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2825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农村五保户供养暨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报告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是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根本途径,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掌握我市五保供养工作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供养能力和服务水平,2月12日18日,市民政局组成调研组,深入XX*敬老院、XX敬老院,XX敬老院、XX敬老院、XX驿敬老院和部分五保对象家中,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走访算帐等方式,对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暨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五保供养

2、工作现状和成效我市五保供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五保供养工作条例、XX农村五保供养办法和XX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意见,基本实现了按标施保、应保尽保,较好的保障了全市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市现有五保供养对象9660人,供养标准由XX年的663元提高到1262元,增加了599元;现有敬老院32所,启动运行29所,集中供养1472人,集中供养率由XX年的 %提高到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了五保供养政策。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市委一届八十八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市政府印发了XX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意见,连续两年将五保供

3、养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市政府领导多次调研督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和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市委办发XX231号),把五保供养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供养目标。我市经过4次普查,核定五保供养对象为9660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6。确定我市农村五保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为1262元(XX1300元,XX1766元,XX1000元,XX1050元),其中省级补助600元,市财政补助100元。各县区

4、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了五保供养政策,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二)加大投入,敬老院建设成效显著。我市原有农村敬老院34所,由于受资金、管理、服务等多种因素制约,多半以上相继停办。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县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狠抓落实,敬老院建设成效显著。近3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280万元,市、县、乡投入750多万元,新建、改建敬老院20所,新增供养床位1392张,新增供养对象1307人。(三)区域中心敬老院发展迅速,辐射示范作用突出。

5、全市现运行的敬老院29所,床位数1717张,供养1472人,其中:区域中心敬老院7所,占敬老院总数的24%,床位1018张,入住五保对象931人,分别占床位总数和集中供养总人数的 %和 %。如XX敬老院,辐射了XX等十个乡镇,床位数和入住人数占床位数和集中供养总数的65%和62%。XX敬老院、XX敬老院、XX敬老院和XX敬老院的供养对象不仅辐射了周围乡镇,还是民政部门项目建设和为民服务的窗口,起到了很好示范带动作用。这些区域中心敬老院在XX年全省敬老院建设管理现场会上进行了观摩交流,受到了省上领导和与会同志的好评。(四)敬老院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敬老院建设中,修缮了房屋、硬化

6、了路面、绿化了环境,普遍建设了整洁卫生的伙房、餐厅,开辟了文化活动室、浴室和健身场所,有条件的还设立了卫生室,为院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推行了建好一个机构、选好一个班子、抓好一支队伍、健全一套制度的“四个一”工程,普遍建立了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工作人员责任制、院民议事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成立了院民管委会和院民议事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实行院务公开,定期公布伙食费、社会捐赠、项目建设及院办经济的收支情况,增强院务管理公开透明,接受院民及社会监督。XX年10月,市民政局聘请卫生护理人员对全市敬老院服务人员进行了护理知识操作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护理能力。(五)院办经济不断发展,以院养院能力不断增

7、强。29所敬老院中,有院办经济的10所,年收入2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院民生活。XX敬老院利用院内空地,建成蔬菜大棚2座、养殖暖棚3座,XX年出栏羊12只、猪37头,自产蔬菜收入1万多斤,总收入达10万多元,满足了院里3个月的需求,自给率达到了25%。(六)五保对象重大病医疗费用基本实现了“零负担”。各县区为五保对象全部缴纳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五保对象住院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零起付线”报销后,剩余部分由农村医疗救助给予全额报销。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还给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设立家庭病床,为五保对象就医看病提供便捷服务。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一是敬老院建设资金缺乏、欠帐多。据调查,全市已建成

8、的32所敬老院,有所欠工程建设款万元。特别是近年来新建、改建的所敬老院,总投资万元,已付工程建设款万元,尚欠万元,负债率%。随着敬老院管理服务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敬老院建设缺资金、缺房间、缺床位与要求集中供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仅XX等乡镇就有38名五保老人报名要求入住土门敬老院供养,但由于该敬老院床位已满负荷,每间房屋已入住3人,一时无法满足老人们的需求。同时,一部分敬老院历史欠帐多,缺少水房、卫生间、洗浴室等生活配套设施,给五保人员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影响着敬老院整体功能的提高和发挥。二是五保供养标准偏低,集中供养成本大。据调查,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天的生活支出约6-7元(见表一

