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4967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一、脱皮1、现象:漆膜破碎成小片,从物面上浮卷起来,逐渐掉落。2、原因:1)、物面沾有油污,导致漆膜附着力差而引起卷皮。2)、在水泥一类抹灰面上不刷清油就批腻子,导致涂料中的油分被基层吸收,成膜后变质发脆。3)、油漆稀释过度,物面太光滑,使漆膜太薄,附着力差。4)、不待底漆干透就刷面漆,日久底漆干燥而收缩,导致面漆开裂。5)、漆质不佳,漆中树脂、胶质分量太多,漆膜易脆裂。3、防治方法:分清原因,对症治疗。二、流坠现象:涂刷后漆液向下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挂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2、原因:1)、稀释剂过多,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

2、体表面下坠流淌。2)、稀释剂挥发术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挥发,而影响流平性,导致漆膜厚薄不均;或挥发太慢,使流动性增大,也易发生流坠。3)、漆膜刷得太厚,漆的自重造成流坠。形成山峦倒影状。4)、物面凸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涂刷不匀、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5)、物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涂刷后不能很好地附着而流淌。6)、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油时蘸油太多,使漆面厚薄不均,较厚处就流淌。7)、喷漆时,喷嘴的孔径太大,喷枪距物面太近,或距离时近时远,喷涂的气压太大或太小,都易造成漆膜不匀而流淌。8)、漆料中含重质料过多,研磨不均匀,颜料润湿性能不良。3、防治方

3、法:1)、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2)、按规定进行基层处理,做到基层平整、洁净。3)、施工环境,以温度1525,湿度50%75%为宜。4)、根据施工环境及方法,合理调整油漆粘度。温度高时,粘度应小些。采用喷涂应较刷涂粘度小些。5)、每次刷涂的漆膜不宜太厚,一般在5070微米,喷涂要比刷涂的薄一些。6)、选用的漆刷,毛要有弹性,根粗而梢细,鬃厚而口齐。刷面漆和粘度大的漆,可用八成新的旧油刷;刷底漆或粘度小的漆,可用装卸刷。7)、喷涂时,喷嘴孔径不宜太大,空气压力应0.20.4MPa范围内,喷枪与物面距离控制在小枪1520厘米,大枪2025厘米为宜。8)、按规定进行刷涂。应先开油,再横油

4、、斜油,最后理油,不要横涂乱抹。在线角、棱角处要用油刷轻轻按一下,将多余的油漆蘸起顺开,以免漆膜过厚而流淌。9)、当漆膜未完全干燥,在一个边或一个面部分油漆有流坠时,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油漆铲除后再满刷一遍。如漆膜已完全干燥,对于轻微的流坠,可用砂纸磨平。对于大面积流坠可用水砂纸磨平或用铲刀铲除干净,修补腻子再满刷一遍油漆。三、慢干、回粘1、现象:油漆涂刷后,超过规定时间漆膜仍未干燥,称为慢干。如漆膜已形成,但仍有手现象,称回粘。它使漆膜表面容易碰坏或玷污,使工期延长,严重者造成返工。2、原因:1)、基层表面不洁,有油污、蜡质、碱或盐等,或不干性树脂等未清除或封闭。2)、油漆过稠,涂膜太厚,致使氧

5、化作用只局限于表面,漆膜内部聚合缓慢。3)、前遍漆未干透,又涂第二道漆。4)、在雨露、潮湿、黑暗、烈日曝晒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5)、催干剂使用不当,品种不符,数量过多或不足。涂料贮存过久,催干剂被颜料吸收而失效。6)、漆料中含有半干性或不干性油,或采用了挥发性很差的稀释剂,如石油、煤油等。清漆熬煮时间不够或硬树脂局部受热分解,都会影响漆的干燥,7)、漆料贮存过久或密封不良,溶剂已挥发而胶化,这种涂料,虽加入稀释剂后能够进行涂饰,但漆膜不易干燥或易回粘。8)、水泥砂浆等基层未完全干燥即行油漆,造成漆膜长期不干。3、防治方法:1)、选用合格涂料,不使用贮存过久、密封不良的涂料。对于性能不够了解的

