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2273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4_第二单元_综合_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从对世界本质的准确理解中培养科学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领会十九大精神,需要正确认识世界。从哲学角度准确深刻把握世界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判断和选择。1世界的本质:物质。2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运动,运动是有规律的。3物质与意识(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

2、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4图示把握世界的本质对点训练1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解析:选DA项中“顺应就能”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可能从根本

3、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B项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人与自然的斗争性不可能被消除,C项错误;改善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D项正确。2随着供不应求的房市遇冷,各地房地产成交量下滑,2017年国庆期间,约20个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这表明()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BC D解析:选A基于形势变化做出政策调整,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政策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发挥作用表明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正确;不符合设问知识限定;思维有正误之分,错误。3“二十四节气”

4、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规律,可以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对人的生产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A BC D解析:选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说明人们能够认识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规律,表明思维与存在具

5、有同一性,当选;也说明这一时间认知体系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当选;“二十四节气”属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自然规律,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不是因为其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排除。二、全面理解追求真理的历程,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号召,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对学生而言,从哲学维度全面理解追求真理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公共参与能力。1真理:标志主

6、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特征: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如何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正确对待谬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图示法理解追求真理的过程对点训练4近几年,我国多个城市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

7、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 BC D解析:选B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活动,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5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 BC D解析:选C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具

8、体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需要集中众人的智慧,这样可以促进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符合题意;认识活动本身不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如果不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也不是真理,错误。6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复杂的变迁,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中国法治历经变迁体现了()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A BC D解析:选B

9、法治思想的变迁并不意味着以往的思想是谬误,不选;中国法治思想的变迁说明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即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正确;是形而上学循环论的观点,错误。失分点(一)不能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例1伴随着空气燃烧的撕裂声,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努力挣脱地球的引力,向着寥廓苍穹飞翔。有同学认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终将突破地球引力的制约。这一看法()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人们可建立联系改变规律看到了规律可以认识和突破ABC D解析选A本题容易因错误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而误选。认为能克服地球引力的制约,实则是认为能不受规律制约,这是无视规律客

10、观性、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正确。例2水木年华在一生有你中感叹:“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歌词蕴含的哲理有()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A BC D解析选A本题容易因错误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而误选。岁月无情的变迁表明规律的客观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正确;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错误;不为材料所反映。走出误区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体现,坚持了唯物主义,不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

11、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了辩证法;只承认规律的客观性而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失分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例3(2013全国卷)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C D解析选C本题容易因夸大或缩小意识的能动性而误选。错在“只有”上

12、;说法错误,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人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客观事物;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例4(2015全国卷)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 BC D解析选A本题容易因夸大意识的能动性而误选。本题的题眼是安全意识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的原因。题眼突出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符合题意。中“决定”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说法错误;说法绝对化,不同的人对同

13、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会有差异,但实践结果的性质不一定不同。走出误区1侧重点法区分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的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主动创造性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2特别注意关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同性质的意识作用不同,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起促进作用。失分点(三)错误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例5(2014全国卷)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

14、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C D解析选C本题容易因错误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而误选。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文化意蕴,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从物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美食并形成对美食的认识,可选。错误,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否定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排除。走出误区理清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两个误区一是不能认为二者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二是两种作用不同。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坚持这一点就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否则,属于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种作用不等于决定作用,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