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33465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分析(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题答题技巧,1,目录,综合题特点,综合题答题要求,正确的解题思路,一般解题步骤,一、综合题特点,一、选材新颖,考查主干,兼顾基础,凸现能力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学科知识与实际联系, 重视现实问题,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测试与高一地理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 五、试题类型与分值构成较为稳定,1.要求考生能够全面、系统提取题干文字、图像图表和设问文字信息; 2.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有效信息; 3.明确试题的测试目标信息; 4.对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在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和合理的发挥; 5.用准确的语言和

2、清晰的思路进行表达。,二、综合题答题要求,基本要求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二、综合题答题要求,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

3、,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答题。 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重点复习,归纳思路,写出关键词,注重理解,按点答题,学会迁移,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三、正确的解题思路,(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四、一般解题步骤,3、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设问,分值,标示有用信息,例2 200

4、7全国文综第37题,(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 发展该农业的不利影响,(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农业的不利影响,(1)读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一)、获取和解读信息,2007全国文综第37题 读某国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07高考文综全国卷,(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7分),设问中心,提取信息,重要概念,重要概念,设问中心,(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例:解决某一区域的地理问题,需要考虑,(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二)调动和运用知识,(2006北京卷)读图12,回答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

5、橘生产的影响。 3.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的中高级加工业。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区位优势,说明不同加工层次的布局指向。(10分) 4.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因。,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与成因,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与成因,区域差异对比,区域存在的问题,2005年全国文综丙卷36题,(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

6、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数。 (3)C山的名称是 。它已被列入 名录。,利用地理原理进行推理、分析,因天气系统东移,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气温也略有上升,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要冲。东西向,是长江航线及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河港;南北向,位于京广线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与其他地区相联系。,庐山 世界遗产,27.读图9“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非洲气候具有气温高、干燥地区

7、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三个显著特征,试分别分析形成原因。 (2)图中A、B两地区同为 气候类型,分别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非洲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2分)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大;(2分)赤道横贯中部,南北所跨纬度大致相等。(2分)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A处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1分)B处为东南信风迎风地带,(1分)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1分)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1分),依据气候成因及规律性分布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水)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

8、题,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2005年全国文综丙卷39题,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荒漠化灾害成因进行分析,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地处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季节性河流,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绿洲彼此相连,便形成了绿色走廊,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36(15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7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 据此并读图7,回答问题。,2007高考文综全国

9、卷,在A、B、C、D、E五处中: 印染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水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理由是 ;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理由是 。,B 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E 在城区河流的上游,A 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D 靠近高等院校 C 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工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工业区位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二)调动和运用知识,2006年全国文综2卷37题,(2)比较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沿海 内陆 铁路、河运、 铁路、河运 海运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 河口三角洲 河谷平原 南部 中部,区域

10、定位及区位条件的比较,2006年全国文综卷39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对城市区位因素及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A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有三个不同的航运方向。E位于河流入海口,可以海运和河运相结合,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基础好,经济发达,(2007广东地理卷)3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11、(共18分)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16、表2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2: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图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4分) (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

12、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 和 ;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项字母)。(5分)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根据数据与图象综合信息,进行地理要素和定量关系的分析能力的测评。,800-1300,1600,13-17 17-21 ,,A、B、C、E,(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加强变式训练以热力环流为例 注重原理提升以水土流失为例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加强变式训练 以热力环流为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1

13、214题。 12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200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 以示正确的环流方向。,图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以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惟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工作门打开时温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状况。,注重原理提升,以水土流失为例,(2004年) “白风暴”题中第4问:简要分析在该地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答案: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

14、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卡特里娜”飓风 台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河西走廊”题第5问: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水)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8分),答案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以上几题的共

15、同特点是,得出结论并不难,关键是要讲好问题发生的过程或形成的原因,设问的点上很细、很深,要求很高。并且都是采点给分,不能笼统回答,学生往往都要扣掉一些分数。像这样侧重从事物的发生原因、形成过程角度设计问题,是命题者有意改变“重结果、轻过程”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努力,与新课标重视“过程”的理念也是一致的。,(三)、输出信息科学 正确描述和阐释答案是影响得分的瓶颈, 剖析常见症状 区分易淆概念 总结思维套路 归纳答题模式 讲究答题技巧, 剖析常见症状 以现象解释现象 以原理代替分析 以部分概括全体,(三)、输出信息科学作答,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例:青藏高原上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以现象解释现象,剖析常见症状,例: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原理代替分析,剖析常见症状,以部分概括全体,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