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16935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种植核桃项目建议书XX乡镇开展核桃种植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营盘乡太阳寨、水塘两个村委会,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该区域海拔1650米,年降雨量15602960,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332天,15以上有效积温320,相对温度85%。土质以黄棕壤为主,土地平坦肥力较好。项目区总耕地面积XXX亩,其中农地XXX亩,农作物以玉米、黄豆、瓜菜为主,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林果主要以花椒、核桃为主。项目区辖2个村委会,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至XX年底统计,共有XX户XXX人,聚居民族有苗、彝,苗族占总人口的XX%,是一个贫困山区少数民族集居地。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1、项

2、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当地农民目前的生活水平不高,由于该地区海拔高、积温低、土质黄棕壤为主等原因,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仅能维持自身食用,而且受病虫害危害较大。其他产业如板栗等,由于投入大、技术难掌握、市场行情不稳定、产出见效慢而成果不大以及其他原因,在当地并未形成规模,不能从根本上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改善。然而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分等非常适合核桃树的生长,核桃市场行情稳定并且价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当地核桃的种植已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些与当地农民迫切摆脱贫穷的愿望相结合,显示出发展核桃已成为一大明显趋势。自十一五以来,乡人民政府把种植核桃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第二、三产业、实

3、现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依靠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和市场带动,提出了“挖掘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该项目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发展核桃产业的方法,帮助当地村组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对于当地而言,核桃的种植主要布局多处,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属于农民自发零星发展的状态,而且品种多为普通品种,壳厚纹深不美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分利用有利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加快核桃产业的发展,使其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势在必行。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是项目区选址定位准确。项目区距乡政府机关驻地较近,有相对充足的光、热、资源和丰富的荒

4、山、荒地资源,交通便利,与本地“花椒基地”联系较为紧密,完全可以建成同类地区的“经济隆起”地带。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通讯有利于信息交流、技术合作,良好的群众基础便于项目组织实施。项目涉及2个村委会X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XX人,有劳动力XXXXX人,丰富的劳力资源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劳力保障,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至XX年底核桃种植面积达到680多亩,是营盘乡最为集中的核桃生产地,因此该区域具有发展核桃良好的条件、技术基础和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有一定发展基础。本地区原来均推广过核桃,但由于品种意识不强,加之群众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不够科学,尚未形成规模化

5、发展。同时,通过近几年扶贫综合开发,发展种植业势头迅猛,特别是在花椒特色产业培植的影响下,带动了种植业发展势头,发展核桃种植项目,将更好地开发山区荒山资源,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群众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为本地区核桃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技术服务有保障。农业服务中心现有技术干部6人,其中:农艺师2人,工程师2人,助理农艺师1人,其它1人,技术力量雄厚,近年先后承担过“中德合作项目”等项目的建设,积累了成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同时,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科技队伍,技术力量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四是乡党委、政府重视产业发展。近两年,乡党委、政府把核桃

6、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并制订了“十一五”绿色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各相关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实施建设工作,并积极争取资金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三、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以发展特色经果林、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为重点,加快整村推进扶贫综合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建设原则。坚持整村推进,零星与连片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采取零星与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创建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7、,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集中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投入,优先支持优势特色明显的、产出效益高的产业。使其充分发挥在加快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项目资金整合的原则。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采取零星与集中连片开发方式,集中项目,整合优化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思路。以培植优质核桃新品种为重点,通过科技引领,培育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从而推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

8、实效。、统筹规划,优化投资结构的原则。按照全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发展具有区位优势的本地特色产业。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因地制宜,做强做大产业的原则。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集中资金投入,集中建设、连片开发,打造特色种植、特色林果产品的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出重点,提升效益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使规模优势转化为品种规模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林业在全乡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坚持部门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资金来源,在资金整合协调

