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思维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4858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思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思维一、 工程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思维活动和思维现象是宇宙中最复杂、最奇妙的现象之一。思维活动的内容非常复杂,思维活动的形式也非常复杂。 在研究思维现象和思维活动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研究领域。例如,有人突出了思维形式这个分类标准,划分出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人根据思维的历史标准划分出了原始思维、现代思维;有人从人类认识规律的角度划分出了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有人突出思维对象和范围的特点,划分出了军事思维、宗教思维等;有人根据思维主体的地域、文化特征划分出了东方思维、西方思维等;还有人出于其他考虑和根据其他标准划分出了情感思维、巫术思维等等。尽管思维现象复杂多样,但就其本质来讲,思维是一

2、种认识活动。从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的认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一种活动,客观与主观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实践建立起来的,所以,人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实践方式,就有相对应的思维形式。实践,马克思讲,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这种现实的活动可以分出很多类别,比如人类认识客观自然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活动,形成了科学实践;人类形象地或抽象地反映自然界和人、社会自身的活动以表达情感等主观需求,可以形成艺术实践;人类改造自然界、构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就形成了技术实践和工程实践。与这几种实践方式相“对应”就分别形成了科学思维、艺术思维、技术思维以及工程思维,这几种不同的思

3、维方式。科学家通过科学思维而“发现”外部世界中已经存在着的事物和自然规律;技术专家通过技术思维不断增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艺术家则通过想象创造和丰富了了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和审美需求;工程师则在工程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中从来没有过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自发出现的新的存在物。目前,在对科学思维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和发表了许多论著;在对技术思维方式的研究方面,也出现了“(发明)创造学”“等一定的成果;可是,对工程思维方式的研究目前却还只能说刚刚迈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 但是实践中的工程思维对我们却并不陌生,相反,工程活动是社会中基础性的实践活动,而每种工程活动都伴随着

4、一定形式的工程思维。可是,人们却往往容易忽视这种最常见、最基础的思维活动。”周易系辞上在谈到阴阳之道时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可以看出,工程思维也处在类似的状况之中。 现实活动中,包括许多工程师、工程工作人员、管理者对工程思维方式可能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日用而不知”的“不自觉”状态。那么,工程发展到今天,它的集成性和系统性日益增强,对工程思维的认识也需要由“不自觉”转向“自主认识”。必须要提炼出一套成熟的工程思维模式以应对当代的越来越复杂的工程项目。 二、现代工程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1、工程思维的科学性 虽然有些古代工程的规模和成就令后人惊叹不已,但那些成就基本上(或者说主要地)只是经验

5、的结晶,而现代工程则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之上的。古代工程思维的“经验性”,和现代工程思维的“科学性”是现代工程思维方式与古代工程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工程思维的科学性主要就是要说明工程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就是“否认联系”。有些实际工作者忽视现代科学理论对工程思维的指导作用,认为“抽象”、 “空洞”的理论与工程实践风马牛不相及,是“两回事”,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经验才是最重要的。另一种就是“否认区别。许多人简单化地认为“工程是科学的应用”,这种观点曾经在工程的定义讨论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但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把工程思维“归结为或“还原为

6、”科学思维。这两种观点都是没有能充分认识到现代工程的本质和特点。“工程活动是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的“集成”,而所谓“集成”,它的核心就是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而不是要素的简单加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整体性的新特征,有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的非线性相关机制。所以,不能把工程思维仅仅当作一个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前提”进行“推理”的过程。任何一项工程,无论是宏观的物流啊、机械、建筑,还是微观的,化分、生物工程等,在将书面的或头脑中的原理进行工程化,也就是,付诸现实的造物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要考虑,设备、资金、人员配备、环境、多种方案的决策,工程风险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哪个环节

7、出错都会使工程无法有效实施。 工程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正”的方面看,科学思维为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工程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的启发。比如在“高科技工程”。这些工程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是科学、技术、工程最前沿的新技术群,它与经验积累最大的不同,就是基于最前沿的科学发现或创造。比如:从“负”的方面看,科学规律为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工程思维设置了“不可能目标”和“不可能行为”的“严格限制”。从而使工程师或工程设计者不会幻想“创造”违反或违背科学规律的目标。一旦设计师、工程师、企业家的思维陷入那样的幻想或陷阱,工程的失败就不可避免了。这种联系,我们在这里讲也许大家都觉得

8、很容易,没有谁会违反科学规律去做一项工程。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坚持真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2006年8月30日。中国科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收到大量关于永动机原理的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永动机的原理及其方案无论看上去考虑得多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方案都违背了热力学原理,或者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或者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在孤立体系发生的过程都是熵增大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曾经出现过“水变油”的事件,就是有人宣称可以在常温常压下用化学方法把水变成汽油。水变油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水中的氧原子改变成为碳原子,而这种原子核的变化是用普通的化学方法无法完

9、成的。 值得思考的是,曾经表示“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福布斯富豪陈金义,曾于2006年被曝欠债3600多万元,2008年,他再被曝欠债4500余万,并在欠款8000多万元后神秘失踪。2010年7月份,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当地报纸登的半版追债广告,在公布的23个拒不履行债务的单位和个人,陈金义及其金义集团赫然在列,欠款共计4558.1875万元,债权人是一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陈金义的失踪,与他在“水变油”项目上的巨大投入有关。与王洪成的“水变油”骗局不同,通过乳化将重油改良成为优质能源,问题仅在于探索合理的配方以及具备商业可行性的生产方法。根据有关报道,已由包括清华、浙大专家在内的鉴定委员会一致同

