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3124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规家训心得征文:家教,无价的财富家规家训就是家教,是家长送给后代的无价财富。我们的品格和修养,创建于家规家训中,从而形成了原始的人格。一个从小就受家规家训约束引导的人,要比没有受到家规家训教育的人更具有明确的人生方向感和人生价值观。我们都明白,人的成长离开了行为规范和引导,很难成为可造之才,一个人的精神养成和灵魂皈依,会使他有胸襟有定力有气度。家训的核心是德育,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修养难以走正轨。靠家训养成的良好品德,会给我们更好地遵从公德打下基础。家训的外延是成功做人,而新时代成功做人的标准是能否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相信每当我们回忆成长轨迹时,不难发现,价值观最初来自于家教,做人准则最

2、初来自于父母对我们的行为规范,他们的言传身教,是对家规教训最直接的诠释。相信很多男孩子曾经的野性思想和行为是在长辈的教导中得到控制和修正,很多女孩子是在长辈制定的严谨行为规则中长大的,这些孩子日后的人格魅力都会给他们的事业和发展带来益处。历史的原因,几十年间未曾提及家规家训,一度还曾把它归类于封建文化中,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终于知道社会根植于家庭,家规家训是社会教育的雏形。家规家训就好比道德修养课和人生规划课,很多家庭有必要建立起家规,完善好家训。我们清楚地看到,成年人道德滑坡,禁不住诱惑之种种不良思想和行为,在追朔他成长的环境即家庭时不难找到根源,家教不当,使之思想出身于卑微,永远难以站在高

3、度看身外之事,也永远难有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能力。读幼儿园时,记忆中父母常表扬我懂得分享。那时还不懂家训为何物,但是我知道总被表扬,我必须做得更好。后来,懂得分享分明成了我名字以外的标志,人人都会表扬我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关心周围的人,替小朋友担当替大人操心。父母这种根据年龄心理特征的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式教育,使家训变成了理念和准则根植于心。5岁时,一个周末的晚上,来家里玩耍了一天的小朋友陆续回家了,出差的爸爸还没回家,但因赶稿子去加班的妈妈回来了,可是很快就对我说,今晚必须去饭店吃晚餐了,本来我是很期待妈妈做的清蒸鱼和米饭,所以这点事我还真耿耿于怀没忘记。多年后,在妈妈和她同学的一次对话中不经意

4、间解开了谜底,原来,妈妈去上班前拆封了她新买的电饭煲,因没有时间布置好它就随手放到了煤气灶上,这个花了妈妈心思挑选来的电饭煲,那天本应开始应用,却不成想,还没被使用就被我废掉了。原来,当天时至中午来家里玩的小朋友们玩兴未尽不愿意回家吃饭,不能让小朋友饿肚皮玩啊,跑进厨房拿来一个小凳子踮着脚,我第一次当起了厨师,给小朋友们做的荷包蛋水平蛮高,大家抢着吃,做了两锅才喂饱了小朋友们,感觉应该是很辛苦,很紧张,但是另一种很兴奋很幸福的感觉充满了小小的心灵。这些情景妈妈不知也没有对她同学有描述,她说,“压根就没有想到5岁的孩子已学会了这项手艺,并且用这个手艺使得小朋友们能快乐地在家里玩上一天,儿子一定会

5、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那个电饭煲是个见证啊,当时,电饭煲就在两个炉盘的中央位置,喷出的火苗将操作板烤坏了,所以当晚只好去饭店解决晚餐了。孩子还小,他记住了他的付出让小朋友们快乐了就好,作为妈妈不会在孩子体验这种成就感时,本末倒置提起电饭煲。”“我的价值在于我被大家需要,把自己已有的分享出去,被需要的人是有价值的人”,这大约就是我家家训的核心。家规,给我们上了第一堂怎样做人的课程;家训,为我们一生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向往指明了大方向,它是长辈传给晚辈的智慧,是一个家族文化的纽带。家规,让我们向善;家训,让我们有担当,家规家训,是家族关于现在和未来的规划与目标。如果说家庭是外在形式的家,那么家训就是精神

6、层面的家。家族文化的不断延续和发展,势必影响到社会的道德观,不断渗透到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去。我们甚至还可以说,家规,是法规的雏形,在家规中长大的孩子,应该会成为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者与维护者。家规家训的存在和发展,折射出民族的精神气节,会打上时代的鲜明烙印。家训,它的内在反映是修养,外在表现是人格魅力。家规和家训让我们小时候就有了行为规范和精神的皈依。小时候路过天桥看到有太多乞讨者,我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住他们悲惨的样子所表现出的痛苦,向妈妈要来钱每个乞讨者都会得到一份。妈妈从没有像有的家长那样当面说这些乞丐可能是假乞丐。后来上了初中的我有一天针对这个事情向妈妈要答案,妈妈说:“同情心怜悯心是博爱

7、的发祥处,在你还没有对事物有多样化分析判能力的时候,妈妈不会以这种高贵的灵魂做牺牲,换来因早熟的理性而的产生的冷酷。心里有善很美。”宝贵的心灵是人生不沉的方舟,妈妈用她缜密的教育思想给我灌输了做人要大度包容学会担当的意识和行动。“心里有善很美”,后来我用自己的理解丰富了它的内涵:“心里有善很美,善就是担当和责任感”。小学2年级时,老师发动大家拿出10元零用钱给灾区小朋友捐款。我没有零用钱,于是为了捐款,第一次向妈妈讨零用钱,仿佛要把以前没有给我的零用钱一次讨回来似的,向妈妈申请50元,保证说这是第一次要零用钱,也是最后一次,妈妈知道我的心思,拿出100元来,说50元当做以前的零用钱,想捐款就从

8、这部分出,另50元做以后的零用钱可以自主支配。我从不自己买东西,我要把我的零用钱都捐给灾区小朋友。但是老师接到我的捐款后有些激动还有些慌乱。九十年代初,100元的价值和如今有着很大的差别,老师在放学时硬是找回50元让我带回家,无数次地重复着,怎么可以这么这么多,不过了呀。其实那时我也常常感到家里的开支有些紧张,喜欢看漫画书的我很渴望每期都能看到,但是从没有向家长主动说出心里的渴望。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是受了家长的影响,他们总是在别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倾尽全力。我的档案箱子里有几本红彤彤的证书,被妈妈保管着,妈妈有时会回忆起那些儿时证书背后的故事,而我总建议清理掉算了,妈妈却表示,这些证书让她有幸福

9、感成就感,这是儿子心路成熟的轨迹。我不太懂得妈妈的体验,但那不是什么荣誉证书,而是大学毕业之前,我的捐款证书。“学会担当,你会加速成长”,这些证书可能就是我初期萌生的担当意念化作的行动吧。后来,压岁钱由自己做主了,那年,东南亚海啸,当时我给慈善总会打电话要求捐款。放学后我赶到时天已经黑了,直到捐款时才发现人家其实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是由于之前我有通电话要去捐款,才留了一位值班的同志接待我。汶川地震时,我读大学二年级,在主动捐出一部分善款后,妈妈打来电话说你还可以再捐呀。“俭以养性”,这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家训吧,大学时生活费自主支配,勤俭又成了我的必修课。家规家训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无价之宝。民族的文明,个人美德的养成,有赖于这种传统的家庭文化。家规家训,人生的第一堂课,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