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3553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研报告:借鉴沈阳市文化旅游优势把握塔城市旅游发展方向近年来,旅游作为人们在工作忙碌之余进行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已为更多的现代都市人所接受収叧211。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它的外涵越来越宽泛,在推动劳动就业、交通业、住宿业、房地产业、文化的发展传承业、环境的资源开发保护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地方经济指数增长的一个新的重要支撑点。一、沈阳市基本情况沈阳,古称“盛京”,辽宁省省会,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中国15个副省级市之一,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沈阳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沈阳

2、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之内,环渤海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沈阳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 万人。沈阳市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沈阳市第三产业主要的经济增长点。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是全国闻名的历史名城和首批中国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200余项。如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本溪水洞、锦州市世界园等等,不仅展示了辽宁沈阳的旧城风情而且反应了沈阳新的发展建设情况。二、沈阳市旅游业的主要特点(一)具有普遍性。沈阳市的旅游景点分处各地,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他们在发展旅游产业中有很多共性。不论是在沈阳还是在本溪、锦州,旅游对餐饮

3、、住宿、交通、娱乐、商贸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不难看出,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沈阳市充分发挥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的拉动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二)具有文化历史特色。沈阳市不论是历史遗址、还是自然风光,都牢牢的把握住了文化这一“灵魂”,给旅游产业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旅游转型的升级。围绕“文化”这一概念,沈阳市充分发挥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做足文章。如在游览沈阳故宫景点古老的建筑群之余,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让游客观看当时清代入关后,大正殿皇太极册封大礼的全过程,以此来展示沈阳市的旅游文化特色。(三)旅游设施较为完

4、善。基础设施完善对旅游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市在建设旅游硬环境方面以畅通、便利、安全的旅游线路,完善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配套设施,保证旅游产业的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软环境方面以旅游区内良好的人文环境及优质的商家服务,尤其是专业的旅行社,以及优秀的导游所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只凭旅客们的观看和理解沈阳也只是一座工业城市而已,丝毫没有生气可言。(四)重视对外宣传。绝大部分旅游城市都十分重视旅游宣传,都善于“高调造势”,宣传也是很重要的手段之一,而锦州、本溪等各大旅游城市每年用于宣传旅游产业的费用高达数千万元。三、对塔城市旅游业

5、发展的思考对照沈阳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看塔城市的旅游文化发展现状。目前塔城市的旅游文化发展现已具雏形,塔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应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内涵、有活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建设口岸景区、儿童乐园、东湖、滑雪场等旅游景区为重点,精心打造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境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建设口岸旅游城市的进程,应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外地经验,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步伐。另外,塔城市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树立起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这样才能增加我们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塔城市山川秀美,风光宜人,多民族聚居,民族关系融洽,文

6、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具有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业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因此,我们要依托这些优势,树立起以生态休闲游和民俗风情游相结合的塔城市旅游品牌。(一)以社会环境为依托,发展城市休闲旅游优势:塔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前景广阔,塔城市慢节奏的生活以及小城市特有的恬静,恰恰能满足大城市上班族的舒缓压力的旅游需求,真正的旅游就应该是在一个城市住上三五天,发现这里的文化、小吃、风土人情、自然特色。来到塔城就应该体验这里的慢生活,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自然风光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地委给塔城市的定位叫“大美新疆休闲塔城”,第四届蔬菜节定位也是“休闲塔城炫彩生活”。发展方向:从目前旅游发展趋势看,

7、原始的主题观光型已经不再成为热点,文化体验型旅游也已趋于饱和,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于内心感受和心态调整,休闲度假型旅游已经成为新的目标。塔城市完全可以依托原始的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安定的社会环境来打造一个“让心灵放松”的城市,打好“休闲旅游”这张牌。(二)以自然资源为优势,建立各类风格主题公园优势:塔城市自然景观建设也颇占优势4723。以城东三道河坝、东湖游览区、库鲁斯台草原的天然草场、万亩连片的野柳林等景区为依托,在城市附近建立自然景观集野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生态景观。发展方向:塔城市缺乏独具特色的休闲项目,应着力开发,提升影响力,形成地域品牌。设立

