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2814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XX年度农技推广总结#区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现状的调查自#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完成后,XX年#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就全面铺开,#区农技推广队伍也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原则上按#的模式进行,经过近两年的运作,目前对基层农技服务队伍的调查发现,乡镇农技站越来越削弱,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越来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一、基本情况1站室合并情况。#区各乡镇在改革前设有农技站,共有农技人员编制133人。改革后,各乡镇成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共定编45名,人、财、物等管理权限都归乡镇,农技站、农机站、经管站等站的所有人员并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全区录取38个全额事业编制,专门从事种植业、畜牧业、

2、农机等多项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全区定7个编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2农技人员的编制情况。农技人员共133人中录取的有26人,其中继续从事农业综合服务的只有20人,农技人员归属其他部门的有6人,从其他部门录入的农业综合服务人员有18人,其余107人下岗,办理社保和医保,政府发放基本生活费,每月150-200元。二、近两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运作情况农业综合服务站45人中7人从事经营管理工作,38人从事农业综合服务工作。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大量减少,为了使乡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乡镇领导把编制与人员进行分离,把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人员进行了分割,全部打乱,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人员分配到了各行各业,各行各业的人员

3、也安排到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区六个乡镇对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人员分配不一:长春镇政府(包括原来的长春镇、香铺仑乡、过鹿坪镇)有近10万人,13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编制,目前从事农技工作的只有一人,另外安排一名50多岁退线行政干部协助工作(只作了安排,没有上岗);#镇政府(包括原来的#乡、#镇、#乡)共9万余人,12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编制,原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中一个也没有竞聘上,现在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6人,都是行政干部(有一人是从农技干部提拔的领导干部,目前退线),基本上不懂农业技术;#镇有4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编制,有2人从事农技工作,都是行政人员;#桥镇有4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编制,有3人从

4、事农技工作,2人是农技人员;#乡有5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编制,有2人从事农技工作,2人是农技人员;#有7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编制,有2人从事农技工作,2人是农技人员。改革前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在改革中一个也没有录上,目前农机工作的开展靠区农机局请临时工来完成任务。三、农技推广工作的完成情况#区粮食作物和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万亩,各类经济作物25万亩。全区从事农技工作的农技人员只有48人(区农业局32人,乡镇农技人员16人),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乡镇农技人员真是个大忙人,农技站办的点要有特色,乡镇书记、乡长的点要加强指导,农业技术部门布置的工作要落到实处,随时检查工作要

5、有重点,乡镇中心工作要按时完成,种植农户、大户技术咨询时要随喊随到,病虫情报要及时发送,等等。乡镇农技站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迎得了农民的赞誉。1办点示范,推广高效农业技术。为了搞好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我区各农技站都创办了新技术示范点,为新技术推广做好以点带面的工作,使农民乐于接受。在水稻新品种的推广上,普遍推广了株两优02、株两优819、早优143、准两优527、湘晚籼44号、丰源299、金优284、中优272、金优601等,在新技术推广上,主要推广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生物调控、轻简栽培、病虫综合防治、茶叶高产栽培、水果套袋栽培等,在新农药推广上主要推广了螟绝、锐劲特水分散粒剂、缚纵宁、纹

6、曲宁、禾邦、捷鹰等,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在生产上的应用,农民普遍反映良好2开展农资经营服务,搞活自身。今年,乡镇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进行了改革,农技推广人员的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服务已经分开,竟聘上岗人员尽力在搞好农技服务上下功夫,没有竟聘上的人员有一部分开展经营服务,一年可增收 万余元。四、存在的问题及困难1办公条件简陋,推广经费少。农业综合服务站成立后,办公室多数是原来的农技站办公室,都是政府提供的办公室,政府公用的办公电话,没有任何办公设施,没有推广经费,也没有工作经费,只能凭嘴搞技术服务,搞宣传。2人员参差不齐。许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农技推广工作不太熟悉,有的凭老经验、老技术传授

7、给农民,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等不能及时、准确地推广下去。3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不太重视。许多农技编制人员安排到其他重要的岗位,如办公室、民政办等,从事农技工作的人数明显减少、人员不专业,区乡两级的农技工作形成了断层。另外,领导对农技干部的调换频繁,从事农技工作的人员工作不稳定,不能安心搞好农技工作,上级部门的培训工作也无法开展。4农技推广队伍年龄老化。队伍中中老年人数偏多,年轻人少,大中专院校毕业的人员少,特别是XX年以后毕业分配来的人更是不能聘上,工作缺泛活力。5农业综合服务站不能及时有效的服务农民。农业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示范等工作只能是杯水车薪。乡镇农技人员少,忙于应付各种会议

8、、检查、乡镇的中心工作,对于技术部门的工作有些是置若罔闻,病虫情报、技术资料、农业杂志等都堆积在办公室的角落或是放在哪个农资经营店,没有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五、今后工作的重点1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和在岗培训。农技推广人员要相对稳定,利于技术推广的连续性。各级各部门要拿出一定的工作经费专门培训农技干部,要让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能及时有效准确地传授到农民中去,使农民能很好的掌握。2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内部的交流工作。要使真正有技术的人员在最需要技术的工作岗位。3每年要拿出一定的编制来招聘有技术的人才,鼓励农技人员学技术、钻研技术,搞好示范。4理顺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创新农技推广用人机制、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最终建立起机构稳定、队伍优化、功能齐全、服务高效、运转有序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农业局科教人事股XX-11-15 本篇范文标题是: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