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33709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热寒战病人的护理,什么是高热寒战,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作用于机体引起发热时,病人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即肌肉不自主活动,此称为恶寒战栗,简称寒战。,2,3,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可使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生成增多,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抵卸疾病的侵袭,促进机体恢复。因此如发热不是太高,一般情况尚好,不应盲目或急于降温治疗。但是如果发热过久或高热持续不退,对机体有一定危害性。可使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而致酮血症,发生自身蛋白质的破坏而致消瘦,脑皮质兴奋、抑制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功能紊乱等,出

2、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加重病情,影响机体恢复,因此应尽快查明原因。,4,病因,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症、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 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5,长期高热,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6,生理反应,1、发热伴寒战,可能是肺炎、急性胆囊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败血症等。 2、发热伴咳嗽、胸痛、吐痰、气喘等,可能是肺炎、胸膜炎、肺结核或肺脓肿等。 3、发热伴头痛、呕

3、吐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4、发热伴上腹痛、恶心、呕吐,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等。 5、发热伴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 6、发热伴右上腹痛、厌食或黄疸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或胆囊炎 7、发热伴关节肿痛可能是风湿热或败血症等。 8、发热伴腰痛、尿急、尿刺痛,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结核等 9、发热伴局部红肿、压痛可能是局部感染或软组织炎症。 10、间歇性发热伴寒战、畏寒、大汗等,可能是疟疾或伤寒等病 11、发热伴皮下出血及粘膜出血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热、重型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或急性白血病等。,7,1 临床护理,8,1 收集患者资料 了解患者的年龄

4、、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降温处理,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0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30min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9,1)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

5、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10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10,2)化学降温 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

6、林(APC)、美林等。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11,12,3 保持清洁和舒适 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条件允许应洗头、洗澡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但要防止着凉,避免对流风。加强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观察舌苔、舌质,保证口腔卫生。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润唇膏,有疱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调整被盖,限制活动等。,1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高热病人每4h测1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14,5、饮食鼓励: 病人进食营养丰富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00ml,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15,6 安全护理 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安、寒战,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用床档、约束带固定患者。,7 心理护理 患者在发热期间会有寒战、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导致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对于长期高热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反应。,16,17,谢谢捧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