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331085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珠河中学 陈楠1、 说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游记,学习时,除了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外,还要通过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同时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不同的语言风格。本篇课文可以算是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含蓄,耐人寻味。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

2、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基于教材及课标要求,制定如下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2.把握本篇游记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3.品味作品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进入情境,跟随水滴游览丽江,通过文字来感受丽江的独特魅力。2.合作探究,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丽江自然景观及人文风情的热爱,感受通过文字表达感情的美好与感动。2. 引发学生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考,让我们的心灵一直在

3、路上。二、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三、说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同时,注重文章整体到段、 句、词的深入剖析。2.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如水的音乐中,朗读课文,带入情境。3.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等方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四、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5、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丽江四季的美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在如水的音乐中走近

4、课文。(二)跟随水滴,游览丽江1.这滴水经过了丽江的哪些地方?(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2.你觉得哪个地方美?(结合语句分析)3.丽江的美景吸引来了哪些人?他们在这里做什么?4.丽江除了美景,还有什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请速读课文,思考作答。)5.这滴水在丽江之旅中饱含怎样的感情?(三)背景链接,走近阿来 介绍作者与丽江的情缘及本文写作背景。 (四)合作探究,归纳特色1、水既是风景,又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2、串连全文,形成时空两条线。3、自由的视角,灵活的观察。4、既是观察者,又是讲述者,情感真挚。(五)一课一话,深情寄语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阿来说:“自己出生在四川藏区,条件艰苦,靠的是什么走到今天,才可以写这样的文章和大家分享,让大家可以认识到丽江的人文风情?我觉得其中起作用的就是教育。”老师说:“语文课最大的魅力就是解读文字,汲取感动与美好,让心灵一直在路上。”6、 说板书 为清晰呈现文章的线索及丽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设计板书如下:一滴水经过丽江 丽江坝现代大海金沙江四方街黑龙潭落水洞玉龙雪山古代美丽 厚重 淳朴 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