏。,18,19,(三)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1、平面电磁波是横波。由,对r求偏导,表明:电矢量和磁矢量的方向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所以是横波。 2、E、B、K0互成右手螺旋系,K0为波矢量K的单位矢量,20,表明: E、B互相垂直,又分别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K0 ,所以是E、B、K0互成右手螺旋系。 3、E和B同相位,表明: E、B的复振幅之比为一正实数,因此E、B的振动始终同相位,它们在空间某一点对时间的依赖关系相同,同时达到最大和最小值。,21,波的传播方向,表明:当知道一个场量及波传播方向时,就可确定另一场量的大小和方向。 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实验和理论证明,对光检测器起作用的是

10、电矢量而不是磁矢量,因此一般就用电矢量代表光矢量。 三、球面波和柱面波 当点光源置于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时,点光源发出的光波以相同的速度沿径向传播,某一时刻电磁波所到达的各点构成一以点光源为中心的球面,这种光波为球面波。,22,球面波的波动方程为:,显然,任何球面波振幅都是r的函数,其中r项起着衰减因子的作用,与平面波不同,球面波的振幅是逐渐减少的。 柱面波是具有无限长圆柱形波面(等相面)的波,光学中用一平面波照射一细长狭缝可获得接近于圆柱面形的柱面波。其精确的数学处理非常复杂,当r足够大时,柱面波函数可表示为:,23,四、光波的辐射和辐射能,光是电磁波,光源发光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过程。物体微观

11、上可认为由大量分子、原子、电子所组成,可看成电荷体系,大部分物体发光属于原子发光类型。,(一)电偶极子辐射模型 经典电磁理论把原子发光看成是原子内部过程形成的电偶极子的辐射。 在外界能量的激发下,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不停运动,以致原子的正电中心(原子核)和负电中心(高速回转电子)往往不重合,且两者的距离不断变化,使原子成为一个振荡的电偶极子。振荡电偶极子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的电磁场,并在空间以一定的速度传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24,(二)对实际光波的认识 实际光源发出的光波并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续的简谐波,而是一些有限长度的衰减振动。是由被称为波列的光波组成的。 这是由于原子的剧烈运动,彼此

12、间不断碰撞,辐射过程常常中断,因而原子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原子每次发光的持续时间是原子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持续时间很短,大约10-810-9秒。 实际光源辐射的光波不具有偏振性。由于原子辐射是不连续,同一原子不同时刻发出的波列之间振动方向和相位是随机的,在观察时间T内接收这类光的组合时,各个波列的振动方向和相位被完全平均,成为均等包含任何方位振动的光,即自然光一切可能方向上振动的光波总和。,25,例:普通单色光 : 10-2 10 0A 激光 :10-8 10-5 A,衡量单色性好坏的物理量是谱线宽度。,理想的单色光具有恒定单一波长的简谐波,它是无限伸展的。 实际原子的发光是一个有限长的波列,

13、所以不是严格的余弦函数,只能说是准单色光,即在某个中心频率(波长)附近有一定频率(波长)范围的光。,26,(三)辐射能 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伴随着能量在空间的传递。 由电磁学知:辐射强度(坡印亭)矢量S,用于描述电磁能量的传播。,表明:S(能量传播方向)与E、B互成右手法则。,对于光波,电场、磁场变化迅速,变化频率在1015赫兹左右, 的值也迅速变化,无法接收 的瞬时值,只能接收其平均值。称辐射强度矢量的时间平均值为光强,记为I。对于平面波的情况,有:,可知:光强I与平面波振幅A的平方成正比。,27,例1:一个100瓦的灯泡,在距离10米处的强度(设灯泡在各个方向均匀发光)为:,设,若已知光波强度,可计算光波电矢量的振幅A。,28,例2: 对于一束105瓦的激光束,用透镜聚焦到10-6cm2的截面积上,因而在透镜焦面上激光束的强度为:,这样强的电场可产生极高的温度,把任何目标烧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