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1712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经验汇报材料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情况汇报当前,国家正全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科学作出了湘南大开发的战略决策。XX作为内地的前沿、沿海的内地,处于全国九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之一-郴州境内,要抢抓良好机遇,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大转型,加快产业接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富民强县的步伐。一、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基本情况我县地处全省南接粤港、西通永、桂的枢纽位置,对接沿海铸造产业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现实优势,做到在产业对接比其他地区抢先一步、超前一筹。县委、县政府审时度

2、势,睿智提出从XX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的现实出发,主动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着力建设两基地一中心,即把XX建设成珠三角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全省五金三具生产出口基地和郴州永州边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以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跻身大湘南开发最前沿。近年来,我县通过感情招商、项目招商等方式,有计划、有步伐地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资金、人才向我县聚集,共创办回流型企业710余家,完成投资 亿元。以XX铸造工业园和塘村、袁家、车头、龙潭等乡镇的工业园为主的铸造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共拥有铸造企业156家,从业人员近8000人,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27家,年

3、产铸件40万吨,产值10亿元,铸造产量居全省第一;以坦坪、龙潭、城关为主的针织业生产基地和以城关为主的电子装配业生产基地,产品主要是销往广东、香港、台湾,去年实现贸易总额426万元,同比增长 %,发展形势良好。二、用地存量情况土地是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县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千方百计做实土地文章,盘活土地资源,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园区兴工、特色兴园的原则,以商贸居住为重点,在县城东面规划建设面积4500亩的县城新区;以发展铸造产业为重点,在桂嘉路和新嘉、嘉宁高等级公路及省道S215、S322线交汇处,规划建设占地 平方公里的XX铸造工业园;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在桂

4、嘉高等级公路入口规划建设面积6000亩的行廊生态农业示范园。以鼓励返乡创业为重点,在袁家镇、龙潭镇、泮头乡的交界处规划建设了占地1200亩的XX铸造协会返乡创业基地。三、应对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意见和政策建议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高潮的到来,是我县加快发展步伐、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地区争夺新一轮发展机遇的角逐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切实加强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1、要加大宣传教育,增强竞争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及 万名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以及XX广州投资洽谈会、广东XX老乡座谈

5、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推介我县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吸引沿海企业来嘉投资。另一方面要强化竞争意识教育。要通过在全县上下大力倡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三创理念,帮助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大承接沿海产业内移是推动XX快速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鼓励推动社会各阶层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增强信心,坚定与珠三角欠发达地区抢抓机遇的竞争意识,又要树立防止被条件相对较差地区后来居上的忧患意识,通过全民性的竞争意识教育,着力打牢承接产业转移的群众基础。2、找准对接路子,明确发展目标。从外部条件看,我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大军中,有 万人直接从事铸造产业的生产经营,铸造湘军是全省

6、十大劳务品牌之一。近些年来,我县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热情高涨,县承接沿海产业内移已颇具规模。从内部条件看,近年来,我县坚持园区兴工的原则,围绕发展铸造产业,大力加强园区建设,目前,XX铸造工业园已引进企业30家、资金 亿元,XX铸造协会返乡创业基地已协议进入企业21家,产业发展已颇具实力。为顺利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我县明确了以发展铸造产业为突破口,并进一步明确了零散加工协作合作,初级产品精密铸件,单件生产整机装备,机械铸造品牌创造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创建XX铸造,铸造未来!XX铸造,铸造辉煌!XX铸造,神州荣耀!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江南铸都的目标。3、突出三大措施,加快产业对接

7、。一是科学规划利用土地。整合现有的存量土地、闲置厂房、闲置土地,并规划和贮备好加工贸易用地,出台与新的国土政策相适应的土地出让的具体操作办法。努力降低外来投资企业用水、用电、用地、税费、物流、产业配套等营商成本,努力为外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小企业,构筑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服务企业,形成紧密结合的企业集群和产业积集效应。围绕核心的铸造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通过生产环节配套、技术协作配套、产业链条配套等形式和建立前店后厂(珠三角设站、内地建厂)等经营模式,为珠三角制造工业企业提供市场配套服务,加快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有效降低

8、产业对接时因物流量快速增长而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建议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区设置若干配货站,并出台政策鼓励我县赴粤的客车、煤车等低价搭载货物,对搭载货物达到一定数量的对其车辆在办理汽车年检、司机体检等方面的费用给予减免;另一方面设置赴粤货运专线车辆,并采取从企业的税收中扣除部分费用等方式,给予一定货运价差补贴。三是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加强现有工人和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员工送进技术学校进行梁造,提高其技术水平。要鼓励扶持职业学校探索开设铸造和制造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定向培养的长效机制,努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产业技术人才。要建立铸造业和制造业人才库,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清除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促进各类人才正常有序的流动。4、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后劲。一方面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乱收费行为,提高办事透明度,大力营造低门槛,低风险,低成本的政策和经营环境,为加工贸易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经济发展秩序的整顿,引导全民文明诚信,引导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培育文明、诚信、健康的社会风尚,对阻工挠工、强揽工程等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要从严查处,彻底杜绝一切影响投资环境的规定和体制弊端,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