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学现象及本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112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伪科学现象及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伪科学现象及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伪科学现象及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伪科学现象及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伪科学现象及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伪科学现象及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伪科学现象及本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伪科学现象及本质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获得科技知识的渠道变得丰富多彩,人们的求知欲也越来越旺盛,但是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利用科技名义传播伪科学,给公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将介绍什么是伪科学,其与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区别,以及通过其典型的案例揭示其本质。关键词:伪科学;科学;非科学;本质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封建统治下经历了五千年,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科学在中国发展的极为缓慢,神学、灵学和迷信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因为传播的渠道相当有限制,所以伪科学没有什么发展。改革开放前,那时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收音机和报纸,还有极少数的电视广告。而这

2、些传统的媒体普通百姓很少能够接触的到,所以伪科学的传播是很有限制的,依旧没有什么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伪科学传播的载体也越来越多,而且传播的速度极快,对社会的危害极大。特别近十几年来,从传统媒体发展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发展到微博,手机也变成了智能手机,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生的追求,导致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大肆的传播伪科学,使得伪科学愈演愈烈。如何辨识伪科学现象及了解其本质成为本文的出发点。伪科学的表现形式及其典例伪科学为了博取社会的认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断地改头换面以图生存和发展。就目前而言,伪科学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商业化。这类伪科学炮制者把

3、骗取国家、百姓的钱财作为首要目标,利用人们对科学的信任,通过商业化运作大肆贩卖伪科学,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水变油”和“伪气功”了。1982年王洪成声称找到了“水变油”的配方,可以把水制成替代汽油、柴油、重油的新型燃料,1992年成立“中国洪成新能源集团总公司”,专营“水变油”技术转让。然而,“水变油”产品从来没有成功。据不完全统计,王洪成诈骗金额超过4亿元。再如,伪气功打着“气功”和“人体科学”旗号,宣称可以“济世渡人”、“治病消灾”。伪气功最突出的表现是所谓“外气”。“外气”信仰者声称,经过气功锻炼,可将体内的气“气”发放出去,经过空间作用于人或物上,可对人体透视诊断和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疾

4、病,也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还可改变远距离外的物质分子结构,如“现代济公”严新、香功田瑞生、自然中心功张香玉、惠连功预测大师陈林峰、智能功庞鸣、雪域奇人玉奇、一代神明狄玉明、人体科技沈昌、万法归一功张小平和李洪志等。这些“神功大师”滥用“场”、“信息”、“全息”等科学概念,以举行“带功报告”和兜售“带功茶”、“带功磁带”、“信息牌”等方式大肆敛财。张悟本事件也是一个典例,2010年,张悟本看准了国人对养生的追求,为获取利益他把自己包装成“中医食疗第一人”,大力鼓吹“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并且宣称绿豆汤包治百病,一时间,绿豆汤成了治病良方,绿豆的价格也跟着飞涨。除此之外,他还宣称80%的糖尿病、

5、高血压都是误诊,生吃长条茄子就等于降脂药、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高血压患者应大力补钙等等,这些看似言之凿凿的言论,却被广大中老年患病者当做是真理,结果往往是贻误了看病的时机,加重了病情。最为讽刺的是张悟本本人却得了脑梗住院,更加证明了其言论的错误。学术化。这类伪科学主要指捏造科学数据、剽窃他人学说等学术造假活动。清华大学刘辉履历造假事件、上海交通大学陈进的超级微型芯片造假事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的学术论文造假事件都属于这方面的经典案例。这些屡屡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已对科学界乃至期刊界的形象及信誉造成严重损害和影响,成为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严重障碍。目前的韩春雨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但是仍旧未得出

6、定论。宗教化。伪科学以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为载体,夸大其作用,并用科学来包装,实质上是在宣传封建迷信。例如,有人打着研究周易的旗号,披着科学预测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外衣,到处兜售算命术。又如,为了迎合“高科技”,有人把算命术移植到了计算机上,被称之为“利用高科技预测人的未来”,这就是盛极一时的“计算机算命”。再如风靡一时的“风水学”,鼓吹者将传统文化中根据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来预卜住者或葬者一家祸福的“风水术”说成是“环境科学”,实际上是将巫术装扮成科学。这类宗教化的伪科学不仅损害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严重地阻碍科技进步和科技文化传播。总之,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假冒科学之名欺骗人们和社会

7、,以谋取私利,形成了一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构的浊流,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2.1.1伪科学的定义伪科学就是运用科学语言的外衣,伪造科学理论来解释某种现象,伪科学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伪科学就是利用科学语言、伪造科学理论,通过骗术、伪造等方式来形成各种学说、理论或者系统化的迷信。伪科学是依托在科学之上,否则伪科学很难生存。伪科学是建立在主观愿望之上的幻想或非理性的信仰。伪科学就是运用科学语言的外衣,伪造科学理论来解释某种现象。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具有目的性。伪科学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的程度也不同。伪科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为了追求心灵的安慰,寻找精神的寄托

