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34626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需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讲授式 启发式 小组合作式 任务驱动式 探究式 先学后教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肯定不妥 判断教学模式优劣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是否适合学生的需要 是否可行(时间、场地、学生认知水平) 是否可操作,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简述。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总结。,现在倡导探究式教学的原因就是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案例: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的探究(自由落体的前奏),老师:现在我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如图取面积相同的纸片和硬币从同一高度同时无初速度释

2、放)。,学生:硬币下落得比纸片快些 硬币做直线运动,纸片做曲线运动 老师:很好!同学们有两个发现,这节课我们先来 研究第一个发现。为什么硬币下落得快些? 学生:因为硬币比纸片重些。 老师:真是这样吗? 学生:沉思,在创设的情境中观察,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一步。,教师:请同学们按如下表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看看有什么发现?,实验内容,面积相同的纸片与硬币从同一高度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实验结果,结论,两张一样的纸,将其中一张搓成团,另一张铺平,从同一高度同时无初速度释放,一张大纸和一张小纸,将小纸搓成团,大纸铺平,从同一高度同时无初速度释放,硬币先落地,纸团先

3、落地,纸团先落地,重的物体下落快,同样重的物体下落时也有快慢之分,轻的物体下落快,老师:你们能从你的实验结果归纳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物体下落的快慢似乎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老师:那么你们认为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老师:给每实验小组发几个大小不一的小铁球和形状各异 的小铁块(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请同学们按表格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记下实验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实验内容,大、中、小三个小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实验结果,同时落地,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体积大小无关,长方形、三角形,球形小铁块从同一高度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同时落地,物体下落快慢与物

4、体形状无关,老师:既然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物体的形状无关,那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交流、讨论)与空气阻力有关。 老师:你们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下落快慢是一样的,是吗? 学生:是。 老师:用如图所示的真空管进行演示,实验探究是探究式教学成功的保证。 在创设的教学情境启发下,将知识构建的过程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来完成。,以上的教学片断中还包含了应用了心理学的内容:,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如本片断中

5、,教师一直暗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本身(轻重、体积、形状)无关,要从自身以外去寻找,而自身以外不就是空气吗?),有心理学者认为:教学应该从直接的有感觉能力的直觉出发此方法的特点就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把一些感性认识的材料交给学生们去观察去认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体验的东西能使学生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官能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知觉都来自感官,所以有必要向学生大量提供在他们大脑中能产生持久印象的感性认识材料 本教学片断中的教学,就是应用了这些心理学的内容,以上的教学片断,学生:,发现了现象,提出了问题,作出了假

6、设,进行了实验,经历了观察,得到了结果,涉及到: 实验、观察、控制变量、分类、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应用了: 暗示、体验、感觉、知觉等心理学的知识。 从有形到无形,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是一个人利于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活动,这种上课的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推荐。,二、需要有清晰的课型特征,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讲评课,要求: 明确目标 回忆提高 经历过程 巩固发展 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给老师备课用的,即老师要对本节课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问题,这又回到教学模式问题了,案例:失重、超重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给出“失

7、重”“超重”现象,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一两个例子表明学生已明白了,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减少(或增加)了现象叫做失重(或超重),从定义及分析中指明物体重力并没有改变。,提出新的问题:发生失重现象的条件是什么?是运动方向吗?,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开有孔的矿泉水瓶内装水演示 自由下落/竖直上抛/平抛/斜抛(暗示与运动方向无关) 学生知道与运动方向无关,但不一定想到加速度。继续演示: 提着瓶子匀速(缓慢)下落/匀速(缓慢)上升/水平移动(进一步暗示:速度没变化也不会出现失重现象,超/失重现象与速度大小无关),给出超/失重的条件:加速度方向向上/下,实例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8、当a=g时,T=0,此时,给出什么是完全失重现象,用同样的思路进行超重现象的教学。最后补充一点巩固练习即可。,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如下:,三、需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物理学重要的基础。 因此,物理概念的建构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1。要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某个概念?,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引入参考系,为了突出运动物体主要因素引入质点,为了知道相对于参考系的确切位置引入位移,例:位移教学的两个案例,问:从A到B有多少条路径?,学生答:乙 教师:对;这就是A、B两点间的位移。(接着就讲什么是位移),教师的这个小结是不正确的。引入位移目的不是用来比较路径大小的,而

9、是为了描述两位置变化的唯一确定性。,建议按如下方式进行教学,问:去超市怎样走?,答:走500米就到了。,师:如果说成往东南方向走就是了。行吗?为什么?,生:往东南方向走走500米就到了。,师:应该怎样描述才能找到超市呢?,师:很好!为了找到超市既要告诉方向还要告诉走多远.今天就来学习一个能唯一确定两位置变化的的物理量位移,师:这样回答能找到超市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以现在所处位置为圆心500米为半径的圆都是所指.,生:不行。因为东南方向上的任何一点都是所指,2。要讲清楚物理量的量度/让学生理解物理意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力与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使电容器的两

10、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要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就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能量,只重视公式,不重视定义,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物理意义不清楚, 从而学生不明白:物理量的定义并不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重视公式属于重视物理概念外延的表现,而轻视了物理概念的内涵。,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必须在明确概念定义的基础上,对: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用途和适用范围 定义式和量度式 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化和扩展。,案例:磁通量的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 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就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 尤其要强调其中的:磁感线条数。,其次,对公式=BS,要强调它仅适用于匀强磁强,且S是垂

11、直于磁感线的某个面积,再次,实例分析与比较:,四、需要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需要好好设计课堂提问。,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做到以下“三有” 有明确的指向 有思维的层次 有能力的提高,案例:自由落体 在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没有空气阻力时,同一地点的所有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甲老师:在屏幕上提出问题:“你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如何验证?”;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显然,课堂提问有了,但这位老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缺乏指向/学生不知讨论什么。,乙老师: 你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 学生:变化

12、的 老师:变大还是变小? 学生:变大 老师:你认为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速度以什么规律变大? 老师提示:看速度的变化规律,首先需要测出不同位置的速度。你可以想到用哪些工具测量? 学生: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光电门 ,明确的问题指向速度怎样变 具体的教学任务速度怎样测 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案例:理解加速度概念 (提问的思维层次),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吗?(要学生区分速度的变化率与变化量) 加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速度吗?(甄别学生是否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就是”与“等于”的区别) 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吗?(要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加速度中的“加”的物理含义) 加速度为负,速度一定减小吗?(帮且学生理解加速度正负的物理意义),案例:向心加速度(能力的提高),向心加速度这一节的“讨论与交流”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 从a=2r 看,a 与r成正比;从 a=v2/r看, a 与r成反比。 a 与r是成正比呢还是成反比?,这是一个不错的讨论问题,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会在学生讨论后给出结论: 当一定时,a 与r成正比;当v一定时, a 与r成反比。,怎样就是一定?怎样就是v一定?,老师不一定会补充这样一问。没有这问,学生可能就只记住结论,不一定达到理解的层次,相应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