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5000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二、设计思路本节课是溶解单元的第2课,主要研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实验观察”、“小组合作”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通过猜

2、测、实验验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实验步骤,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明显存在逻辑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细致的问题;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展开了教学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时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进行充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详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通过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努力使学生不仅掌握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而且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进

3、而了解到溶解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观察交流、探究发现、口语表达、动手操作等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有效的提升新课导入、知识新授、练习反馈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效益,根据教学内容我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质教学资源,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过

4、程。四、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五、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一瓶高锰酸钾 一个小勺 2个烧杯 一个过滤漏斗 一根搅拌棒 一个装水的水槽学生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4个烧杯、一个装水的水槽、一根搅拌棒、一小包高锰酸钾、一小包食盐、一小包面粉、一小包沙、记录单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大屏幕,谈话: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会发现什么?2、引导想象:说一说,食盐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板书课题)课件想不想亲眼看看物质的溶解过程?认

5、识一位朋友高锰酸钾,来满足大家的愿望。(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探索新知活动一:科学观察1、出示课件介绍高锰酸钾,演示高锰酸钾正确取放方法注意:我们在取高锰酸钾时不能直接用手去取,而是用小药勺,尽量避免化学物品直接与我们的皮肤接触。(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高锰酸钾这一化学物品的特点和作用,在实验操作中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2、观察、描述高锰酸钾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观察高锰酸钾组内观察、描述高锰酸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实验前观察相关材料的习惯)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猜测”对于科学实验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6、学生勇于猜测,敢于猜测,说明学生已开始为实验做准备,他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活动二:溶解实验1、出示记录表,引出实验提示思考: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强调: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件出示)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高锰酸钾在进入水中前后有什么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描述搅拌前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的,搅拌后高锰酸钾和水有怎样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形成溶解的描述概念。)学生完整的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课件出示)讨论: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比较、交流帮助学生把刚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加深溶解现

7、象的本质性理解)活动三:分离实验设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高锰酸钾和水混合又会怎样呢?(学生猜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高锰酸钾过滤演示实验:思考:做过滤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指导观察,得出结论。活动四:分析比较讲解: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我们选择了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作进一步的观察实验(设计意图:本环节相对于前面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来说,是一个放的活动。沙、面粉、食盐上节课都已经做过,这次的分组实验采用“放”。)2、讨论实验注意事项3、分组实验:注意分工,并做好记录4、反馈交流,完善记录单(出

8、示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客观、细致的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物质溶解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判断物质是否溶解的方法,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5、归纳总结:怎样判断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尽量让学生根据记录表来归纳回答)(三)课件出示:总结拓展 1、总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拓展延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联系生活。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做到学有所用,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设计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面粉 没有溶解沙 没有溶解 食盐 溶解高锰酸钾 溶解练习设

9、计:填写实验记录单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高锰酸钾进入水中的状态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能否看见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出现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是否溶解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利用观察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溶解的主要特性,通过两组实验的观察,学生能基本总结出溶解的特性。通过猜测、实验验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实验步骤,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得有失。教学环节设计紧凑,重难点突出,有效的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实验的兴趣很浓。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多媒体运用恰当,为学生分组实验提供了直观的帮助。失误在所难免。做第一个分组实验时,没有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在第二个对比试验时,有的同学补填了第一张实验记录单,有的同学没有补上。在谈本课的收获时,我认为学生完全可以区别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主要特征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