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317740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刺:第20讲-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习题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讲 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1.(2013广东)化工厂储运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 识是( ),A,2.(2013广东)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C,3 (2017内江)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 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 油锅着

2、火可用锅盖盖灭 D.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使用楼内电梯逃生,C,4 (2017邵阳)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C. 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D. 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5.(2016湖南)如图是教材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 (2)铜片上不能燃烧的物质是 (填 名称)。 (3)要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 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水,红磷,氧气,6.(2016甘肃)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

3、 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 了石墨的 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 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填“大于 ”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导电,2H2O2 2H2OO2,大于,锌表面附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7.(201烟台)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 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 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

4、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 可行的是 (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CD,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 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 、 (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 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 是 。(填序号) A. 水 B. 葡萄糖 C. 维生素 D. 氯化钠,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B,8. (

5、2017重庆A)“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 (填序号)。 A. 可燃物 B. 空气 C. 温度达到着火点,(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 水具有酸性 C. 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 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是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发生反应。,AD,氧气和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