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34616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研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 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定义,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用“者,也”表判断。 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四、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判断。,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五、用“非” 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断。,判断句特点,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2、七、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六、此;是也表判断 译为“这(是)”,常用判断句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或用“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 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常用判断句式,5、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3、 刘豫州王室之胄。,【特别提醒】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 而是指示代词, 作判断句的主语, 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 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乃,诚,即,则,本,素,亦,非,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刘备天下枭雄。,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 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4、?,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过去藉著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 反过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倒装句,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

5、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宾语前置等四类。,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 (定)宾,宾语前 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三、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 ,用“之”、“是”或“以”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余是以记之 一言以蔽之,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

6、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安、恶、何、孰、胡、安、焉等。,不、未、无、莫、毋、弗,五、“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六“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七、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动词前。 如:项王、项伯东向坐,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问女何所思?,王见之曰:“牛何之?”,何伤乎?,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吾谁敢怨?,且焉

7、置土石?,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干什么?”,译文:“问我在思考什么?”,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译文:“我敢埋怨谁呢?”,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大王来操何,问女所思何,牛之何?,伤何乎,缚者为曷者也?,吾敢怨谁,且置焉土石,第四,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 否定词之后。,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译文:“不肯理睬我”。,2、时人莫之许,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3、秦人不暇自哀,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4、忌不自信,

8、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6、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第三,必须有否定副词 “不、未、毋(无)”等或 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莫肯顾我,未有之也,我无诈尔,尔无虞我,忌不信自,不暇哀自,时人莫许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 ,用“之”、“是”或“以” 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为谁哀者,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微斯人吾与谁归,格式:,不然,籍何以至此?,谁为哀者?,长安君

9、何以自托于赵?,国胡以相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籍以何至此,国以胡相恤,以何面目归汉,格式:,钩以写龙,凿以写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译文:楚国

10、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宾十介十动,以钩写龙,以凿写龙,余以是记之,以一言蔽之,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以夜继日,用”以”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夫晋,何罪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唯弈秋之为听,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唯陈言之务去,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唯马首是瞻,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 却忧虑着我

11、们群臣”,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主十宾十之(是)十动,有何罪,唯听弈秋,不知句读,不解惑,唯务去陈言,父母唯忧其疾,唯瞻马首,而忧群臣,唯图利,唯用贤,“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 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会不从许相,好自扶将相,儿童见相不

12、识相,请你信相,相你,相她,相我,相我,“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亚父南向坐,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译文:“到达北海,面向东看,看不到水的尽头”,亚父向南坐,面东而视,定语前 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求人可使报秦者,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

13、国回来复命的人”,楚人有涉江者,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荆州之民附操者,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四方之士来者,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村中少年好事者,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荆州之附操民者,四方之来士者,楚有涉江人者,求可使报秦人者,村中好事少年者,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马之千里者,译文:“千里马”,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国之孺子之游者,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石之铿然有声者。,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千里之马者,富之僧者不能至,国之游之孺子者,铿然有声之石者,中心语+之+定语,格式:,蚓无爪牙

14、之利,筋骨之强。,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 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居高之庙堂则忧其民,处远之江湖则忧其君,中心语+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能不易其志缙绅而者,六七百

15、乘车,千余骑,数万卒人,尝遗余核舟一。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心词 数量词,一(只)核舟,十二(头)牛,一双白璧、一双玉斗,状语前 置,介词结构后置 (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3、请其矢,盛以锦囊,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5、申之以孝悌之义,6、覆之以掌,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把大功告成的事情禀告”,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起”,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译文:“把孝敬父

16、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动十以十宾,格式:,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而告以成功,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申之以孝悌之义,覆之以掌,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能谤讥于市朝,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生乎吾前,译文:“在我的前面出生”,使归就于孙将军求救,能于市朝谤讥,且于其墓之门立石,乎吾前生,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长于臣,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于臣长,虽才于世高,格式:,形十于十宾,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主谓倒装,主谓倒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