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行为规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4324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护人员行为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护人员行为规范 医护人员工作时间要挂牌上岗,衣帽整洁,不着工作装到公共场所;语言朴素、准确、精炼,语调亲切,充分体现主动、热情、礼貌、体贴、周到和谦虚的态度,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使用礼貌用语,不许用“哎”、“喂”或床号代替称呼;对病人要做到有问必答,不应漫不经心、态度冷淡,不能粗言粗语、高声喊叫,服务做到“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征求病人意见或与病人对话时,态度要诚恳,向病人解释时要耐心、仔细;要随时注意病人思想情绪变化,尊重、理解病人,多作解释、说明、安慰工作,对思想负担较重或拒绝治疗的病人,要及时向上一级报告解决;病人如有不礼貌言行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得与病人争吵、顶撞或

2、以教训、斥责的口吻对待病人,应冷静、理智、克制地向病人讲清道理,必要时要向上一级报告解决;尊重患者人格,无论种族,无论高低贵贱,均应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密,向病人和家属告知病情时,使用规范性语言;遇到危重病人,不得延误抢救时机;遇有医疗争议要及时报告,自觉维护病人合法利益。 做到“四真、四多、四个一点、八不让” “四真”服务 “四真”服务是用真心、真情、真功夫、真投入服务于病人。真心服务,把为病人服务满意作为唯一标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何种方法,病人不满意都不能说医护人员是用真心了,只要病人什么都满意,说明我们的服务是到位的,医护人员是用真心服务的;真情服务,是实实在在为病

3、人排忧解难,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真心实意为病人解决住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视病人为自己的亲人;用真功夫服务于病人,使病人一次住院治疗终身受益,不仅将疾病治愈出院,且给病人带来了终身保健的良方;真投入服务要不惜人力、财力,只要病情需要,医院贴补也要投入到病人的抢救中去,要用一流的技术治疗病人,要用一流的饮食营养病人,要用一流的环境滋润病人。 “四多”服务 “四多”服务是多问一问、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帮一帮。多问一问,病人入院后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对病人的病情都要多问一问,对病人的病情要尽快全面掌握;多想一想,对病人的病情了解后,要多想一想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是否准确,病人的用药是否合理;多看一看

4、,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入院后的治疗情况要多看一看,详细分析疾病的变化与转归;多帮一帮,病人入院后,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困难也很多,对病人要多帮一帮。 “四个一点”服务 即想得细一点、动作轻一点、声音柔一点、工作勤一点。想得细一点,医生对病情变化要想得细一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向病人和病人亲属交代得细一点;动作轻一点,医生检查病人,护士打针、护理病人,动作都要轻一点;声音柔一点,医生的问话、护士的沟通,声音都要柔和一点,让病人有亲情感;工作勤一点,病人住院的心理是尽快得到医生、护士精心照料,医生、护士应多往病房跑一跑;工作勤快一点,让病人感到心里踏实。“八个不让”工作守则,即:一是不让就诊患者在

5、我这里受到冷遇;二是不让医院护理质量在我这里降低;三是不让医院护理差错在我这里发生;四是不让不合理检查、处方从我手中开出;五是不让工作失职行为在我这里出现;六是不让影响医患团结的话从我口中说出;七是不让收受红包、回扣在我身上出现;八是不让学习业务知识的时间从我身边流失。护理道德规范一、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事社会生产的人们,总是具有一定道德观念的,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

6、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表现。恩格斯说: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说明了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均应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思想的树立、职业意志的锻炼,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是道德体系的三大分支之一。人类社会中,生活分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三大领域。由于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以职业道德也是道德体系三大分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而职业道德可以说是道德的主体部分或基本部分。职业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他所从事的职业来

7、实现目的。因此,职业道德常常影响和决定着该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影响着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的道德、理想、兴趣、爱好和职业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和促进着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职业道德是促进人们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具有对本职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和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并把为社会尽义务做贡献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就可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自古以来历代名医家都是十分重视医德和医术的。古希腊的希波尔拉底在誓言中说:我一定尽我的能力和思虑,来医治和扶助病人,而决不损害他们。白求恩以及我国近代的一些医学名家黄家驷、林巧稚、张孝骞等都是德才兼备,既有高超的医术

8、,又有崇高医德的人。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国际护理专家、英国杰出的女性佛罗伦斯南丁格尔以及我国近年来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秀瑛、梁季华、杨必纯、陆玉珍、周娴君、孙秀兰、林菊英等都是如此,她们从青年时代起就热爱护理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缺医少药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在设备齐全的大医院;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疆场,还是宁静的病房,都能满腔热情地挽救伤病人生命,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她们既是病人的贴心人,又是各级领导的得力助手。她们的心血浇灌了护理事业,她们的作为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道德是在护理实践过程中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务人员和护士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属于职业道德中的一

