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4785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念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2. 心理发展:( 广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狭义 ) 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所发生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3.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4. 感知:感觉和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合称“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整体的反映。5.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

2、的知觉。也叫“思维知觉”。6. 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7. 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8. 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9.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0.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1.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包括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成分。12. 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3. 意志:是指自

3、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4. 意志行动: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15. 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16. 需要:需要是指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17. 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动机即行为原因。18. 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爱好比兴趣程度深一些。19. 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20. 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

4、力特点的综合。俗称“脾气”、“秉性”、“性情”21. 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2. 自我意识:?2 简答题1. 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同时也是很复杂的一种现象。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三个侧面。意义: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按照心理学规律组织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 怎样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 影响个

5、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及作用? 影响因素: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因素;主观努力(心理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了重要的能动作用。 作用: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4. 注意有哪些品质?在

6、教学中怎样运用注意规律? 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运用:1.无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A控制和减少分散学生注意的无关因素;B充分利用吸引学生注意的有利因素;2有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A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B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C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5. 什么是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一个人对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变化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感受性因实践活动而发展提高;感觉补偿。6. 知觉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特性:知

7、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培养: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勤于思考;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7. 记忆过程的环节?遗忘规律是什么?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遗忘。 遗忘规律: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复习: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适量的过度学习;不要同时复习两种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以免产生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活动。8.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解决问题的阶段? 因素:问题情境中材料的组织形式、思维定

8、势(知觉特点)、知识经验。 阶段: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9. 思维的品质?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一)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以了解学生和把握教材为前提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提问、比喻、对比、讨论等。(二)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自我监控思维过程10. 想象的种类?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

9、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如夏天傍晚时分,一个人看到天边的火烧云情不自禁产生的想象。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A.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对于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具有重要意义。B.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创造需要与动机。表象的积累与储备。积极的思维活动。艰苦的劳动与灵

10、感。C.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幻想分理想和空想。11. 情绪、情感的分类及其涵义? 情绪分类:A心境(心情):是指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B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C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感分类:A道德感:道德感是指一个人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B美感:美感是指一个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C理智感:理智感是指一个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12. 试对意志

11、行动进行分析? 意志行动是指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分析:(一)采取决定阶段:是指确定行动的目的和选择行为方式、方法的阶段。1、目的的确定(做什么) 选择目的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目的的主观价值和轻重缓急;二是目的实现的可能性。意志坚强的人往往果断地选择那些价值大,并且实现可能性也大的事情;盲目选择或不去行动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2、方式方法的选择(怎样做) 在选择时应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3、动机斗争(为什么)动机斗争的基本形式:(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2) 执行决定阶段:即实施决定、具体行动的阶段。 在执行决定时,意志的支配、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12、面支配一个人采取积极行动达到目的(发动、维持功能);另一方面制止那些有碍达到目的的行动(抑制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有所为是以有所不为为条件的,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此阶段是整个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因为:1、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才能达到目的;2、执行决定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马斯洛概括出不同水平的需要,依次排成梯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论表明:1、作为一种基本动力,需要推动着人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之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即低层级需要的满足是

13、高层级需要产生的基础:“仓廉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2、越是低层级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共有,且这类需要也较易获得满足。3、对高层级的需要来说,产生难,实现更难。14.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A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B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C利用反馈; D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E 竞赛。 15.能力的分类及类型差异?什么是智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分类:一般能力(智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智力:智力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五种

14、能力。 培养:1、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思想;2、在教育态度上,做到一视同仁;3、在培养途径上,以实践为主;4、从能力与个性结构其他成分的关系来看,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5、从开发智力的时期看,要注重早期教育。16. 典型气质类型有?气质特点在实践中的意义?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好与人交往,热情、有生气。) 2.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冲动,行为迅速而富有突发性,控制力差、易怒、急躁而难以自制。) 3.粘液质(安静、淡漠、沉稳、反应缓慢、寡言少语、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坚韧、执拗。) 4.抑郁质(观察细致、敏锐,反应高度敏

15、感,情绪体验深刻,思虑较多,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为缓慢。) 意义:1.气质特点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2.气质具有职业适应性,是选用人才的依据之一; 3.中小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 4. 气质差异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1)胆汁质学生的培养。胆汁质的学生坦率热情、开朗刚强、精力旺盛,反应灵敏,但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较差,并且急躁易怒。老师在对这个类型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触动其思想,又要避免激怒他们;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细致的事,引导他们向生气勃勃、勇敢顽强的品质方面发展;防止他们出现任性粗暴、狂妄自大的消极品质。 (2)多血质学生的培养。多血质的学生活泼灵敏、思维敏捷、爱交际,但缺乏耐心和毅力。对于多血质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有参与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强、善于组织活动的优点,但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克服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华而不实的缺点,引导他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严于律己。 (3)黏液质学生的培养。黏液质的学生情绪稳定、沉着稳重、自我控制能力强,但行动缓慢、不灵活、固执。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鼓励他们接受新事物、探索新问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引导他们主动与外界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