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33519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N、H,离子,溶剂,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生物膜,固醇,结构,功能,遗传信息,1.(2015课标卷,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考点一 蛋白质、核酸及其相互关系,典例引领,解析 DNA含有的元素是C、H、O、N、P,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称为AMP,AMP就是构成RNA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因此ATP的元素组成也是C、H、O、N、P,故A项正确;tRNA在翻译过程中把对应的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

2、,就是利用自身所带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的,一个tRNA上只含一个反密码子,一个mRNA上有多个密码子,B正确;T2噬菌体是DNA病毒,C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 答案 D,2.(2013江苏单科,20)下列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解析 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的数量、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正确;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比如普通生物体内的DNA

3、聚合酶可催化DNA复制,而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也能催化DNA复制,B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C正确;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相同,D错误。,D,由以上高考真题可看出,对本考点的考查侧重于以选择题形式单独或综合考查细胞中的两种最重要有机物,考查角度多涉及两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功能,尤其注重蛋白质、核酸的内在关系并常与中心法则结合予以呈现。,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种类及功能,脱氧核糖,核糖,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遗传,RNA病毒,绿色,蓝色,3.核酸与蛋白质间的关系,转录,翻译,(1)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2015海南卷,1

4、1B)( ) (2)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DNA聚合酶(2015海南卷,11D)( ) (3)每个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2014江苏卷,1A)( ) (4)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相连(2014江苏卷,1C)( ) (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2013江苏,20D)( ),错混诊断,答案 (1) (2) (3) (4) (5) 提示 (2)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以经核孔运往细胞核发挥作用。(4)血红蛋白不同肽链之间以二硫键(而非肽键)相连。(5)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方式均相同。,1.(2014江苏单科,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

5、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解析 tRNA中有部分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A正确;ADP中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不是通过肽键连接,而是通过其他化学键连接,如二硫键等,C错误;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错误。,题组1 考查蛋白质、核酸的组成、结构及功能,A,2.(2015福建卷,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6、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解析 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但每种蛋白质不一定都含有20种氨基酸,A错误;人体中的蛋白质有些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血红蛋白),有些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抗体、消化酶),B错误;人体中的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才能承担各种各样的功能,C正确;人体中只有充当酶的蛋白质才能催化生化反应,D错误。,C,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解析 在tRNA中

7、,也存在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故也有氢键,A错误;一种病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是DNA,或者是RNA,B错误;核糖体由核糖体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组成,不含有DNA,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C。 答案 C,(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在R基中还可能有S(SH),故“S”可作为判断蛋白质的标志性元素,肽链折叠时,SH与SH可形成SS键(二硫键),并因此脱掉2个H(计算时应考虑由此带来的分子量变化)。 (2)凡细胞生物,均含两类核酸DNA和RNA,但只有DNA是其遗传物质,在病毒中,只能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这两类核酸分别作为相应病毒的遗传物质。 (3)双链DNA的碱基对间含氢键,某些R

8、NA(如tRNA)中也含氢键。,1.(2015北京卷,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题组2 结合中心法则,综合考查蛋白质、核酸的内在关系,解析 在真核细胞的高尔基体中加工膜蛋白而不是合成膜蛋白,A错误;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而且T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是在细菌的细胞质中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C错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暗反应阶段形成了淀粉、脂肪等有机物,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D错误;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形成

9、m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B正确。 答案 B,2.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解析 根据图示可判断,A代表DNA,B代表RNA,C代表蛋白质,a、b、c分别代表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10、d为核苷酸,e为氨基酸。m为磷酸,f为五碳糖,n为碱基。人体中d的种类有8种,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各4种。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而不是核苷酸。DNA、RNA的多样性由d的数量、排列顺序以及d中n的种类充分体现,蛋白质C的多样性由e的数量、排列顺序以及e中R基的种类和C的空间结构充分体现。 答案 B,3种常考的物质、结构或生物与蛋白质、核酸的关系 (1)染色体DNA病毒(如噬菌体)DNA蛋白质 (2)核糖体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RNA蛋白质 (3)中心体蛋白质,1.(2014江苏单科,2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

11、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考点二 糖类、脂质及有机物的鉴定,典例引领,解析 量取试剂时宜选用适度容量量筒,不应选用过大容量量筒,A正确;为使反应液均匀受热,水浴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B正确;斐林试剂是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生成的Cu(OH)2悬浊液,Cu(OH)2呈蓝色,C错误;因为Cu(OH)2易分解,故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D错误。 答案 AB,2.(2014海南单科

12、,2)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解析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B错误。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C错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D错误。 答案 A,分析高考真题可看出,对糖类、脂质的考查侧重其种类与功能,而近年高考对有机物鉴定考查较多,备考时应尤其关注有机物鉴定相关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1.糖类的元素组成、种类及相互关系 2.并非所

13、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而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3.常考必记的10种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显色反应归纳,(1)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2015四川卷,5A)( ) (2)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2014山东,4A)( ) (3)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2013广东,1B)( ) (4)在25 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实验(2014北京,5B)( ),错混诊断,(5)分析下表,可推测: 注:“”为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甲溶

14、液含有淀粉、乙溶液含有还原糖、混合溶液不含淀粉(2012广东,改编)( ),答案 (1) (2) (3) (4) (5) 提示 (1)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加热处理。(3)遇碘变为蓝色是淀粉而不是葡萄糖的特性。(4)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方可显示砖红色反应。(5)由甲溶液中加入碘液不显色、混合液中加入碘液显示蓝色可推知甲中无淀粉,混合液中含淀粉。,题组1 考查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功能,1.(2015江苏卷,1)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O、N这4种元素 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15、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四种生物分子,意在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A项对,四种生物分子分别能被相应酶水解;B项错,脂肪为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C项错,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项错,核酸是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 答案 A,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会有砖红色沉淀 B.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游离的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 C.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前者可产生于叶绿体中,后者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D.糖原是多糖,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肌糖原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解析 糖

16、蛋白彻底水解可形成单糖(葡萄糖)和氨基酸,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会有砖红色沉淀;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淀粉可产生于叶绿体中,纤维素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人体肌细胞中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 答案 B,3.(经典高考)不属于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固醇中的性激素有调节功能。 答案 D,1.着眼于不同角度的糖归类 (1)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2)动物细胞特有的糖半乳糖、乳糖、糖原 (3)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半乳糖、乳糖 (4)结构糖纤维素、脱氧核糖、核糖 (5)重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6)储能糖淀粉、糖原,2.推断四大类有机物的简单方法 (1)根据元素判断 只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