10、意通过鉴定的“金伦油”实际上还存在严重的技术疑点。在2004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高新处和科技厅成果处的“金伦油”科技论证会上,浙江大学能源系的两位教授认为,“金伦油”热值提高而硫含量和冷凝点降低的现象不可能同时出现,这违反了牛顿能量守恒定律。对这些技术疑点,陈金义及其合作伙伴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对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疑问,“金伦油”研发专家王先伦坚称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可能是能量守恒定律错了” 工程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区别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思维是价值定向的思维,而科学思维是真理定向的思维。科学思维的目的是发现真理、探索真理、追求真理,而工程思维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创造更

11、大的价值(包括各种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内的广义价值,而非狭义的经济价值)。 第二,工程思维是与具体的“个别对象”联系在一起的,工程就是指的一个具体的造物活动,所以它是一种“殊相”思维;而科学思维是超越具体对象的“共相”思维。科学思维以发现普遍的科学规律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它是以普遍性和共性为灵魂和核心的思维。由于任何工程项目都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工程,比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于是,工程思维方式就成为了以“个别性”“独特性”为思维灵魂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三,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看,工程思维必然是与思维对象的具体时间或具体时段联系在一起的思维,即具有“

12、当时当地性”特征的思维;而科学思维则不受思维对象的具体时间和具体空间方面的约束,即它具有对“具体时空”的“超越性”。例如宝成铁路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宝钢工程、三峡工程等都是特定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例如,任何工程都有一个“选址”问题,任何工程也都有一个“工期”问题,在思考这类问题时,思考者脑海中要思考的都是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当时”和“当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科学思维一般关注的是超越具体时空的对象或问题。 2、工程思维的逻辑性与“艺术性” 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他们的思维是可以“不顾逻辑”的,也可以是完全自由想象的。比如一些抽象画,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许多违背逻辑的情

13、节大受文艺批评家的赞赏,而工程思维却不允许出现这种类型的逻辑错误和逻辑混乱。 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和研究工程思维方式的特点,又会发现工程思维与艺术思维也有相同之处,工程思维中也有堪称“艺术性”的方面。美国学者科恩曾指出,当工程师在特定的时间使用一组启发法解决一个特定的工程问题时,人们可以把卓越的工程实践说成是艺术(stateofthean)。所以工程思维也是具有“艺术性”的思维方式。 工程思维的艺术性更多地表现在工程的决策者、设计师和工程师表现出“思维个性”、或者说“工程美”上。杰出的工程都渗透着决策者以及设计师和工程师独特的个性美。每一个好的工程都是一件艺术品。比如后现代的建筑。比如,基

14、因工程中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不同的人员操作的流程可能不同,对温度的把握可能不同,当一个人很好的控制了温度的节点和循环时间,在胶片上出现了清晰的DNA片段的时候,这也是一种美。所以,当工程的“业主”为同一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时,不同的设计者不可能为同一工程项目提出完全不同的“工程图纸”和“设计方案”。当人们在对比不同“投标者”的“工程图纸”和“设计方案”时,他们不但在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环境友好等方面的对比,同时也在进行“艺术性”既包括狭义的艺术美,更是指广义的艺术美即“设计个性”对比。 3、工程思维中的逻辑思维和超协调逻辑 在(普通)逻辑学中,“(不)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基本

15、的逻辑思维规律。科学家在“构造”科学理论体系时,他们把逻辑一致性看作一个基本的逻辑要求,不允许在科学理论体系内部存在和出现逻辑矛盾,或者是不能出现悖论。可是,在工程思维中,决策者、设计师和工程师却常常不得不面对“矛盾的要求”,更明确更具体地说,他们往往不得不对相互矛盾的观点或要求采取“权衡协调”的立场和态度。比如,我们在讲工程伦理时,往往会面临多种伦理选择,有时候,我们用中间方式的协调的办法来解决。 面对工程思维的特点,现代逻辑学中已经有人提出应该创立一种承认矛盾存在的“超协调逻辑”(paralogic,亦有人称“次协调逻辑”或“弗协调逻辑”)。也就是可以容纳矛盾的逻辑系统。黑格尔的辩证法、牛

16、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理论、早期的量子力学理论、素朴集合论和素朴语义学等,它们共同的基础逻辑都是超协调逻辑。超协调逻辑为悖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认为我们应该接受悖论,并学会和悖论好好相处。在一些情况下,工程问题的判断和选择不一定总是非此即彼的,工程思维有时需要根据工程总体目的的要求,把两个以上冲突、矛盾的因素协调在一起。在工程的系统中,对技术要素的思考,往往坚持“(普通)逻辑”的思维原则,“严格承认”“(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等通常的逻辑思维规律;可是,在非技术要素的边界领域,在全局水平上,他们往往又不承认“(不)矛盾律和“排中律”,要在思维中对“矛盾”“权衡协调”了,也就是说他们又在运用“超协调逻辑”了。在工程思维中,如何处理“(普通)逻辑”和“协调的关系常常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研究的深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