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302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定稿)(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调研报告 本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灾害管理和协调支持项目” (项目编号 00083985)资助 本报告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撰写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i 前 言 前 言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是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也是所有参与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

2、命财产 安全,也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设立了“中国灾害管理和协调支持项目” ,并委托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开展“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研究” 。本报告在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 究分析了武汉市和赣州市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 出了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 本报告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 2016 年中国洪涝灾害的总体情况;第二 章和第三章分别结合武汉市和赣州市的城市概况和洪涝灾情历史数据,介绍了 两个城市洪涝灾害特征,从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备灾能力建设、监测预警体系 建设等方面总结了两个城市的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特

3、点,分析了武汉市和赣州市 洪涝灾害风险及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现状和不足,第四章提出了加强城市 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本报告编制工作于 2017 年 1 月正式启动,并随即开展了研究活动,项目全 程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大力支持, 在此 首先表示感谢。为了全面、充分了解、分析和总结湖北省武汉市、江西省赣州市 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情况, 3 月 21 日24 日, Sanny Ramos Jegillos、 Rajan Gengaie、吕爱锋、张宝军、李仪和郑晓赴湖北省武汉市和江西省赣州市 开展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情况实地调研,湖北省民政

4、厅、江西省民政 厅、江西省减灾备灾中心、武汉市民政局、赣州市民政局等单位对调研工作给予 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特别感谢。本报告的初稿于 2017 年 5 月完成,诚挚地感 谢杨思全、Sanny Ramos Jegillos、Rajan Gengaie、吕爱锋,他们为报告的修 改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报告初稿及终稿定稿阶段,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驻华代表处的张素娟、于梦明和方茜给予了重要的审阅意见,在此特别致谢。 最后, 我们也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曾为本报告编写工作提供直接和间接帮助的机 构和人员。 报告编写组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

5、表处 ii 课题组名单 课题组名单 高级顾问: 杨思全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Sanny Ramos Jegillos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曼谷区域中心灾害防护与恢复高级 顾问 Rajan Gengaie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亚太区域办公室备灾和灾 害响应处处长、区域灾害响应顾问 吕爱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课题负责人: 张宝军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科技标准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课题参与人员: 张 磊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科技标准部主任 李 仪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科技标准部副研究员 陈 厦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科技标准部副研究员 裴 媛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科技标准部助

6、理研究员 刘 亮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研究员 报告主要章节执笔人员: 第一章:张宝军 第二章:张宝军、吕爱锋、李仪 第三章:张宝军、李仪 第四章:Sanny Ramos Jegillos、Rajan Gengaie、吕爱锋、张宝军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iii 湖北省武汉市现场调研 湖北省武汉市现场调研 1 与武汉市民政、气象、水务、城建等相关部门座谈 2 考察武青堤(青山段)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 3 考察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新奥依江畔园社区海绵改造工程 4 考察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钢城二中海绵改造工程 5 考察巡司河第二泵站(江

7、南泵站)工程出江管道工程 6 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岸察看武汉关历史最高水位记录 1 2 3 4 5 6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iv 江西省赣州市现场调研 江西省赣州市现场调研 1 与赣州市民政、气象、水务、城建等相关部门座谈 2 在赣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合影 3 考察赣州市老城区福寿沟排水系统 4 查看赣州市老城区福寿沟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管道 5 考察赣州市涌金门防洪闸 6 召开调研组会议讨论调研报告编写提纲 1 2 3 4 5 6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v

8、目目 录录 第一章 2016 年中国洪涝灾害概况 1第一章 2016 年中国洪涝灾害概况 1 第二章 武汉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 2第二章 武汉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 2 2.12.1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2 2.22.2 洪涝灾害影响洪涝灾害影响 2 2.32.3 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及标准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及标准 6 2.42.4 洪涝灾害备灾能力建设洪涝灾害备灾能力建设 9 2.52.5 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 13 2.62.6 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 . 15 第三章 赣州市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 . 19第三章 赣州市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 .

