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概论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317590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文化概论(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主讲人 王 磊 职 称 副教授 高级经济师 高级政工师,2,教学目的,一、通过挖掘旅游产业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认识到旅游事业持续的生命力所在。 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文化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文素养,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专业人才。,3,教学内容,旅游文化的特点、性质,旅游文化传统,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景观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及旅游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等 。突出各种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4,自学是基础 听课是主导 研究是动力 运用是目的,学习环节,学习方法,理

2、论实际联系 历史现实结合 老师学生互动 同学之间互助,5,努力读书 ( 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 按时到课 ( 宁早三分,不省一秒 ) 认真听讲 ( 精力集中,要做笔记 ) 参加活动 ( 各种环节,积极参加 ) 积累心得 ( 提倡写作,择优出集 ) 共同建设 ( 师生同心,一起探索 ),学习要求,6,单元目录,第一讲 概论 第二讲 历史文化 第三讲 民俗文化 第四讲 建筑园林文化 第五讲 宗教文化 第六讲 自然山水文化 第七讲 艺术鉴赏 第八讲 文化体验,7,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导言,“太阳启升的地方”,8,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本章主要内容: 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 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9,

3、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一、“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 (一)文化与文明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 狭义文化:人自身的智慧、精神状况、观念形态。 文明:人类改造世界的优良成果的总和。 文明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进步的实体记录。,10,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11,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

4、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12,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13,“文化”四解,1、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 3、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

5、的不依分布地点为独立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4、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14,文化别解,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胡同文化”、“酒文化”等。 大白菜文化 政治文化中心 仰韶文化 学习文化 市井文化 文化水平 人类的文化 龙山文化 酒文化 校园文化,15,(二)文化定义,指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字、思维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法律精神、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精神与物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P3,黄河十八湾,16,为什么?,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

6、是自然现象。 其次,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是为社会所普遍具有和享用的,不是专属个人的。 再次,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中,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17,历史性 群体性 影响性,文化的特性,黄河十八湾,18,二、旅游文化的定义,(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 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 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周礼正义:“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旅游是孕育文化的媒体,文化诞生初始就是旅游的一项内容。,19,周易 “观卦”与“旅卦”,“观卦”: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观国之光,尚宾也

7、”。 这两处观光,几乎成了旅游的代名词,而且对观光的作用予以高度肯定。 “旅卦”: “旅,小亨,旅贞吉”。 这其中包含了旅游的两大特性:动机性和娱乐性,20,“旅游”溯源,旅游即旅行游览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 “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戏也”。“游,自乐之意”。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常常用“游”概括。 尚书:“惟漫游是好”。诗经:“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史记:“二十而南游江淮”。,21,“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

8、南朝梁沈约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频。 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道家风骨三清山,22,现代旅游起源于欧洲-英国,现代旅游可分为两大类别:以“游”为主的旅游和以“旅”为主的旅游。 前者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朝圣旅游、文化旅游等,以游为核心,或闲情适意,品览审美,或寄情寺观,寻古猎奇,旅行为手段,游乐是目的,旅游者大多倘徉于旅游景点; 后者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探亲旅游、休学旅游等,或忙于商务,羁于工作,或衷于亲情,勤于知识,寓乐于旅,偶作小憩,旅游者较少逗留于旅游景区。 以“游”为主多为传统,23,1、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的本质属性。

9、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文化与旅游的关系,24,1.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的本质属性,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25,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

10、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26,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经济文化产业, 在发展的成熟期是: 文化经济产业。” 经济学家孙尚清,27,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服务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 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P9,(二)旅游文化的定义,28,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广义的:举

11、凡旅游路线、旅游途中、旅游景点上一切有助于增长旅游者文化知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举凡一切能够使旅游者在途中舒适、愉快并能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29,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30,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

12、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31,三、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首先,这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32,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

13、,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 旅游的文化本质 特征必然要求在 发展旅游业的过 程中优先发展 旅游文化。,33,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中国茶文化、北京胡同旅游 ;,34,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

14、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 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35,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投入和产出经过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由此决定自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文化经济新战略,以达到保护文化、宣传自己、经济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韩

15、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意大利加城,韩国济州岛,36,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建议政府要多做一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让经济发展最终成为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趵突泉-金线泉,37,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38,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

16、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武夷山-九曲溪,39,最后,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 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总之,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40,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一、旅游文化的特征,(一)双重性,1、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的对立统一 2、暂时性和延续性的统一,41,黑苗芦笛歌舞图,民俗文化旅游,3、是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的统一,42,雅精英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