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家训族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392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谷英村家训族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谷英村家训族戒 张谷英村家训族戒是维系张氏家族延绵至今的精神支柱,它融合了孝、和、勤、廉等传统儒家理念。自始祖张谷英公定居于湖南渭洞笔架山麓,殷切希望子孙贤达,传世百代。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他,深知勤耕苦读乃家庭、家族兴旺必经之道,常常谆谆教诲后人。后世子孙据其理念总结出了“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治家格言。随着张氏一族的兴旺,后世子孙迫切感受到必须建立一套众人皆尊崇的行为规范。1768年,张炳、张默斋、张祖武、张煌等人合族众议,主持编订了张氏家训16条、族戒5条,并列入族谱,以期著书立言、教育后人。张谷英村家训族戒三个字为一句,涉及家庭家族、子女教育、道德修养、个人言行等诸多方面,家国情怀跃然

2、纸上,体现了孝字当先的儒家思想。张氏族谱历经6次修订,1990年又新增家训9条,以期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张谷英村家训族戒精神内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孝当先,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爱国爱家;二是和为贵,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事方圆;三是勤耕读,即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知书明理;四是崇廉洁,即尊崇廉洁、修身养德、立命之本。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又称“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五万余平方米,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群。今天的张谷英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组

3、成,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2条,古屋环山而建,长达1公里。古屋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其布局依地形采取“干枝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由数个单位组成,各单元之间有屏风檐廊和巷道沟通分隔,分则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合则贯穿于一体之空间。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目前古村内聚居张谷英公2600多后裔。张谷英古建筑群极具特色,其严谨神秘的排水系统、巧妙的建筑选址、清晰的家庭脉络,体现了明清古民居文化的丰富蕴涵,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实料和佐证,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一、孝父母1、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2、

4、罗仲素曰:天下无不是底父母。【注释】啜:吃;菽:豆类。“啜菽饮水”是后世成语“菽水之欢”的源头。罗仲素:1072-1135年,宋代理学家,名从彦,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出生在南沙剑州(今属福建沙县),宋朝经学家、诗人,豫章学派创始人,有著作中庸说、豫章文集。此句引语中“底”字,相当于今天“的”、“之”。【释义】1、语出礼记檀弓。孔子曾说:尽管只有豆羹清水、粗茶淡饭,但是对父母尽心侍奉,让他们精神愉快、感觉幸福,这就是对长辈最大的孝敬。2、语出罗豫章先生集。罗从彦有云: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教诲、意见,都应当虚心接受和听取。二、友兄弟1、苏琼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2、柳仲塗曰:人家兄

5、弟无不义者,尽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偏爱私藏,以致背戾,男子刚强者,几人能不为妇人言所惑?吾见罕矣。【注释】苏琼:字珍之,北朝时期长乐郡武强(今河北武强县)人。历仕东魏、北齐、北周,先后当过荆州刺史府的长流参军、并州刑狱参军、南清河郡太守、行台左丞和大理寺卿等,是我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清官之一。柳仲塗:柳开,字种塗,河北名人,北宋太宗、真宗朝名人,著名文学家,有文集十五卷,作家戒千余言,刻石以训诸子。【释义】1、语出北齐书列传。苏琼曾说:世上最难得的是兄弟手足之情,最容易得到的是土地。2、语出柳氏家训。柳仲塗云:兄弟本来没有不义者,都是因为娶妇入门,各自成家,偏爱私藏,分立门户。男子刚强者,很少

6、能不为妇人之言所惑。妯娌各有其好,故兄弟间仇隙是否产生,其原因全在丈夫。三、睦族姓1、范希文曰:吾吴中宗族甚多,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2、又以张公艺九世同居,帝问睦族之道,书百忍字以进。【注释】范希文: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吴中:古称吴县。吴中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南部,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蒯祥、范仲淹等一

7、批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谱写了吴中历史上的华美篇章。张公艺:577-676,名艺,后世尊称为公艺。唐代郓州寿张县古贤村(今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村人)。其生活的年代跨越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99岁。以治家有方而名青史。张公艺有成德之望,博通经史,睿识超人,以忍修身,礼让齐家,主持族人900口,九世同居,张氏家族展现了朴素的中国持家兴业的古代文明。傳兵按:此句所引文字为后世成语“公艺百忍”的源头。【释义】1、语出范仲淹范文正公续集告子弟书。范仲淹告诫子弟:吴中同宗族的人很多,对我来说固然有亲有疏的,但是在祖宗看来,都是子孙后代,没有亲疏之分。2、 典出刘昫旧唐书张公艺传。唐朝时候有个张公

