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1438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燕子》教案优质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有关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熟练地朗读课文。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

2、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教师出示关于春天的句子。2、揭示课题,指导书写“燕”。二、初读课文体会1、学习词语。2.指导生字书写“聚、稻”三、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外形美。1.由整体感知燕子“活泼机灵”,学习了解燕子的外形。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填空式的学习)2.指导学生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3.朗读第一自然段。五、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美。1.学习词语“光彩夺目”整体感知春天。2.这一段写了春天的那些美景?理解描写景物的动词“吹拂、展开”体会春天的特点。3.对比句子: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

3、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4.理解词语“聚拢”“赶集”第二课时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板书:斜、掠过、唧)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5、我

4、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读了

5、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10、看图试背。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