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炼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33528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炼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之“炼字”,课前预热 据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记载,有个姓陈的士人偶尔得到一本杜甫诗集的旧本子,在送蔡都尉诗中有一句“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在“鸟”的后面缺了一个字,陈公和几个客人各用一个字给他补上,有的说用“疾”,有的说用“落”,有的说用“起”,有的说用“下”,还有的说用“度”。后来找到一个没有缺字的“善本”,发现原诗是“ ”。大家经过细细琢磨,觉得杜甫用的字好,自己补的字不好。 为什么大家觉得自己补的字不好,而杜甫用的字好呢?,身轻一鸟过,解析: 此诗原题为“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是赞美蔡希曾都尉的武艺高强的。“一鸟过”写他跳跃如飞,用“过”字写

2、出他跳得又高、又快、又轻,在诗人眼里就像一只鸟飞过那样。“过”虽是一个平常的字,用在这里却生动地把蔡希曾都尉的高强本领表现出来。 再看别人补的字。“一鸟疾”,“疾”指快,它宜与别的动词结合,如“疾飞”“疾走”,光用一个“疾”字不大妥当。“一鸟落”“一鸟起”“一鸟下”,着重在动作的开始或结束,杜甫在这句诗里显然不是讲蔡都尉纵跳的开始或结束,所以用这些字也不恰当。“一鸟度”,“度”字下面往往要带宾语,如“度关山”,这里不用宾语,所以也不合适。,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真题回顾,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

3、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 动词 形容词 数量词 叠音词 虚词,考点解析,1.【 炼动词】 动词往往能使画面生动,画龙点睛,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 例:云破月来花弄影 解析:这句诗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

4、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2. 【炼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能绘景摹形,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解析:以上各句中的“绿”“红”“绿”“老”“肥”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 【炼数量词】 数量词有虚数词和确数词。 运用虚数词,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词,精练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如:前村深雪里, 昨夜枝开。(齐己早梅) 解析: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

5、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这之中的“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紧紧地扣住了题目“早梅”,同时还能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一,数,4. 【炼叠音词】 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解析: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

6、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5. 【炼虚词】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解析:一个“犹”字使全篇浓烈悲怆的情感愈发深刻。,(201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 “湿”意为衣服沾湿,“迷

7、”意为迷失了归路。 这两字描绘出: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湿”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解析】秋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写景:清柔、高远) 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事之秋,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心中沉闷,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

8、寒冷。(抒情,深沉、壮烈),典例剖析,【答题模板】 第一步:解释所选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所选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所选字是如何更好地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感情。 【点拨】 释义+描述+作用,(201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注】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答案:“软”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软”字将早晨的风人格化,温软的风吹拂了江水,也柔软了江水,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 从中亦可见出诗人的早过大通驿的轻快心意。,对点直练,【解析】 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遥望青烟袅袅,市镇依稀可辨;朝霞映红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