8、艺,他的家里同住在一起不分家有九代了。高宗皇帝叫来问询家族和睦有什么好法子?公艺提起笔来接连写了一百个“忍”字向皇帝进言。四、正蒙养1、杜孟训子曰: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2、横渠先生曰:教小儿先要安祥恭敬,今世学不讲,男妇女从幼便骄惰坏了。3、陈省华妻曰: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4、朱子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一日不读。【注释】杜孟:宋代普州(今四川安岳)人,早年入太学,因不满蔡京、童贯专权而愤然归乡。后入仕,官至尚书,为官清廉,不谋私利。爱民如子,受到好评;尽心于国事,忠于皇帝,并嫉恶如仇,公正无私。在治家方面,严格教育子孙,把“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作为治家格言,故人称其家族为“

9、宝田杜氏”。到后世,杜氏人家遂以“宝田”为家族堂号。经史: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指史记汉书等官修纪传体历史著作。横渠先生:即张载,1020-1077,字子厚,宋代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陈省华:9391006年,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官至左谏议大夫。卒赠太子少师、秦国公。妻冯氏,封燕国夫人。陈省华妻冯氏教子有方,性严,不许事华侈。长子陈尧叟、次子陈尧佐、三子陈尧咨,世称“三陈”,父子四人皆进士,故称一门四进士

10、,陈省华的孙女婿傅尧俞是状元,又称陈门四状元。朱子: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后人辑有朱子大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传兵按:此处文字所引,原文作“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此处有改动。又明末清初朱用纯有朱柏庐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亦有此句文字。【释义】1、语出宋谢维新所辑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杜孟严格教育子孙,把忠孝当成传家的法宝,视读书为一生的财富。“忠

11、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世称宝田之训。2、语出经学理窟学大原。张载曾说:教育要从小儿开始,先教安祥恭敬:即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如今不讲家庭教育,男男女女从小便骄惯坏了。3、语出司马光四令祠堂记。陈省华妻子教子有方:不祈求获得多少金玉财宝,倒愿意期待子孙后代多出贤能之才。4、典出朱熹朱子家训(录自紫阳朱氏宗谱)。朱子教育后代儿孙:子孙即使再愚钝,传统儒家经典也是要时时诵读的。五、存心地1、子思曰:为善不求人知。2、范尧夫:我生平所学惟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3、赵肥义曰:毋变而度,毋易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注释】子思:约前483前402年,姓孔,名

12、伋,孔子之孙。战国初哲学家。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思孟学派。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傳兵按:据考,历史上有两个子思,一个见之于孔子世家,一个则载于仲尼弟子列传。又此句所引典出论语,原作“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此句所引文字,疑非出子思也。范尧夫:即范纯仁,10271101年,名纯仁,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傳兵按:此句所引,原文作“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此处有改动。赵肥义:战国时赵国相国,?

13、前295年,邯郸(今邯郸市肥乡县)人。相赵武灵王,思想开明豁达,排除阻力,支持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又辅佐幼主赵何即赵惠文王,在“沙丘宫变”中惨遭杀害。【释义】1、典出论语句。子思云:真正心善的人是无论自己做过何种好事都不会在外人面前留下任何痕迹。为善不求人知,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2、典出宋史范纯仁列传。范纯仁曾说:我一生学习,所得到的只有忠、恕二字,这两个字我一生获益不尽。3、语出史记赵世家。赵肥义说:不要改变你的节操,不要改变你的志向,守一不二,至死不渝。六、崇廉洁1、杨秉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2、孔子曰:独居思仁,公言思义。3、乐羊子妻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4

14、、叶梦鼎曰:廉耻事大,死生事小。【注释】杨秉:92165年,字叔节。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人。太尉杨震次子,东汉中期名臣。杨秉年轻时研习家业,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四十多岁时,才接受司空征辟,任侍御史,历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后任任城相,以清白廉洁著称。乐羊:战国初魏国名将,又作乐阳。魏文侯时,由翟璜推荐为将。乐羊因其妻而名扬天下。燕乐毅即其后裔。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南宋名臣。浙江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六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历任兵部尚书、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吏部尚书,又以六十八岁高龄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释义】1、语出范晔后汉书杨秉传。杨秉曾说:我不受三种东西的

15、迷惑,即酒、女色、财物。2、语出孔子家语弟子行。孔子曰:一人独居,则想着如何加强品德修养,培养仁德;与他人共处之时,则想着怎样尽朋友之义。3、语出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妻子说:有志向的人不接受以不正常手段获得的东西,清廉正直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4、语出宋史叶梦鼎传。南宋右丞相叶梦鼎有云:守廉知耻是大事,个人生死是小事。7、 张氏族戒(一)戒酗酒1、武王觞铭曰:乐极则悲,沉湎致非。2、乐记曰: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日繁,则酒之流生祸也。3、管仲曰:酒人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吾计弃身不如弃酒。【注释】觞铭:古代文体之一。刻在酒器上的铭文。觞,酒器,或饮酒。傳兵按:形声。从角,伤省声。此处用本义,即古代盛酒器。乐记:中国儒家音乐理论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