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欣赏集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31284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楹联欣赏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楹联欣赏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楹联欣赏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楹联欣赏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楹联欣赏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楹联欣赏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楹联欣赏集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楹联欣赏集锦 风声雨声读书声 重九节塞上称觞 今年季子不回家 清风明月本无价 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 谈吐趣中皆合道 遗世独立 与天为徒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 放开眼界,看朝日才上 拼命酒与断肠诗 万卷古今消永日 半湖烟雨 一局棋枰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 鱼读月 鸟谈天 我辈复登临 云间树色千花满 拼命酒 葬魂诗 何绍基题岳阳楼联 古今第一长联 九派会君山 卷中岁月 花里神仙 风声雨声读书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

2、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卷六)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39页)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截然不同的思想情趣。(林金山)重九节塞上称觞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

3、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林金山)今年季子不回家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 方地山所作春联。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

4、(名联趣谈284)。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这是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最佳结构。此联在用典上也非常讲究,上联用冯諼客孟尝君的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故事,都出自战国策。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林金山)清风明月本无价清风明月本无价

5、;近水遥山皆有情。此联为梁章钜所撰苏州沧浪亭集句联梁章钜,清文学家。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纵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也能诗。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楹联丛话、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琐记、藤花吟馆诗钞等。沧浪亭,江苏苏州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在园内建沧浪亭,故名。全园结构以假山为中心,建筑物环绕四周,高低起伏,树木苍翠,有山林气象。并利用借景法,将园外的水与园内的山联成一气,扩大园景。在园林设计中独具一格。这是一副巧妙的集句联,上联见欧阳修长诗沧浪亭,下联见苏舜钦诗过苏州。虽是集句,读起来却是一

6、副佳联,上下契合,天衣无缝。上联,清风明月是无价之宝,意境是那样雅淡、疏朗;下联,远山近水都是有情之物,情韵是那样缠绵、妩媚。使人入得园来,觉得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分外可亲,满园美景都是无价之宝,真令人留恋难舍。名园对名联,相映成趣。倘若我们略加分析,此联就更加值得玩味。中国的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受佛道的影响很深,崇尚高雅、清淡、闲适的意境。由于中国社会政体的特殊性,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具对社会政治实体的依附性。儒道两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大精神支柱,达则尊孔孟,积极入世,讲究修、齐、治、平;否则重老庄、消极出世,转向自然,寄情山水。在古典诗歌中,家国之忧与对山林的陶醉是两个基本母题。对政治的消极引来

7、了对审美的积极,换句话说,消极的人生态度恰与积极的审美态度接壤。由此,在文艺作品中士大夫通过移情作用,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溪都感到亲切和愉悦,从大自然与秀丽中得到美的享受,当西方文学家把大自然视为恶敌,笔下常指写人与自然力的搏斗,流露出恐惧之意时,中国的文学艺术却在大自然中怡情养性,自得其乐。话说回来,清水、明月这自然之物是特别受文人青睐的,吟水弄月者为高人雅士。如苏轼曾在前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再看欧阳修会老堂口号是“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文人对山水有情的就更多,如李白独坐敬

8、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清风、明月、近水、遥山成了失意文人心灵的避难所,所以这副对联情趣的高雅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周丽云)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名贤手笔,菩萨心肠,合古今天地之精灵,同此一山结束;蠡水烟,湓浦月,浔江涛,马当斜阳,匡庐瀑布,挹南北东西之胜景,全凭两眼收来。此联为彭玉麟所撰题湖口石钟山锁江亭联。彭玉麟(1816-1890),清末湘军将领,字雪琴,卒谥刚直,湖南衡阳人。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转战长江各省,战功显赫。曾与太平军作战,1855年在湖口遭太平军截击大败。彭玉麟建水师昭忠祠于湖口石钟山,祠有锁江亭。结束:指装束在一起。湓浦:一名湓水或

9、湓江,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西南青山,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长江。马当:山名,位于江西彭泽县东北,山形似马。这副长联,是彭玉麟为纪念阵亡将士而作的。上联颂扬忠烈们的英雄气概,切“昭忠”的主题。“昭忠祠”增光生色,浩气回荡。下联在上联述史点题的基础上,放眼南北东西,写尽了立身锁江亭所见的远近胜景:鄱湖烟波、湓浦明月、浔江浪涛、马当斜阳、匡庐飞瀑,尽收眼底,应有尽有。至此,上联与下联,写人写景,相映生辉,引人入胜。这副对联用字奇特: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八字句,长短参差,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抑扬合拍,不仅读来琅琅上口,而且与对联抒写的内容配合十分得体。“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蠡水烟,

