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34404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会考复习,一、解读会考说明(考试性质),会考定位,1、考核考生历史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2、会考成绩达到及格以上等级是颁发高中会考合格证的唯一依据,是考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为高等院校招生提供重要基础性信息。,二、关于会考的试卷结构,1题型类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2基本赋分:选择题(50分 50小题) 非选择题(50分 3大题) 3认知层次:A(50分)B(30分)C(20分) 4再认再现、理解分析、解读信息、阐释运用,三、A. B.C.的层次要求,四、解读会考说明(考试内容),内容限定为必修课程I、II、III三个模块。,必修1:A-23

2、B-28 C-7 总58,必修2:A-15 B-29 C-6 总50,必修3:A-12 B-21 C-1 总34,考点合计:142个 A:50 B:78 C:14,五、试卷分析(怎么考?),1. 题型:选择题 50 * 1 = 50分,2. 原题覆盖率低:不足50,非选择题,三道题,50分 每个模块一题,每题三小问,约17分,六、复习策略(如何应考?),1. 依据必修三册教材和会考说明复习,2. 按考点复习,方法:知识梳理+重点知识的背记 +选择题训练+问答题训练,4.考试资料:必修教材、会考说明上的题型示例(99道选择+11道非选择题)、模块样题(25道选择+3道非选)、历年会考原题(09春

3、-13春),必修1政治模块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国近代史)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两大基本矛盾: (1)中央集权:中央地方(2)专制皇权:皇权相权。 2.演变趋势: (1)中央:专制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 中央与地方: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演变

4、本质: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中国古代专制集权制度,西周:分封、宗法制,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西汉:推恩令,设刺史,西汉:中朝 隋唐:三省六部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发展、完善,西汉到清,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到北宋基本解决),解决君相矛盾,早期政治制度,皇权愈强,相权愈弱,直至取消,强中央,弱地方,1概念:封邦建国,西周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把分封对象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 2内容: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诸侯权利义务:权利:分封对象得到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等。义务: 镇守疆土、勤于王事、交纳贡赋、

5、朝觐述职 3作用: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分封制使西周贵族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1分封制的主要内容(A)和历史作用及特点(B),1目的:巩固统治、化解矛盾;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保障各级贵族 “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结合 4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1宗法制的主要内容(A)和历史作用及特点(B),天子,宗法制示意图,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 A封邦建国 B建立军队 C制定周礼 D营建都城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

6、了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与太庙修建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1秦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2始皇帝来历:嬴政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改称皇帝 3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A),1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内容: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公之下,设九卿。 作用:使

7、中央官员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保证皇帝大权独揽,3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B),御史大夫,丞 相,太 尉,奉 常,郎 中 令,卫 尉,廷 尉,典 客,宗 正,治 粟 内 史,少 府,太 仆,皇帝,秦朝,2地方官制:郡县制: 内容:分郡、县两级。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 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3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B),地方,4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C),P8/最后一段,问答题,近代思想家谭嗣同曾指出: 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也曾说过:百代皆行秦政制。 文中所说的“秦政制”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开创有何意义?(8分),1背景: 郡国并存中央与封

8、国的矛 盾;汉景帝平叛。 2措施:采取设中朝、设刺史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B),“推恩令”和“酎金夺爵” 瓦解王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领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后来,汉武帝又以“酎金”借口,削夺106个列侯爵位。,1内容: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正副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2作用: 必修一P14,7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B),三省正副长官都是宰相,1

9、明朝内阁 (1)明太祖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设置内阁: 雏形: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正式诞生:明成祖设内阁。 发展:阁臣权力增强,有“票拟”权,皇帝有“批红权”。,9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B),皇帝,明朝时期的 中央行政体制,皇帝,殿阁大学士,2清加强皇权:军机处的设置 设立:雍正。 职责:秉承皇帝旨意办理政务(跪奏笔录)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9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B),10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1积极影响: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侵略、发展经济、加强民族交流 2消极影响:明清君主专制加

10、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造成中国的落后,乾隆皇帝说:“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清东华录乾隆朝卷二十八) 为达到“乾纲独断”,雍正采取何种主要措施?简要分析“本朝家法”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主要影响。(4分) 雍正:设置军机处,集全国军政大权于皇帝一手。(2分)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阻碍社会进步。(2分),第二、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和民主革命,1840-1949,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侵略与反侵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8401900: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并最终形成,民主革

11、命,抗战(1937-1945),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1.2.11.2.2从1840到1901列强侵华的史实和反抗事迹(A) 1.3.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 (A) 1.3.2 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B) 1.3.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C),1.2.1 1.2.2从1840到1901列强侵华的史实和反抗事迹(A),(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根本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经过:P54(1840-1842)(关天培等) 、条约与影响: ()条

12、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 P54正文第段 ()影响: P54正文第段,(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市场 、经过:P55 火烧圆明园 、条约与影响: ()条约: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影响: 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洋务运动兴起。,“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13、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的内容是 协定关税割占香港岛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五口通商,1运动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洪秀全) 2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北伐和西征 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洪仁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41864年:运动失败。,【例】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栏目。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栏目,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1.2.1 1.2.2从1840到1901列强侵华的史实和反抗事迹(A)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

14、-1895 、经过: 丰岛海战(开端)、黄海决战(邓世昌) 2、1895年马关条约条约内容与影响:P,1.2.1 1.2.2从1840到1901列强侵华的史实和反抗事迹(A) (四)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与列强斗争 2.联军占领北京,中国战败 3.辛丑条约及其影响:书页,“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挽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活动: (1)1905组建首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5、中国同盟会,十六字方针与三民主义(指导思想、核心);(3)起义(黄花岗起义) 2辛亥革命经过: (1)武昌起义: 1911、10、10 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宣布“五族共和”。 (2)民国建立和帝制终结: 中华民国:1912元旦成立;国旗为五色旗。 帝制终结:19122宣统退位。 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主义。,1.3.3.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很重要 (C),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创建民主共和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破旧立新),3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含义是 A. 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 B. 反清复明,重建汉家天下 C. 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D. 清除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4“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