8、。在远古时代,那时候还是科学的萌芽阶段,原始的迷信和巫术成为解救人们心灵的钥匙。人类在遇到某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就会依托迷信和巫术来解释此种现象。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揭示自然的规律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历程,科学不只是方法技巧上的东西,它是一种文化,是联系可感知事物的现象。爱因斯坦把科学定义为:“科学的历史像人类历史一样,是经得起长时间的检验,科学就是运用系统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寻找这个世界可以感知的事物,将感知到的事物尽可能的与科学方法联系起来。”科学就是揭示自然的规律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历程,正如科学哲学家奈格尔声称:“科学探求发现和阐述决定不同类型事件发生的普通条件,阐明这些决定性条件的同时,也就是

9、对相关事件的解释。”科学是运用特定的思维形式,反映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科学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一是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心,人们对新鲜事物不断的接触,不断地想了解这些现象,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第二个来源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人们需要支配自然界为自己服务的能力,科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从科学技术史来看,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和再发展,进化和再进化的过程。现代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变,都是科学产生的结果,其实科学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发展中求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离开了科学己经无法生存了,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科

10、学技术,才会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才能让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在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活动过程的同时,科学对人们的生活改变很多,科学本身是出现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何为真正的科学却面临的争议也最多。非科学的定义非科学的“非”在中国的词语中,代表的是“不是”的意思,非科学不是科学,但是不是科学就不能代表要排除它。非科学中很多理论体系也不是完全无用的,如宗教。宗教是支配人类生产生活的外部力量,是一种意识,是属于非科学的。非科学中的经验具有实证性,但是却缺乏逻辑性。在现实中也证明的经验是准确的,但是理论上却没有定论。如在我国孕妇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而国外的孕妇生完孩子就不需

11、要坐月子,坐月子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但确实是经验。坐月子其实是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出血较多,所以需要这么一个时间来恢复身体的机能。由于人的身体体格不同,很多国家没有这个习惯,所以说这一现象应该属于经验。非科学的另一形态就是宗教,有自己的教义,没有实证性,但是具有逻辑性。如基督教、佛教等都不追求现世功利、认为神主宰了世界,佛统治这个世界。宗教只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科学知识医乏的情况下产生的,但它们都不能称之为“伪科学”。不能说他们是错误的,这里有必要把宗教与迷信进行区分:宗教有系统的教义、不追求现世功利、不祭祀活人,它只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科学知识医乏的情况下产生的。而迷信则相

12、反,它是没有系统的教义,是伪科学的,因此二者不能等同为一体。伪科学的特征(1)伪科学是带有目的性的。伪科学是建立在主观愿望之上的幻想或非理性的信仰。 (2)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但违反客观规律和公认的科学基本原理,通过骗术、伪造等方式来形成的学说,它是弄虚作假的。(3)伪科学是带有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上的问题。伪科学的流行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凡不科学的皆不合法,因此会失去话语权,所以大家得到一种共识:学术是可以讨论的,但骗人的东西都是大家反对的。利益集团的主体为了得到话语权,科学之外的事物纷纷以假科学为名号,只要与科学沾上边的,都可以得到那么一点点的话语权。如制造“永动机”纯粹属于伪科学,它违反

13、了自然的能量守恒定律;“水变油”事件,这种耸人听闻的新技术的时候,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看问题,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己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于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伪科学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我们只有认清这些事实,才能从根本上辨别伪科学。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一分为二的看问题。(4)伪科学经不起社会实践的检验。伪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遗留的问题,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家有时会因为理论缺少,实验条件的不足造成的,相对于严格科学理论体系的推理,它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简单的说,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伪科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伪科学中的伪是虚伪的,

14、假的意思,带有道德甚至是法律方面的问题。伪科学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种情况。什么才是伪科学成为现今反伪人士争议的焦点。但是争议的结果是,有的人认为,科学的发展就是科技创新,那么科技创新就必须符合国际公认的学术准则,而与这个准则不相符的研究范式就是“伪科学”;有的人又认为,科学上要想做出巨大贡献,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必须突破重围,大胆创新。而伪科学及反伪人士的行动则完全否定了传统文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阻碍了科学的创新。笔者认为,科学在特定时期和事件内符合某种准则,可能造成科学成为伪科学。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制造者正是利用人们对伪科学依赖两种心理:一个是人们的从众心理,人们对科学的信赖和尊崇,主要是人们把科学神秘化,大家相信我就相信,认为自己无法探寻到,容易人云亦云,所以只要有人说它是科学的就没有任何的怀疑;另一个是人们的科学素养不高,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阶段,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无法辨别伪科学现象的发生。2.3.2伪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 非科学不存在道德与法律方面的问题,非科学不带有欺诈的行为,是科学产生前产生的,而伪科学是带有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上的问题。非科学可以独立的存在,伪科学必须依赖科学的外衣存在。1袁清林.科普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