9、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下,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按照项目规划,强化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四、市场风险预测该项目技术推广,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质苗栽培技术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方式,大力推广优质核桃新品种,采取零星与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缩短投产周期以提前上市销售时间,提高产量和商品率,增强市场竞争力,防御市场风险。主攻本地优质嫁接核桃新品种,挖掘品种优势,提升市场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潜力大,具有可行性,而且核桃种植为部分农民所认识,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市场风险极低.五、项目建设地点、时间、内容及目标1、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在太阳寨、水塘两个村委会辖区内

10、,两村相连,距营盘乡行政中心公路里程6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好,通讯方便,气候条件也适宜核桃生长。2、建设内容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目前核桃发展条件较好的太阳寨、水塘两个村委会,采取零星与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方式,建设新品种推广和新技术试验示范生产为一体的示范基地,种植优质核桃 万株,总占地3000亩。按照突出品种优势、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本着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优质核桃产业培植,推动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3、建设年限和进度项目建设从XX年始至XX年末结束。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完成 万株优质核桃种植任务,具体进度为:XX年至XX年,用3年的时间完成核

11、桃种植任务,种植后第二年便进行管理技术培训,同时对未成活的核桃苗进行及时的补植;二期工程完成已种植核桃的修剪、树枝定型等后期管理,具体进度为:XX年至XX年,在这2年内,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核桃嫁接和栽植成活性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4、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和实施,达到“一个完善”、“一个提高”、“一个推动”和“一个带动”的目标。一个完善:即完善立足本乡、面向周边地区的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培植体系;一个提高:即提高核桃种植的准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一个推动:即推动品种提质升级。一个带动:即切实带动农民增收。项目实施后,510年内每株产10公斤,亩

12、产220公斤,按3元/公斤计算,年总收入198万元,年纯收入102万元;1130年内每株产30公斤,每年可获得594万元,亩产值1980元。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项目投资估算、苗木费。两村发展3000亩核桃,共需苗木79200株(含20%的补苗),按每株10元计,需苗木费 万元。、肥料。核桃苗每塘施肥10公斤,每亩需220公斤,3000亩共需660吨,以每吨200元计,合计 万元。、造林及抚育管理费。由农户自己投工投劳进行清理、整地、植苗及抚育管理,政府部门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经费。包括技术培训费、规划设计、检查验收等费用,按每亩12元计算,3000亩合计 万元。以上项目经费

13、总计96万元。2、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支持96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上级部门给予列项扶持。七、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核桃种植后的第5年即开始有收益,510年,按10公斤/株,3元/公斤计划,3000亩每年可获得198万元的收益,1130年,按30公斤/株,3元/公斤计算,3000亩每年可获得594万元的收益。扣除各项生产投入费用96万元,510年内可实现年直接纯收入102万元,10年后亩产值约1980元。2、社会效益。一是通过项目实施,可提高核桃产业比例,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单位面积增产;二是通过技术引领,带动农户自身

14、发展,推动核桃种植,提高核桃干果产量、品质;三是我乡核桃产业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从而提高优势特色产业良种化、优质化和商品化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增加农民收入;四是通过项目实施,培育项目区农民的良种意识、市场意识和生产观念,增强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本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辐射带动全乡农村经济的发展。3、生态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生产的劳动强度,可合理利用荒山、荒地资源;二是间、套、黄豆可有效减少水浇地裸露面积,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三是育苗技术示范推广,可实现标准化栽培,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四是使优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进一

15、步扩大,增强土壤保水保土能力,改善生态景观、绿化环境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实现贫困地区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八、项目运行管理及保障措施项目实行“政府引导、资金整合、科学规划、标准施工、部门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1、项目组织机构。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主管林业工作的政府副乡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乡党政办、林业站、农科站、科协、科委等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乡党政办综合协调管理,由党政办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和具体工作,并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建设项目的综合协调,配套资金的落实,执行项目检查、阶段评估、资金使用、指导项目的运行管理和经营决策。二是成立专家技术组。聘请乡内外各类技术专家,组成专家技术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对项目总体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发和推广各种先进技术,并对各分项目建设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项目的先进性与示范性。三是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由乡林业站牵头,抽调相关部门等业务能力强、工作踏实、责任心强的技术干部组成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实施。2、项目建设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