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1756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突出基层基础特色,形成三位一体新平台。着力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三位一体基层治理新平台,做到指挥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及突发事件处置、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点上访人员诉求及解决情况、众创平安活动、干部工作轨迹、综治考评结果等七个清清楚楚,提升综治工作现代化水平。一是规范综治中心平台建设。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乡村两级达标率90%,整合部门人员进驻中心,建立综治数据采集、情况通报、职能部门联席会议、考核督导等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对接、左右联动、协调运转、规范高效的工作体系,实现了涉稳信息收集、治安形势研判、矛盾化解督导、实有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

2、管理、应急处置调度等实战功能。二是完善网格化体系建设。统一制定常德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规范手册,共划分城乡网格8633个。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一体运作,市县两级分别配备专门人员10名、5名以上。每个网格统一设立网格长、网格信息员、网格联络员、网格协管员、网格志愿者,整合网格力量 万多名,其中专兼职网格员8642名,工资待遇均由财政保障,促进了基层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整合,确保问题发现在网格、解决在网格。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引导、运营商投资、农户参与的雪亮村庄工程建设,已有48个乡镇107个村启动,新建公共部位监控1100多路、发展农户家庭监控3300多路,实现群众得

3、实惠、综治得平台、企业得市场的多赢局面。升级改造全市综治大数据平台,采集综治业务数据5100多万条,三实信息采集率达到98%以上,整合57家职能部门数据19亿多条,市县两级、80%以上乡镇(街道)和部分村(社区)联通综治视联网。突出方式方法创新,用活工作落实新抓手。善于用活综治奖、微信群和特殊人群档案,推动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确保综治工作落地生根。一是积极用活综治奖。将综治奖励政策落实到市直部门以及县乡村三级,对综治优秀单位、合格单位分别给予干部职工一个半月、一个月的工资奖励,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积极性。将综治奖励政策延伸到“无上访村(社区)”建设,市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对50个优秀乡镇(街

4、道)、20个优秀村(社区),分别给予15-20万元、5万元的奖励。充分运用“一票否决权”制,对综治工作不力的51家单位进行约谈,对23个单位进行挂牌督办,对21家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6个单位确定为不合格单位,不予发放综治奖励。二是积极用活微信群。出台常德市平安网格微信群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微信群 万多个,实名入群198万多人,占全市总人数31%,做到所有公职人员入群、基本实现一户一人入群,建立每日群报制度,开展综治宣传、矛盾排查、群防群治、报警求助等工作。全市通过微信群排查处理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等8658件,发布政策法规、综治动态信息 万多条,收到微信举报报警128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

5、46人,发放微信奖励红包 万元。三是积极用活特殊人群档案。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按照“六个清清楚楚”的要求,建立刑释人员、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档案。全面开展基层干部大走访活动,包好重点户、画好村情图、记好民情账,实行群众工作日制度,每月5、6、7日为村(社区)干部接待日,每月15、16、17日为乡镇(街道)干部接待日,每月25、26、27日为区县(市)领导干部接待日,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突出十大平安创建,打造众创平安品牌。推进十大平安创建示范单位引领,探索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充分发动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平安创建氛围,打造平安建设品牌。一是打造回应民调关注、打击违法犯罪品牌。开

6、展三联四大活动,加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治安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治安状况持续向好,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 %,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 %。二是打造众创平安品牌。依托平安常德580微信平台和综治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众创平安积分卡,单位积分纳入综治考评,个人积分作为评先评优依据,优秀志愿者可享受就业、子女就学和公益服务优待,激发干部职工参与平安创建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平安单位12345、平安学校六个一和每月19日全市平安志愿者统一行动日等平安创建模式。三是打造社会组织创新品牌。武陵区以综治中心社会工作室为依托,建立区社会动员指导中心,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力量,XX年培育和事佬联合会、朗月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7、、1+1爱心联盟、武陵区义工联合会、近心帮心理协会等社会组织35家,成员达 万多人,服务群众20万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平安隐患等5270起。突出破解综治难题,完善防控风险新机制。市委、市政府于XX年出台关于建设“无上访村(社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办法,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街道)。一是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健全三调联动工作体系,积极推广基层三级联调、1350调解、1369调解等模式,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专业调解组织,鼓励群众网上反映诉求、网上信访,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信息平台。二是加

8、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巡防和群防群治,开展国省道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建成环省电子卡口11个,环市公路公安检查站17个、电子卡口15个,环县电子卡口40个,构建了环省市县三级防控圈。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建立义务护路队伍,开展知路?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月活动,大力压控涉铁案事件,全市共整改重大安全隐患50余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0余起。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服务管理。集中整治在金融、电信、交通客运、旅店、危爆物品、枪支弹药、食品药品、寄递物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名制落实情况。积极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先后出台常德市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工读学校、儿童福利中心、乡镇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探索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戒毒康复人员回归家园。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