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2296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_第五课_文化创新_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文化创新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法治意识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投身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学案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真题定向1(2017全国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

2、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BC D解析:选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说法错误

3、。科技创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不是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说法错误。2(2017全国卷)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 BC D解析:选B该剧在保留地域性音乐风格的同时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进

4、行了新的探索,受到观众欢迎,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通过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题意;说法绝对,故排除。备考关注本部分考题集中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等内容,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从背景材料看,近几年高考对文化创新源泉和作用的考查,往往是以我国某种文化形式的发展或具体的文化活动为背景设置试题。复习过程中要关注热点,关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学、艺术、影视等作品。从知识层面,命题常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项,如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源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艺创作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等等。学生复习的

5、重点在于,要在理解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相关信息明确文化创新的推动因素是什么。知能清障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文化创新的作用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

6、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问题上要理解两对关系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文化创新的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

7、活的基本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易错点拨文化创新的源泉不等于文化创新的渊源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另外,文化创新的源泉、基础、动力、根源、决定因素、根本目的、根本途径等都指的是社会实践。演练冲关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下列对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会失去文化创新的动力

8、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A BC D解析:选D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错误;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正确;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正确。2见字如面是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是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明星读信节目。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节目一经播出便引爆网络,以全网瞬间超过5 000万的点击量博得关注。见字如面的成功启示我们(

9、)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扩大文化影响力用新传媒取代旧传媒已成为文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文艺节目必将走向艺术的巅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A BC D解析:选B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爆网络,以全网瞬间超过5 000万的点击量博得关注,启示我们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正确;表述错误,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旧传媒依然在发挥作用;表述错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文艺节目不一定走向艺术的巅峰。3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以后,各省市

10、区都把文化创新放在了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全国掀起了一个文化创新的高潮。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决定力量A BC D解析:选C如果脱离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故错误;分别站在实践、文化等角度正确分析了文化创新的原因,故符合题意;错误,过分夸大了文化创新的作用。 学案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深度理解1图示法全面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2正确认识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内容要求(或理论依据)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走与

11、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主体人民群众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还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12、,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通过两个“一”、两个“两”把握文化创新两个“一”:一个主体,即人民群众;一条根本途径,即社会实践,且二者之间是统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两个“两”:两条基本途径,从文化继承的角度要继承传

13、统、推陈出新,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角度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3)正确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内涵不同指的是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指的是在文化的继承中,不断排除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强调的重点不同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从

14、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高度研究本考点是高考重点,既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又能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备考复习时,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我国各领域的创新的具体事例,如教育创新、文化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做到知识的灵活应用。典例1(2016全国卷)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BC D解析选B“辞海电子版和网络版的推出”这一文化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网上阅读的新需求,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错误;与题意无关,排除。命题探源怎么考:本题以“互联网”为背景,考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命题着眼于群众的文化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创新,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