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2316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中考语文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说明:本试卷分为I卷、卷和卷三部分。第I卷1至4页,第卷5至10页,第卷11至14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单选题共30分)温馨提示:1.答第卷前,请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 愧赧(nn) 不屑置辨 世外桃源B.莅临(l) 埋怨(mn) 气冲斗牛 颠沛流离C.羁绊(

2、bn) 蛮横(hng) 弹精竭虑 咄咄逼人D.拜谒() 斡旋(w) 怪诞不经 郑重其事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以唱古诗的崭新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B.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C.修缮一新的开江橄榄大道车水马龙,各种戛然而止的拥堵现象一扫而光。D.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上演的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B.甘棠镇一年一度的“火龙”盛会,点燃开江人民歌舞升平。C.自编自演的课本

3、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D.2019年3月12日,昆山“反杀”案被写入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作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公开发布。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辩论是“智商”的交锋,也是“情商”的考验。站在辩论场上进行唇枪舌战时,既要耳聪目明、能言善辩,也要保持良好的仪态风度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文中的纪年历法,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就是俗称的“阳历”。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当友人怒骂“非人哉”时,七岁的陈元方回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针锋相对的应对典型。D.“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它始

4、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A】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如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对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统对手工作业的替代等。(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B】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它将更紧密

5、地融入人类生活。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发,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另一个关于A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潘云鹤认为,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

6、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在医院里,AI分析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选自读者有删改)【C】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比如,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的研究人员平均年薪都有50万美元,如此令人羡慕的岗位也存在被替代的可能。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逐漸成为唯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看似变得多而自由,但其实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就变得容易了。此外,人工智能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2016年的围棋人机对弈中,谷歌

7、设计开发的阿法狗与韩国的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选自微信公众号“失飞的纸飞机”有删改)5.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B.通过“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可以断言,未来学生的文化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会大大提高。C.目前,在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包括最普通研究人员在内的大部分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D.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别人无法掌控我们需要的信

8、息,信息量将更加丰富,信息使用更加自由。6.下列有关“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成本的降低。B.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C.人脑和电脑直接联合工作,形成了“脑机混合”增强版智能,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无限提高。D.“双刃剑”是指人工智能有利也有弊。人工智能发展的危害就是有可能影响就业(机器排斥人工)、垄断信息、运行成本高企。7.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B.本选文重点说

9、明“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好前景。C.AI的能力无可估量,也许有一天,人类会被“AI”完全控制,世界将变得更为秩序井然。D.“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10、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威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

11、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注释】:殊:特别。寝陋:丑陋。易:轻视。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畅:酣畅。蓟匕箸:调勺和筷子。(板桥善诵节选)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穷:极)B.由卑及高,由迩达远(迩:近)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食:食物)D.假诸人而后见也(诸:兼词,相当于“之于”)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以中有足乐者 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B.于:今诸生学于太学 使

12、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C.而: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假诸人而后见也D.乎: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书有弗记者乎?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揭示所言道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B.甲文强调学习须“勤且艰”,虽有理,却不能与时俱进,和今日之“乐学”相悖,我们必须抛弃。C.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突出文章的主旨。D.甲乙两文揭示出一个共同的道理:求学者定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化不利之客观为我所用,即使“天质之卑”亦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第卷阅读感悟(50分)四、古诗文阅读赏析感悟(17分)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

13、专耳,岂他人之过哉!(2分)译文: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2分)译文: 12.拓展探究(3分)【链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阅读两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今天的学习需要怎样的方法或态度。答: 。3.诗歌赏析。(5分) 【甲】野望 王绩 【乙】南乡子 李殉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2分)答: 2)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3分)答: 14.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感情和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但是从古至今,战争从没有在人类历史的篇章中消失过。让我们吟咏古今诗中描写战争的华章,寄寓我们轻狂少年的爱国之情。(1) ,应傍战场开。(2)不知何处吹芦管, 。(3)国破山河在,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