9、19 3.13.1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 19 3.23.2 洪涝灾害影响洪涝灾害影响 . 19 3.33.3 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及标准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及标准 . 22 3.43.4 洪涝灾害备灾能力建设洪涝灾害备灾能力建设 . 23 3.53.5 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 24 3.63.6 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 . 26 第四章 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政策建议 . 28第四章 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政策建议 . 28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1 第一章 2016 年中国洪涝灾害概

10、况 第一章 2016 年中国洪涝灾害概况 近些年来, 中国诸多大中城市频繁发生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 2000 年以来, 平均每年发生 200 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灾害 1。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 完全统计发现,全国 30 个海绵城市试点中,武汉、南宁、福州等 19 个城市在 2016 年出现内涝 2。 2016 年,入汛较常年偏早 16 天,较 2015 年偏早 45 天,为近 7 年最早;全 年共出现 46 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 1961 年以来第四多,全国有四分之三的县市 出现暴雨,暴雨日数为 1961 年以来最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间降雨量较常 年同期偏多 70%以上,长江流域发生 1

11、998 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发生流域性特 大洪水;海河流域出现 1996 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流域性暴雨过程,部 分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全国有 473 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118 条超 保证水位、51 条超历史最高水位。强降水导致 26 个省(区、市)近百城市发生 内涝,其中,南方 6 月 30 日7 月 4 日、北方 7 月 1821 日分别出现南北两地 最强降雨过程,武汉、南京、合肥、新乡、安阳、石家庄、邯郸、太原等南北方 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 影响。 据统计, 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全国 9,954.9 万人次受灾, 968

12、 人因灾死亡, 214 人失踪,604.2 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84.5 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 物受灾面积 8,531.4 千公顷,其中绝收 1,297.3 千公顷;房屋倒塌 44.1 万间, 215.5 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 3,134.4 亿元 3。 1 “中国每年发生 200 多起城市内涝灾害 折射扩张问题” ,http:/ c_129203176.htm。 2 “全国 30 个海绵城市试点 19 城出现内涝 为何没见成效?” ,http:/ c_129270980.htm。 3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 2016 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http:/ 201701/

13、20170100002965.shtml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2 第二章第二章 武汉市武汉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 2.12.1 城市城市概况概况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 是长江中游特大城市、 湖北省的省会, 土地面积 8494 平 方公里, 发达的河网湖泊, 构成武汉市特有的自然环境。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江城,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 立的壮美景观。武汉也被誉为“百湖之市” ,拥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和 众多湖泊。 城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武汉市

14、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且多集中于 510 月,占全年 73.6,其中 68 月占全年降雨量 40。 多年平均降雨量 1,280.9mm (107 年平均) , 最大年降雨量 2,105.3mm (1889 年) 。2016 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11,912.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全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93.17亿元, 比上年下降2.6%; 年末常住人口1,076.62 万人,比上年增加 15.8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858.82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 率为 79.77% 4。 2.22.2 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影响影响 1 1、洪涝灾害特点洪涝灾害特

15、点 武汉市从地理位置上看,长江干流既受四川盆地、洞庭湖水系、清江、汉江 洪水下泄影响,又受鄱阳水系顶托,因此汛期洪水呈现如下特征 5: (1)汛期长:长江及其支流均以雨水补给为主,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分 布与暴雨分布一致, 一般是中下游早于上游, 江南早于江北。 四川盆地、 洞庭湖、 鄱阳湖水系洪水一般发生在 58 月,而汉江一般发生在 710 月。因此,武汉 汛期长达六个月左右。 (2) 流量大: 有记录资料以来, 长江武汉河段多年平均总入境流量 7,122.23 亿 m 3,最小年径流量 5,670 亿 m3(1972 年) ,最大年径流量 10,130 亿 m3(1954 年) ,最大洪峰流量 76,100m 3秒,超过 60,000m3秒的达 16 次(年) 。 (3)水位高,且发生频次愈来愈密(三峡建库以前) :从 1865 年至 2013 年 武汉关水位超过 27.00m 以上的达 20 次, 其中 18651965 年 100 年间只有 8 次, 4 “武汉市 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 5 “武汉市防洪应急预案(修订稿) ” ,http:/ 02103003w6n7.doc。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调研报告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3 平均约 13 年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