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34238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解(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9讲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2-,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 (1)发明: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2)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作“蔡侯纸”。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3-,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一,二,三,四,五,六,七,3.火药 (1)出现:最早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 (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广泛应用。 (3)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震动西方社

2、会。 4.指南针 (1)源头:战国时人们发明司南,后又出现指南车、指南鱼等。 (2)发明: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13世纪传到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4-,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二、天文学成就 1.战国时期 (1)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东汉:张衡 (1)发明浑象仪;提出地圆说;发明地动仪。 (2)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 3.唐代:僧一行 (1)与梁令瓒共创制黄道游仪,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2)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 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

3、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5-,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三、数学、农学和医学成就 1.数学成就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筹算计算法。 (2)东汉时期: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3)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6-,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2.农学成就 (1)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 (3)明代:徐光启

4、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7-,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3.医学成就 (1)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 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华佗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和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 (3)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8-,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四、汉字与书法 1.汉字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 (2)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

5、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3)统一: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六国。 统一: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 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9-,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2.书法艺术的发展 (1)历史条件: 士人群体的形成,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

6、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10-,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3)基本特点: 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有机融合。,-11-,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五、绘画艺术 1.历程 (1)新石器时代: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2)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3)汉代: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4)魏晋时期:文人画

7、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 (5)唐代:唐代绘画体现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吴道子。 (6)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民间风情画兴起,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7)明清时期:文人画受时代影响,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木刻版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12-,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2.特点 (1)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又有注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13-,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

8、,四,五,六,七,一,六、文学成就 1.诗经 (1)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语言质朴丰富,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14-,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2.楚辞 (1)概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特点:句式自由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 (3)代表作:离骚。 (4)地位:“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

9、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1)出现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15-,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4.唐诗 (1)背景: 社会背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 制度保障:科举取士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文化条件: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2)代表人物: 李白:人称“诗仙”,其作品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人称“诗圣”。其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 白居易:其作品在批判黑暗现实中表达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16-,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

10、,六,七,一,5.宋词 (1)繁荣原因: 科举制度的发展和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壮大了知识分子队伍。 天下分裂、战乱频仍,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3)代表人物:豪放派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有柳永和李清照。,-17-,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6.元曲 (1)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 汉族文人在元朝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2)特点: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结合紧密。,-1

11、8-,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7.小说 (1)背景: 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 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 (2)成就: 通俗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四大奇书”。 短篇小说: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 批判现实的力作: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3)评价: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方面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19-,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七、梨园春秋 1.萌芽傩戏:傩在原始社会是一种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的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 2.形成南戏

12、: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戏曲,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3.成熟元杂剧 (1)特点: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故事情节完整。 (2)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代表作是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4.发展昆曲 (1)特点: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唱腔婉转优雅,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2)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20-,知识笔记,疑难禅释,二,三,四,五,六,七,一,5.高峰京剧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 (2)形成过程: 起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相继进京演出。 形成:徽班吸取了湖北

13、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经不断融合吸收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3)艺术特色: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唱腔“字正腔圆”。 (4)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21-,知识笔记,疑难禅释,1,2,3,1.概念阐释:中国画 中国画或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14、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22-,知识笔记,疑难禅释,1,2,3,2.归纳总结: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1)追求抒情写意是其主要特色。 (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3)反映了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的变化。,-23-,知识笔记,疑难禅释,1,2,3,3.思维升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 从汉赋、唐诗到宋词、明清小说,语言呈现出由词藻华丽、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变化,这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一趋势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24-,

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史料一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罗伯特坦普尔中国,文明的国度 史料二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论从史出: (1)你如何理解史料一中美国学者的评价? (2)根据史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25-,考点一,考点二,答案,-26-,考点一,考点二,拓展升

16、华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实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27-,考点一,考点二,2.明清时期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3)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人才。 (4)归根结底,中国古代日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