10、湓浦月,浔江涛”,似连珠实发,诉说不尽,极大地增添了对联的气势。此后字数增多,逐步趋于平缓,“合古今天地”“ 挹南北东西”,则一气概括无余,力有千钧,情透纸背。此联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列品的修辞技巧。所谓列品,有点类似于修辞手法中的排比,要求连续列举三个以上类似的、或有联系的事物成联,所列举的事物之间不掺杂任何间隔词语。使用列品方法,可以强化对联所吟咏的事物,收到其它方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运用列品手法创作的对联中,最有名的当数邓石如自题碧山书屋联:“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

11、,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邵明灿)谈吐趣中皆合道谈吐趣中皆合道;文辞妙处不离禅。此联为南昌青云谱联,撰者不详。青云谱,在南昌市南郊定山桥附近,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为许逊之“净明真境”。清顺治十八年(1661)画家朱耷(即八大山人)偕其弟朱秋月(即朱石慧)隐居于此,后人慕其贤,集资改建为青云圃。康熙年间,改“圃”为“谱”。今为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朱耷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他的诗、书、画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绘画造诣更深。他在二十三岁时剃发为僧。二十八岁时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三十九岁至六十二岁,在南昌城郊青云谱(原称天宁观)苦心孤诣经营主持这所道院,

12、过着亦僧亦道的生活。他常与僧友在此饮酒吟诗,寄情书画,并且讲经论道参禅。此联虽属园林联类,然所记叙的事则是朱耷那段讲经论道生活的写照。其实,八大山人的为僧为道,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他的主要信仰。他是为了逃避清朝统治者对明宗室遗臣的政治迫害,借以保存自身。上联写僧友聚集在环境清幽的青云谱内交谈阔论,那一言一行,风趣横生,几乎句句讲的都是道家经典。下联则说僧友们不仅讲经论道,也吟诗作画谈写文章,语言机锋毕露,深奥玄妙,字字不离有关佛教的事情。此联所述青云谱历史悠久,环境幽美,文物荟萃,要描写的东西很多。然而全都略去,只字未提,单就当年的僧友讲禅论道做文章,这样便使读者对青云谱当年这所道观留下了深刻鲜明

13、的印象。(陈国涛)遗世独立 与天为徒遗世独立;与天为徒。此联是题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览亭联。天游峰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后,巍然高耸,独出群峰,登其绝顶,下观云海,尤如人在天上游,故称天游峰。天游峰绝顶处建有一览亭,是取登其亭而一览武夷山全景之意。这是一副写景联,读来使人产生一种恢宏、豪迈之气慨。本联有如下特点:采用了对联中“隔”手法,就是说写对联时由于用了典故而使人读起来感到好象隔了一层似的。本联一开头即借用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算是用典,却恰到好处。一览亭虽然高、险,但总有一个限度,如果本联用“不隔”的手法,直接写出一览亭到底有多高、多险,不仅无法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而且要在短短数语中勾划出一览亭的

14、全貌是很难做到的。本联采用“隔”的手法,一方面避免了平铺直叙,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余地,看似隔了一层,其实两边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白纸,反而有一种新奇、朦胧、神奇的感觉。人们一看到“遗世独立”四字,就知道一览亭是高峻的,但如何个高峻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去作不同的想象,这种作用,是采用“不隔”的手法难以达到的。写景与用词,相辅相承。本联粗看无一字写景,细看却字字有景。一览亭在作者心中高峻无比,无比的高峻就应超出世间之外,作者用“遗世独立”来比喻,看起来似乎没有写景,而事实上景景都在其中。用天下最豪迈的词来形容作者心中最高的山,在语意上来讲都恰到好处人们可以尽情地想象山的挺拔高峻,风光的秀

15、丽,形胜的险要,自然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用词措句方面,气势磅礴,极尽夸张之能事。单从字义上看,“遗世独立,与天为徒”概言天游峰一览亭的高耸,超出尘世之外,唯一可以和它相比较的是“天”;从其典故的出处来看,也是气派豪放,“遗世独立” 源出于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的赤壁赋,本联借用这一典故,也是要借用苏轼的豪放精神,来说明一览亭的高大雄伟,巍峨挺拔。我们知道,天的高度是无限的,豪放的雄浑的精神和文风也是无法用尺度衡量的,而一览亭的高度却是可测量到的。作者把有限的东西比喻成无限的东西,目的是为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本联言简意赅,气势雄伟,节奏鲜明,对仗工整,这也是本联

16、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之一。(王紫林)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此联是唐英所撰题庐山虎溪三笑亭联。唐英,字俊公,晚号蜗寄老人。清朝乾隆年间任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等官,擅诗、工书画等。虎溪是庐山东林寺门外的一条小溪,名山洞天福地记称为“四十七福地”。虎溪上原先建有一亭,取名三笑亭,后废。庐山素以“匡庐奇秀甲天下”著称于世。它不仅是蜚声中外的避暑胜地,而且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佛法名山。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传说。全国各地历代名人在庐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和奇闻轶事。唐英撰写的这幅对联,即讲述了这样两则历史掌故。上联向读者叙述了在庐山发生的一个传说:相传和尚慧远居东林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