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344707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概述(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深刻理解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的基本规律,明确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及萌芽 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和15世纪欧洲的一些商业城市中。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不仅加速了这些城市的商业资本积累,而且推动

2、了手工业发展。,2原始积累加快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成长,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资本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以及广大劳动阶级的苦难。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这种变革的序幕就是资本原始积累。,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3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

3、以确立 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形式上的矛盾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 但资本总公式表

4、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为特殊资本的。 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B矛盾的解决:,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GWG,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其次,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

5、从哪里产生的?,GWG,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 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 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二、劳动力的买和卖,1什么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3劳动力商品的一般

6、性和特殊性 一般性: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具体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与其他商品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不仅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创造出比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4)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的前提,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货币转化

7、为资本,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B,决定,=,劳动力的价值还有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 ,价值也 ;,布,使用价值 ,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

8、更大的价值。,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3价值形成过程变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而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工 人

9、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元 6小时,生产资料,15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小时,创造新价值3元,劳动力价值,12元,布2米 10元,辅料1套 2元,例题,价值 15元,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元 6小时,生产资料,27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 20元,辅料2套 4元,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30元 =,24,+ 3,+ 3,例题,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

10、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范畴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

11、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v)。,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原有价值 , 价值量f k,使原有价值f , 能产生f k,转移,没有变化,增殖,剩余价值,劳动力,3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三、剩余价值率,1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1

12、) 物化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 m / v 该公式表明了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各占了多少份额。 (2) 活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该公式表明了在雇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用来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2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两条途径 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 M = m / vv = m v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1) 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 增加可变资本总量,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

13、产 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绝对剩余价值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m,=,4小时,=,100%,4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二是道德的界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14、后,由于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时间开始逐渐缩短。,8小时工作日,“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6年5月1日,美国有近50万工人参加

15、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争取8 小时工作日的罢工。,1860年月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背景资料:日本独资企业上海景条针织有 限公司延长劳动时间报道,“你一天能烫多少衣服?”她警惕地打量记者一番,然后小声说“二三百件吧”。接着她又说,每烫一件衣服是三分钱。今天是休息日还要加班?记者故作好奇地问。这名女工再次看了一下四周说,“任务紧张,我们已经连续加了半个月的班了,每天晚上要做到11点左右,这不,又有5000多件衣服来了。”一名来自江西的老工人对记者说,他最长一次加班一直连续工作了近40个小时,从前一天早上一直到第二天半夜。“因为加班而病倒的人太多了,其中我亲眼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工作时突然间就喷出一口鲜血,

16、那都是给累的。” 这么辛苦地加班却从来没有一分钱的加班工资,累倒了、病倒了也全靠自己,但如果生意清淡停工停料则要克扣工人工资。据这位老工人介绍,厂里工人的工资有计时的也有计件的,还有固定的,从200900元不等,平均为400多元。然而每个工人每个月只能领到工资的一半,其余的要到年底才能拿到,到时还要被扣除这样或者那样,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而且还要等到大年前的二十八或者二十九才发到手,连回家过年都来不及。,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生产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