8、一个在市区附近的露营公园,规范管理,保证安全。在这个地方,为外地背包客、为本市自身那些资金不多、时间不多、交通不便,却希望体验清新宁静,享受自然户外野营的人提供服务。园内设立服务中心,中心可以对户外用品进行租赁和销售,包含行李、包裹寄存,烧烤用品(炭火、钳子等)烤肉食物的出售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可以修建自行车环绕骑行绿道、摩托车越野赛场、卡丁车道、网球场等休闲户外运动项目场地。(三)以地域特色为优势,建立特色产品购物商圈优势:把我们本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经过精细包装出售给游客,如风干肉、色香味独特的马(米)肠子、香酥可口的奶制品苏子别、奶疙瘩、马洛什、自制的啤酒“格瓦斯”等独特的民族风味小吃等

9、等。发展方向:设立一个特色产品的购物中心点,塔城市除了中哈小商品商店、中俄购物一条街这样小规模的特色购物点外,几乎再没有销售特色旅游产品的地方。所以说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利用滞后,塔城市在很多有名的手工艺品、名优土特产品的开发、包装与销售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四)以人文底蕴为依托,打造民俗风情特色旅游优势:一是打造老城区俄式风貌景区。以伊宁路和喀尔敦片区作为先导示范区,以俄式建筑风貌主导风格,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产权清晰、自建为主”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加强维护、逐步改善的原则,对老建筑、老院落、老巷道进行改造建设,规划建设能充分体现俄式风情和多元文化、具有浓郁异域风情和旅游服务功

10、能的生态社区。二是建设民俗风情点。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民族餐饮业,建设阿西尔乡达斡尔族民俗风情景区、喀拉哈巴克乡青岗村锡伯族民俗风情景区及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街、购物区、娱乐城。发展方向:无论是勤奋开拓的的哈萨克民族、还是能歌善舞的达斡尔民族舞蹈都是我们打造亮丽特色旅游风景线的资本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打造塔城市民俗旅游线路。塔城是个多民族相融合的少数民族大家庭,无论是俄罗斯族、锡伯族还是哈萨克族,都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及“阿肯弹唱”、锡伯族的“西迁”节、达斡尔族的“沃其贝”节、俄罗斯的“复活节”等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眼球的最有利的法宝。(五)以巴克图边境游为

11、重点,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优势:依托巴克图边民互市“一日免签”和“三日免签”游,发展搞活近20年首次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复的跨境旅游路线,围绕百年商埠、国界风光、绿色通道等内容,深度挖掘口岸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边贸物流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不断提升旅游购物场所规模档次,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发展方向:按照地委确定的“西出兴边靠塔城”这个工作要求,让盆地口袋底变成“东引西进”全疆边境旅游的桥头堡,充分发挥好区内旅游景点和境外旅游景点互为补充,互为发展、带动边民互市贸易发展,边境小额贸易、地产品贸易发展。(六)以节庆效应助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优势:利用蔬菜旅游文化节这一平台优势,开

12、展节庆活动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轰动效应,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客流。塔城蔬菜旅游文化节暨中亚新疆塔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已升格为自治区级三大外贸展会之一,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加之第三届塔城蔬菜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全市各级党政干部士气和凝聚力,增强了塔城市17万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推动塔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旨在“打造都市休闲文化、提高塔城知名度和美誉度”。“休闲塔城 炫彩生活”的口号叫响全市,第三届蔬菜旅游文化节及前期系列活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 万人次、同比增长 %,旅游总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166%。发展方向:继续扎实办好蔬菜旅游文化节,带动旅游产业的整

13、体发展。一是要政府继续大力支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搞好接待、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保证节庆活动的整体性、一贯性和协调性。二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塔城旅游品牌。三是要主题鲜明。继续以“休闲塔城 炫彩生活”为主题,将其贯穿整个节庆活动始终,吸引客源,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没有高档次规划就没有高档次景区;没有大力宣传就没有大的知名度;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没有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就没有旅游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五弦之都、千泉之城、百桥之城”的塔城市旅游新形象才能扬名疆内外。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旅游产业必将真正成为塔城市富民兴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