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279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经典:关于君子最精辟最具体最全面的阐释 一、君子之涵义 “君子”一语最早出自于诗魏风伐檀,古代主要有四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地位高的人;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对应;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先秦早期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

2、,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其后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此似为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 二、君子之风范 古之谓君子者,彬彬而有礼,谦谦而有节;温文尔雅,恭谨谦让。所言所行皆为人之楷模。 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

3、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纵古往而今,先天地而后仁人之师。立圣贤,教化方物,得尝道润之始;万物循环往复,有无垠之水得降于世,普万天方慧,润贤才治世,方安万平宴乐。故君子喜山水而潇洒于后,贤文亦武著诗书礼仪也。 夫,君子者,天下人中精英。其胸无私心奸佞 ,行无亏天之举。高洁行仗义,问天心不愧。无贪婪之余,鄙卑贱之行,不负苍天德意,不辱人之高洁。品行端庄魏岸如五岳,心静如水效观音柳枝常撒。人间有语;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天有三奇日月星,君怀三情真

4、善美。常与君子相伴,明仁义道德理性。君子居,清风明月长入怀,礼义廉耻孝德先。君子处事,心胸如海可行舟,额似莽原堪走马。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待人接物春雨润地细无声,嫉恶如仇秋风扫叶寒有力。敢嚼菜根知世味,任看云舒炎世情。心似烘炉大冶,熔顽金纯铁,存含垢纳污之量,持好洁独行之操。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耽诗。不嫌人醉,不夸自醒。气象高旷不疏狂恰似真水不放香。 三、君子之修为 在儒家看来,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完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成人。孔子自述其人生道路

5、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君子不是天生而成的,要成为君子,当然需要人格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就力求向他看齐;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不好的表现,就反省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思想或行为,从而告诫自己不应当再发生类似的事,这是一种基本的修养方法,所以孔子又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君子以为仁行义为己任,而为仁行义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行义不需要他人命令,甚

6、至也不需要他人鼓励。在孔子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仅仅是知,好才会有兴趣,才会自觉追求,而乐之者则以这种追求为满足、为快乐。 四、君子之品德 君子追求的目标是仁义。追求仁义,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何谓知?樊迟问知,孔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知是明白事理,是知晓他人。明白事理、知晓他人也是智慧的表现,所以,知也就是智。孔子对子路曰: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就说知,不知就说不知,这也是智慧的表现。 君子还要做到中庸。孔子很强调中庸,在孔子看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是不偏不倚,是无过无不及,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适中。程颢、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与不及都不好。 五、君子之言行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 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

8、,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 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 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 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 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

9、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 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六、君子之标准 善良纯良温厚,与人为善 心怀善意、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善待万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好。一个善良的人,为人和善,绝无恶意。 善良的人

10、,纯良而温厚,这是一种本性。他的纯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显露,他的温厚时时体现在他温和的面容、厚道的言行、关心他人的态度上。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风。 随和随顺众意,不会固执 平易近人、一视同仁、随顺众意。 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对人是和蔼可亲的,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一视同仁的人,往往能够“一碗水端平”,胸怀坦荡。能够顺随众意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固执己见、不傲慢的人。 诚信真诚老实,履行诺言 所谓诚信,就是在待人处事上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恭敬为人端正,谦恭礼貌 对尊长谦恭,对别人尊重,一言一行都有礼貌。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恭敬他人,也会得到别人

11、的恭敬。 宽厚宽容友谅,厚道纯朴 对他人的过错和不足有宽容心、友谅心,为人厚道纯朴。 厚道和纯朴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一个厚道而纯朴的人,不刻薄,待人和气,实实在在,不夸张、不欺骗、不算计、不出卖,不明里一套背后一套,表里如一。 尽孝孝顺父母,尽心及时 后汉书中说: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苏轼也说:治身莫先于孝。“百善孝为先”,如果不孝,人都枉称,更遑论君子。 一个君子,不仅能够慈爱儿女,更应及时尽孝道。不管自己多么贫困,都有父母的一碗饭吃;不论多忙,都能顾及父母的思念;不管心情多么不好,都能照顾父母的感受。 含蓄言行委婉,留有余地 在言谈举止上表达委婉,不要把话说尽、说死,照顾别人的感受,

12、给别人留有余地;做事上也不失礼、不过激。这是君子修养与涵养的重要内涵。 坦荡胸襟开阔,心地纯粹 胸襟开阔,心地纯粹,磊落光明。 论语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东汉郑玄也说“坦荡荡,宽广貌”。君子心胸宽广、坦荡而豁达,小人的心绪却经常不能安宁下来。 淡泊不争名利,清静自守 内心平和恬淡,不追名逐利。这需要的是知足,减去的是欲望。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君子,总是在身心安宁中完成他的修养,在无欲无求中养成他的美德,因为淡泊而明确和坚定了志向,在心灵的宁静中抵达胸怀的广大和境界的超拔。 中正不偏不倚,正直刚强 为人正直、刚强,不偏不倚。 一个人能够做到中正非常不易。而能够守住底线

13、和操守,才称得上有儒家君子的中正之气。 七、君子之箴言 君子和而不同, 周而不比。 君子群而不党, 合而不间。 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君子贞而不谅, 威而不猛。 君子矜而不争, 泰而不骄。 君子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 君子辩而不争,察而不激 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 君子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君子内省不疚, 不知不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君子修己以敬, 不忧不惧。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君子义以为上, 欲而不贪。 君子成人之美,扬人之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恶居下流,不施其亲。 君子固穷忧道,文质彬彬。 君子固穷安贫,达人知命。 君子得时如水,谋道务本。 君子三戒九思, 慎言敏行。 君子同道为朋,怀德怀刑。 君子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君子修己以敬, 修己安人。 君子约之以礼,矜而不争。 君子以文会友,乐与人同。 君子博学于闻,乐得其道。 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博学于闻,约之以礼。 君子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君子扶人之危,周人之急。 君子不耻下问,学必好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