9、);XX年全市敬老院当年实际供养支出达534万元(见表二),年人均供养成本3628元,日均 元。仅“食”(粮、肉、油、菜、副食5项)的费用为 万元,年人均 元。而全市敬老院当年总收入为 万元,其中供养收入仅 万元。现五保对象年平均供养标准为1262元,要维持五保对象正常的基本生活,现行标准已不能较好解决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难以满足供养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不足,工资待遇较低。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工作人员与机构供养对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0”。全市29所敬老院有管理服务人员122人,供养比例为1:12。但是7所区域中心敬老院的供养比例为1:16,特别是XX敬老院

10、供养五保对象300人,管理服务人员仅有13人,供养比例高达1:23。同时,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偏低。敬老院管理人员平均工资为620元/月人,最高的XX690元/月人,最低的XX550元/月人;服务人员平均工资517元/月人,最高的XX600元/月人,最低的XX349元/月人。供给渠道上,XX的管理服务人员全部由县财政解决,XX全部由乡镇自筹解决(见表三)。由于管理服务人员工资低,特别是服务人员,护理服务工作十分繁重,敬老院存在着缺少服务人员又招不到服务人员的尴尬局面。管理服务人员少,对敬老院的事务管理和对老人的服务就不十分到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尽如意。四是敬老院普遍缺少工作经费,乡镇负担增加。

11、据调查,XX县财政每年拨给XX敬老院工作经费10万元(包括8名招聘人员工资和冬季取暖费),8名管理服务人员工资约 万元,每年取暖费开支约21万元,实际上没有工作经费。XXXX年次常务会议决定,新开院的敬老院每年安排5000元工作经费。XX年经费万元已全部拨付到敬老院。XX年的工作经费则包在乡镇包干经费中,尚未落实。XX的敬老院没有办公经费。从调研情况看,敬老院支出中,取暖费用达 万元,占总支出的 %,这部分费用几乎都是由乡镇政府自筹解决的,增加了乡镇政府的负担。如XX镇政府XX年补助敬老院取暖用煤11万元。五是配套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全市有22所敬老院没有文化活动室,缺少电视机、书、报,老人精

12、神文化生活单调。大部分敬老院缺少洗漱设施,不具备讲究个人卫生的基本条件。XX敬老院占地面积150亩,在东南西北四个角落修建了四所旱厕。由于离居住区较远,特别是冬季,天冷道远路滑,老人如厕不方便。三、建议一、提高五保供养标准。我市的供养标准统一为1262元,是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XX农村五保供养办法,按不低于XX年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额确定的。自XX年以来未作调整。据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提供数据,XX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XX年上涨了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月人均多支出90元左右,人均年多支出约1080元。参照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年人均多支出约900-1000元。在这次调研

13、中,通过算细帐、做比较,我市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日人均生活支出约 元,分散供养对象约6元。与周边市XX年公布的供养标准相比较,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为:XX1200元、1000元,XX市2400元、1800元,XX市1500元、1500元。鉴于此,考虑到我市的财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建议我市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调整为XX元(XXXX元、XX2200元、XX1800元、XX1900元)、分散供养标准统一调整为1800元。二、配齐管理服务人员,提高工资待遇,明确供给渠道。根据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1:10的比例配齐管理服务人员(管理人员1-3名)。工资标准不低于1000

14、元/月人,由县区财政列入预算。采取“定岗、定薪、灵活人员”的办法,管理人员由县区和乡镇从财政供给人员中调剂解决,护理人员和饮食服务人员由乡镇招聘,也可以在全市或县区范围内统一安排“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解决。三、解决敬老院工作经费。敬老院工作经费列入县区财政预算,每年年初一次性拨付到敬老院。XX按每所敬老院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拨付,XX、XX按不低于10000元的标准拨付,XX县按50000元的标准拨付。四、整合资源,改善供养条件。一是整合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济、灾民建房和慈善互助资源,解决敬老院和分散供养五保对象衣、食、住、医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实现敬老院老

15、人医疗费用零负担,减轻敬老院压力;分散供养五保对象要按照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XX发XX78号)精神,每人每年给予200元的日常诊疗费补助。没有明确捐赠意向的社会捐赠款物向敬老院倾斜,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公共产品优先优惠安排、支持敬老院发展。二是结合改水、改灶、改厕项目,改造敬老院厨房、供水和如厕条件。三是积极开辟文化娱乐和健身场所,组织和领导五保老人开展一些文艺类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老人们在敬老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五、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院办经济。新建、改建敬老院必须预留一定土地,用于发展院办经济。有空地的敬老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种植、养殖业。没有土地的敬老院,县区和乡镇政府要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集体土地中划拨一定的耕地,扶持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养院、以副帮院,增加经济收入,补贴院民生活。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力度,维修更换敬老院陈旧设施,添置新的生活必备物品、卫生消毒设备和厨房设备等,更好的为五保老人提供服务。 本篇范文标题是: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