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2897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XX14号)和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XX3号)精神,切实做好以构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农产品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村流通信息网络“五大网络”为主要内容和载体的“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自治。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方法和主要依据(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为主题,以服务“三农”

2、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流通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二)总体要求通过“乡村流通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达到培育和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发展终端经营网点、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创办乡村流通信息网、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打牢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基础的要求,最终实现新型经营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构筑起以县为中心,网点覆盖到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具备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功能的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三)规划方法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供销合作社为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

3、与,按照广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收集数据资料,认真分析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方法,组织骨干力量,科学编制规划。(四)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XX14号);4.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XX3号)。二、规划的名称和规划期(一)规划名称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XX-XX)(二)规划期以XX年为基准年,XX年为起始年,XX年为目标年,进行五年规划。三、规划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

4、内容和建设方式(一)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的建设,采取在政府引导下,加大工程投融资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贴息或部分项目直补为引导,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多方位、多渠道进行投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动企业投入、给予信贷融资优惠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入,有效整合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四大资源,强势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2.坚持深化县直公司改革,打造龙头企业的原则。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打造、培育、扶持发展好龙头、骨干企业这个重点。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县直公司,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县直公司的管理,加大县属企业的扶持力度,提

5、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打造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在流通网络建设中的带动作用。3.坚持开放办社、联合合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光靠实施主体供销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职责,配合协调做好此项工程的实施,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开放办社,联合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程的实施。4.坚持构建具有双向流通功能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要具备双向流通功能,实现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三)目标任务经过五年建设,XX年要达到:1.培育1个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

6、龙头和骨干企业;2.全县完成1个市级补助的县级农资和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6个乡(镇)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3.完成7个省、市或县级补助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169个,累计达17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累计56个,综合服务社106个,累计达106个,行业协会7个,累计达9个,使“两社一会”网点覆盖全县75个行政村委会和社区;5.创建“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1898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363人。通过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立起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逐步

7、健全完善,实现90%以上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70%以上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60%以上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50%以上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由乡村流通网络经销的“9765”目标。(四)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1.着力构筑县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采取“县属农资龙头+配送中心+乡(镇)连锁店+村委(社区)农家店”的运作模式,重点扶持、培育现有县属农资公司,将其打造成为县级农资配送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中选择有经营实力、服务规范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私营店、原基层供销社作为农资配送二级中心,对连锁经营网点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

8、)规范经营,全部签订农资连锁经营合同书,明确连锁经营责任,落实连锁经营任务。形成以农资连锁店、加盟店的农资连锁经营、统一配货为主要形式的县、乡、村三级农资现代流通网络。2.建立县域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发展战略,采取自办、联办、加盟等形式,在县城发展具有配送功能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县级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建设直营或加盟连锁店(二级配送中心),在村委(社区)新建、改造便民店、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模式。3.建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围绕提升农副产品市场的交易功能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以县级批发交易市场

9、、乡(镇)集贸市场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为中介,在乡(镇)、村(社区)建设具有收购、交易、集散功能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网络终端,以信息服务、加工增值、物流配送为重点,打造集交易、加工和物流配送、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经销网络体系,培育“农副产品批发、农村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加工企业+农户”的购销格局,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和农民卖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逐步构建全县范围内的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和终端卖场的农副产品一条龙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以社区、乡(镇)村委综合服务中

10、心回收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县级市场集散交易市场+协会+县、乡(镇)+村委(社区)回收点回收利用网络体系。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在市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信息网站。以流通骨干企业、配送中心、终端网点、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为信息基础,建立起信息采集、整理、发布制度,同时,扩大到所有与乡村流通相关的信息收集和发布,丰富信息发布内容和深度。可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信息等多方式扩大发布渠道,提升信息覆盖面。6.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以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为主,加强对“乡村

11、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提高流通网络建设人才综合素质。(五)年度指标分解根据五年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对XX年度指标进行分解:1.重点规划和建设县级1个农资、1个日用消费品网络配送中心;2.培育、建立6个乡(镇)二级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3.实施2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4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综合服务社22个,行业协会1个;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330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70人。(六)中期规划的执行检查和规划方案的变更调整XX年,要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规划建设进展及当期政策情

12、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变更调整,确保终期目标任务的实现。四、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XX年9月-12月)XX年9月至12月,深入各乡(镇)村委(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我县乡村流通网络现状、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为规划的编制收集第一手资料。(二)第二阶段:规划文本的编制和审批(XX年2月-XX年4月)我县于XX年2月底前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拟定,并上报市供销社;在市供销社规划小组的指导下,于XX年3月底前完成我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讨论稿,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审批。(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XX年5月起)根据市、县人民政府审批下发的规划要求,制定具体实

13、施方案组织实施。五、工作要求(一)规划文本编制要求规划文本要按照市供销社统一规范,做到数据真实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文字通畅、简炼,分别对“五大网络”进行规划,规划要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做好项目储备要对“五大网络”的建设,分项进行规划,提前编写好项目建议书,作为市社储备项目和县级储备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补助。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XX14号)和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XX3号)精神上来,提高认识,切

14、实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要把抓好“乡村流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抓落实,认真履行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职能,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二)成立组织机构1.成立由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吴尊宝为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发飞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2.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县供销社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副组长:县供销社副主任李明高,成员:陈林芝、李秀云、施卫红、罗明江。小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负责编制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编制方案、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互联网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的广泛宣传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的意义,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