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34748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课件(共66张)(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考纲要求,矛盾,联系,发展,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实 质 和 核 心,是矛盾的表现形式,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两大基本特征或总特征,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2、根本方法,知识概览,矛 盾 观,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分析法,主次矛盾,(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分析、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主次方面,考点一:矛盾的概念,1.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

3、方面,但不能说都分优点和缺点。(注意:不能将两点理解为优缺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 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化险为夷,乐极生悲,(1)矛盾同一性,考点二、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学会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人。,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

4、依赖; 2、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 3、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4、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劳逸结合。 5、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6、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

5、程中,同化和异化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的。,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的区别,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3)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

6、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区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只要能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的事例或名言,均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同一性是相对的; 而斗争性则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即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原理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原理: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

7、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方法论: (1)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例1 (2011广东高考)观察右图(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障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跨越的支点,漫画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符合矛盾同一性原理,C,1“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

8、是 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 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看不见彼此的脸 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解析:试题分析:对方的意思是指与你相对 的一方,对方的对方不就是你自己了么,这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A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B是相互转化,C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正确答案是D。 考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点评:做这种名句考查题,关键是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样才能找到其中蕴含的哲理。本题较难,因为题中“自己是对方的对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01

9、3江苏卷)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答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10、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 (同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括号内容是添加的对应知识点】,(12海南卷)23.(10分)辨析题 有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优点,而不是克服缺点。”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

11、有的基本属性。(2分) 优点与缺点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 发挥优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3分) 不克服缺点,就不能真正发挥优点并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3分),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原理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

12、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 (1)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同一性、斗争性,(1)时时有矛盾(纵向),(2)事事有矛盾(横向),1、含义,考点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而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3、方法论要求 (1)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13、,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性、一点论。,2、地位: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典型案例分析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考点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特殊性,不同、区别、 特点、特色、

14、 相异,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意义? 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矛盾特殊性的要求 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命题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典例2】 (2015福建卷,36) 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

15、脚下。漫画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答案:砖通常可以被当做垫脚之物,但砌在墙上的砖却不能拆掉垫在脚下,这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蕴含哲理一致的,都是强调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体现了发展的途径,C体现了现象和本质,D项体现的是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会不同。正确答案B。,抓关键:明确漫画的寓意,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葡萄,苹果,梨,草莓,香蕉,水果,含有果酸、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

16、果实 (共性),(个性),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体现: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它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人,共性: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的高级动物,李小妞,王小二,张大叔,刘老汉,个性,不同类别、品种的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有作为人的共性。 这些说明了什么?,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考点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存在于或包含于),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3)方法论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