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4043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升初中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名_ 姓名_ 准考证号_ / / / / / / / / / / / / / / 密 封 装 订 线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座号天津市xxx区2008年六年级升级试卷语 文 试 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谈笑风声 支离破碎 老妪(y) 着(zhu)落B.曲尊纡贵 诲(hu) 人不倦 辔头 冗(rng)杂C.抑扬顿挫 骇人听闻 可汗(hn) 阡(qin)陌D.眼花缭乱 躁动不安 藐(mio)小 造诣(y)2、选出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2分)A.大家站在船头渐渐望见依稀的赵庄。(隐隐约约)B.冬天来了,活跃在田间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消失声音,藏起形迹)C.大自然惊心动魄的壮举,令作者折服。 (信服)D.当鼓声戛然而止时,世界出奇的寂静。(形容事情突然中止)3、选出与“聪明愚蠢”完全相应的一项( )(2分)A.团结分裂 B.怀念惦念 C.诚恳诚实 D.特别普通语文试卷 第1页 (共10页)4、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2分)湖边几棵树正在 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 草地上,有些 湖水里。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的,在 那些小型的云朵。A.飘入 B.飘送 C.飘到 D.飘散5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2分)A.他吝啬地捏着这块面团,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B.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C.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D.唉,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五十年来,这位老华侨时刻都在眷恋着自己的祖国。B.解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C.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海外的亲人。D.我省的棉花产量是全国最多的一个省。7、下列作品、作家、年代(国籍)、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社戏鲁迅现代双喜B.石壕吏杜甫宋代老妪

4、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小弗郎士语文试卷 第2页 (共10页)D. 小橘灯冰心现代小姑娘8、对清平乐村居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诗借一户农家和平劳动、和睦生活的景象,表现了农家生活之乐。B“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两句分别写了远近两个劳动场景。C“媚好”是悦耳动听之意,这里用来形容树上的小鸟婉转地鸣叫,为老人带来乐趣。D“溪头卧剥莲蓬”一句传神地写出农家“小儿”无忧无虑的童趣。9、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2分)A、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B、强烈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C、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

5、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10、仿照例句,以“历史”和“时间”为主体写一句话。(2分)例句: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河上的波涛。 得分评卷人 二、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一水护田将绿绕, 。2、 ,病树前头万木春。3、问渠那得清如许, 。语文试卷 第3页 (共10页)_ / / / / / / / / / / / / / / 密 封 装 订 线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4、 ,芳草萋萋鹦鹉洲。5、何当共剪西窗烛, 。6、 ;思而不学则殆。得分评卷人 三、文言文阅读。(10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6、,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便要还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2、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用“”画出表现桃源人宁愿身处绝境也不与世人来往的语句。(1分)4、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1分) 语文试卷 第4页 (共10页)校名_

7、姓名_ 准考证号_ / / / / / / / / / / / / / / 密 封 装 订 线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5、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2分) 得分评卷人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

8、你上山吧!”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1、“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1分)A.暗示时代背景 B.烘托人物心情 C.推动情节发展 D.烘托悲凉气氛2、本文的主人公是_,线索人物是_ 。(1分)3、“我不知

9、道说什么好”的原因是什么(2分)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10页)4、“我赞赏地接过来”,我“赞” ,我“赏” 。(2分)5、本语段共有三个自然段,它们分别写了小姑娘送我小橘灯 , , 。(2分)6、如何理解“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2分) 得分评卷人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默读父亲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的天平向我倾斜,成为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到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场还卖冰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