6、漆料,要先试验或什么样板,合格后再使用。2)、选用适当的催干剂。铅催干剂可使漆膜表面和内层同时干燥,钴催干剂催干能力较强,可使漆膜迅速干燥。将铅、钴、锰几种催干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3)、基层处理必须符合要求,含水率及表面清洁度要按规定控制。基层有蜡、油、盐分时对于钢制品可用溶剂擦洗,松柏类木质可涂一层漆片隔离。在旧油漆基层上油漆时,清洗后可涂刷一遍血料水。4)、施工环境不得有酸、碱、盐雾或其它化学气体,不在雨雾、潮湿、黑暗、烈日曝晒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要保持空气流通。5)、油漆稠度要调配适当。宁可多涂刷几遍,不要急于求成,一次涂得太厚。6)、一般建筑用漆的干燥时间不能少于24小时。判断干燥

7、程度的方法是:用指甲划底漆,划痕呈白色时,表示漆膜已干燥,醇酸树脂漆可在底漆尚未完全干透前涂刷,不会影响漆膜的干性,但会减少面漆的光泽。7)、漆膜有轻微慢干或发粘时,可加强通风,适当增加温度,加强保护,再观察数日,如确实不能干燥结膜,再做处理。慢干、回粘严重的要用强溶剂洗掉刮净,重新涂刷。四、漆膜粗糙1、现象:涂膜出现颗粒状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2、原因:1)、漆料制造时研磨不够、颜料过粗、用油不足等都会导致漆膜粗糙。2)、涂料调制搅拌不匀,过罗不细,混入杂质污物。3)、调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尽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出现粗糙。4)、施工环境不良

8、、灰尘飞扬,飘落于漆料中或粘在漆膜上。5)、基底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6)、施工工具不洁,桶、刷等沾有灰砂等。7)、喷涂施工时,喷枪距物面过远,或气温高、漆的粘度大,或风压大,使喷漆颗粒未达到物面时即已干结成粒,导致粗糙。3、防治方法:1)、对贮存时间长、材料性能不明的涂料,应作样板试验后再再使用。2)、涂料用前须调制搅拌均匀,过罗除去漆皮、砂粒等杂物,并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3)、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涂料严禁混用。4)、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得进行施工,刚涂完的油漆要防尘土污染。5)、涂饰前,要按要求处理好基层,不能有凸凹不平处或粉尘。6)、保持漆桶、漆刷清洁,不要

9、放在有灰尘污物的地面上,未用完的漆料,上面要加些溶剂或纸或塑料布遮盖,以防结皮或掉入灰砂。7)、发现漆膜粗糙时,应用砂纸打磨光滑,清除灰尘后,再刷一遍面漆。五、漆膜皱纹1、现象:涂层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棱脊痕迹,影响表面光滑和光亮。2、原因:1)、刷漆时或刷完漆后,遇高温或太阳曝晒,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使涂膜内外干燥不匀表面已干燥结膜,内部尚未干燥,形成皱纹。长油度的涂料,如防锈漆、油性调和漆最为显著。2)、在长油度漆膜上涂短油度漆膜,也易易产生皱纹。3)、干燥快和干燥慢的涂料掺合使用。4)、施涂不匀,底漆过厚未干透或粘度太大,漆膜表层先干结成膜,隔绝下层与空气的接触,导致外干里不干。5)、

10、气候骤冷或受煤气、二氧化碳的影响。6)、涂料粘度过高。3、防治方法:1)、施涂中避免高温、日晒,防止骤冷。当气温较低时可加入适量催干剂。五、漆膜皱纹1、现象:涂层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棱脊痕迹,影响表面光滑和光亮。2、原因:1)、刷漆时或刷完漆后,遇高温或太阳曝晒,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使涂膜内外干燥不匀,表面已干燥结膜,内部尚未干燥,形成皱纹。长油度的涂料,如防锈漆、油性调和漆最为显著。2)、在长油度漆膜上涂短油度漆膜,也易易产生皱纹。3)、干燥快和干燥慢的涂料掺合使用。4)、施涂不匀,底漆过厚未干透或粘度太大,漆膜表层先干结成膜,隔绝下层与空气的接触,导致外干里不干。5)、气候骤冷或受煤气、

11、二氧化碳的影响。6)、涂料粘度过高。3、防治方法:1)、施涂中避免高温、日晒,防止骤冷。当气温较低时可加入适量催干剂。2)、掌握涂料性能。酯胶调和漆含桐油较多,易产生皱纹,醇酸调和漆含树脂较多,不易产生皱纹。3)、注意选用催干剂。宜用铝或锌的促进剂,少用铅或锰的促进剂。加入量要适度。4)、不要在长油度的漆膜上加涂短油涂料,或在底漆未完全干透时涂饰面漆。5)、注意控制粘度。粘度大的涂料可适当加入稀释剂,使涂料易刷。当粘度较大又不能稀释时,要选刷毛短而硬的油刷进行涂饰。6)、已产生皱纹的漆膜,待其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将皱纹打磨平整。严重者需将面层彻底清除,村磨平整后再涂刷面漆,或用腻子找平,磨光后