9、种,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科学中的特殊表现。一方面,它以一般社会道德的一般医学道德为指导,引导护理人员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它根据护理科学上需要的一些特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调整护士与病人、与其医务人员和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病人,格守护理制度,讲究护理艺术,钻研护理业务,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二、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护理人员在其护理实践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法则或标准。它在护理道德体系中居首要地位,是评价护理人员在职

10、业生活中的行为和品质的根本标准。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原则的表述是因为:(一)反映了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和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护理工作,是以防病治病的护理手段,来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对从事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来说,护理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处理好她们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在护理服务中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的作用。全心全意去为病人服务。(二)原则的提法继承了历史上优良的医疗护理道德传统医疗护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个传统的突出表现就是人道主义,就是同情、关心、爱护病人的生命。这是古今中

11、外医务道德传统的精华所在,社会主义护理道德当然要继承这个优良道德。(三)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要求医务工作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道德目标,这就集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医务道德的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自古以来医务工作者都把尊重、同情、爱护病人作为医护道德的基本内容,近代提出了人道主义这一概念,要求尊重人的价值或尊严。但是,它在以往的社会形态里,都受到了历史的局限。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人民才能真正享受医疗扩理服务的平等权利,才能在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建立真正的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实现全心全意

12、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显然,这种新的道德境界,是以往的医务道德所不能达到的。三、护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护理道德规范是护理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在护理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也是评价护理人员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反映了国家和人民对护理人员行为的基本要求。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具有协调性和进取性两个方面。所谓协调性,就是通过行为规范的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即协调护理人员与病人、协调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护理人员、医疗卫生事业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使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围绕一个轴心促进病人健康的恢复,实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目标。所谓进取性,是指道德规范的要求

13、,总是高于一般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社会主义护理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护理人员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在自己的护理实践中,一言一行都力求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为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而献身。护理人员工作的对象是人,其中大部分是病人,尤其是医院中她们与病人的接触最广泛、最密切、最经常。护理人员道德水准的高低,她的行为最高尚还是卑劣,是善良还是丑恶,是公正还是偏私,主要反映在她和病人的关系上。因此,护理道德规范首先应当在这方面规定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当然也包括调整医务人员相互之间、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因为,这方面的问题也直接或间接

14、地影响到护患关素,从而影响到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一)忠诚于护理工作,作风好忠诚,就是尽心、竭力。忠诚于护理工作,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有献身于护理事业的强烈意志、愿望和感情。病人中有的清醒,有的昏迷,有的慢疾缠身,有的急病凶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这一特定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护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怕脏、不怕累、忠于职守,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护理事业和病人。(二)体贴同情,感情深体贴同情本身就具有一种心理治疗的作用。护士亲切的表情可使病人充满信心,感到温暖。反之,护士带着轻视厌恶的态度就会使病人感到屈辱,甚

15、至被激怒而加重病情。因此,护士应具有一颗善良而纯洁的心,想病人所想,视病人如亲人。(三)知识丰富,技术精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护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懂一般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这样才能缩短和病人距离,对每一位病人,都能采取适当的护理方式配合治疗。技术精巧,主要指操作熟练、准确,关键的时候能拿得出、用得上。临床常见到由于护士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使一些几乎看不到血管的危重病人及时得到补液。相反,由于护士技术不精,使一些好的治疗方案不能实现,或增加病人的身体损伤。如输液扎不进针,只好行静脉切开等。(四)审慎细致,真诚实护理人员要有审慎无误的工作作风。广大护

16、士由于工作审慎而保证了医护工作的质量,并取得病人信任。从事护理工作一定要有真实、忠诚、实在。一般情况下治疗、用药都通过护士的手,稍有疏忽就会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或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发生护理事故,在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差错,应毫不隐瞒,实事求是,迅速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五)谦虚谨慎,团结好护士相处的对象除病之外,还有病人家属、医生、其他护士及医院职工。因此,护士应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到谦虚谨慎、尊重人、体谅人、帮助人。对病人家属应耐心解释和指导;对医生应尊重和信任、密切合作,诚实而机智地执和医嘱。青年护士对资历老的护士应尊重和体现贴;年老的护士对年轻的护士要关心爱护和指导。在集体行动中,能互相配合,工作交接过程中不能出现漏洞。(六)情绪稳定,讲文明护士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一个任性、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的人会凭兴趣办事,情绪不好时,随心所欲,往往会造成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