12、找补油漆,然后再做一遍面漆。六、漆膜“橘皮”1、现象:漆膜表面呈现出许多圆形突起,形如橘子皮。2、原因:1)、喷涂时,漆原粘度过大,压力太高,喷嘴太小,喷枪与物面距离远近不合适,或施工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使漆膜来不及流平就干燥,形成“橘皮”。2)、漆膜中高挥发溶剂急剧挥发,产生强烈对流,使膜层破裂形成,未及二度流平时表面已干结。3、防治方法:1)、漆料与稀释剂要配套,硝基漆的粘度大,应该用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适当兑稀。过氯乙烯漆,如用小口径喷枪,施工粘度应比硝基漆低得多,一般可加原漆量30%60%的过氯乙烯稀释剂兑掺使用。2)、施工现场温度应在20左右,喷漆压力不宜太高,粘度要适中,喷嘴要

13、略大一些,喷枪与物面保持适当的距离。刷漆时,粘度也不宜过大。3)、对于有橘皮弊病有涂层,可用水砂纸将凸起部分磨平,凹陷部分再抹平腻子,砂纸磨平,找补油漆,待干后,再满涂一遍漆。七、起泡1、现象:在漆膜与基层或面层与底层之间局部失去附着力,在漆膜干透后,出现大小不一的鼓泡。2、原因:1)、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或未将松脂囊等用虫胶漆漆封闭,抹灰面内有潮气、碱或硝质,金属表面凹陷处积聚潮气或包含铁锈等,导致漆膜附着不良,在高温、日晒等条件下,蒸发、挥发而鼓泡。2)、耐水性低的涂料用于浸水物体的涂饰,或底漆不干就涂面漆,油性腻子不干就进行下道工序等,都会导致下层干燥气体挥发而又不能排出,遇到上层漆膜的封

14、闭而鼓泡。3)、在油性调和漆、磁漆表面再施涂强溶剂的涂料或硝基纤维素漆,底层膨胀而产生气泡。 4)、喷涂时,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或涂刷的漆粘度太大,空气随漆刷夹带进入涂层,又不能随着溶剂一起挥发而产生气泡。3、防治方法:1)、认真对待基层处理。在含水率高的木材、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基层上不得涂刷油漆。在金属表面刷漆必须把铁锈和污物清除干净。2)、在潮湿或经常接触水的部位应选用耐水涂料。3)、严格按规范操作。下层的油性腻子不干透、底漆不干透或有水,不得进行下道涂刷。4)、涂料的粘度不宜太大,一次涂刷不宜过厚,喷涂使用的压缩空气要过滤,防止潮气进入漆膜中。5)、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

15、干透后,用水砂纸霜磨平整,再补面漆。以气泡严重的,则应将其铲除,使基层干透,针对起泡原因进行处理,再涂面漆。八、发笑”(缩漆)1、现象: 涂料在被涂物表面收缩,成锯齿点、圆珠、针孔等形状,如水洒在蜡纸上一样,甚至斑斑点点露出底层,好象人笑时的面纹,故称“发笑”。在清漆罩面和红丹的操作中发现较多。 漆膜表面呈现出许多圆形突起,形如橘子皮。2、原因:1)、喷涂时,漆原粘度过大,压力太高,喷嘴太小,喷枪与物面距离远近不合适,或施工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使漆膜来不及流平就干燥,形成“橘皮”。2)、漆膜中高挥发溶剂急剧挥发,产生强烈对流,使膜层破裂形成,未及二度流平时表面已干结。3、防治方法:1)、漆料与稀释剂要配套,硝基漆的粘度大,应该用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适当兑稀。过氯乙烯漆,如用小口径喷枪,施工粘度应比硝基漆低得多,一般可加原漆量30%60%的过氯乙烯稀释剂兑掺使用。2)、施工现场温度应在20左右,喷漆压力不宜太高,粘度要适中,喷嘴要略大一些,喷枪与物面保持适当的距离。刷漆时,粘度也不宜过大。3)、对于有橘皮弊病有涂层,可用水砂纸将凸起部分磨平,凹陷部分再抹平腻子,砂纸磨平,找补油漆,待干后,再满涂一遍漆。水率高的木材、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基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