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31004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5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望江南李煜赏析范文 望江南闲梦远 五代: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赏析: 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了这“芳春”美景

2、。首先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船上管弦江面绿”的“江”,当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荡漾,画船游舫,来往穿梭,船上丝竹相和,飞扬出舷的乐声飘荡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鲜明之色集合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句末的“绿”,乃是春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写水色,亦状春色。它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无余。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向陆地,抓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出江南春景之美。“满城飞絮滚轻尘”,是实景的形象描写,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词人并未直接

3、写春风,但从那一“飞”一“滚”之中,却已使人觉得扑面的春风是无所不在了。“轻尘”翻滚,除春风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观赏,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践起轻尘滚滚,故“滚轻尘”乃借物写人,说明游人之多。只有这样,才能与下面的描写自然地衔接起来。“忙杀看花人”:春是百花盛开之时,观赏众芳,确是赏心悦目的快事,所以,写春是很难不写花的;但词人却不直接写群花如何美丽动人,而只说把看花人“忙杀”了。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第二首写秋色。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词人笔下的江南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其总的特色是一个“清”字。“清

4、”,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凉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气候两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清”,词人才能将这秋景(无论是近、中、远景)看个清清楚楚,也才能将这秋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在总括秋色之“清”后,接着,也是从三方面对之加以具体描写。首先是远景,词人从大处着墨,给“千里江山”敷上一层“寒色”,勾画出一幅江山秋晚图。所谓“寒色”,乃清冷之色。“寒”与“清”,其义是可以合二而一的。“寒色远”的“远”,既说明是远景,又是对千里江山皆寒色的一个模糊的数的量度,它还与“闲梦远”的“远”在内容上有内在的联系,即以在一片“寒色”掩映之下的“千里江山”之“远”,来说明“

5、闲梦”之“远”。其次是中景。“芦花深处泊孤舟”,既是写自然景物,也是写人的活动。“舟”之谓“孤”,除从数量上指舟乃独木一叶外,也暗点出舟中人的孤独,使人想象出其身世之漂泊凄苦,心情的酸楚悲凉;如再看这“孤舟”乃泊于芦花深处,则其孤独、凄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它在情调上与前面的“清”“寒”是完全一致的。“笛在月明楼”,是说秋月当空,银光如泻,高楼之上,笛声忽起,那悠扬的笛声,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它说明吹笛人的心灵在颤动,听笛人的心潮在激荡。古代诗人,大都以笛声写离别之思,表哀怨之情,故向秀思旧,有感于邻人吹笛之发声嘹亮,叹而赋日:“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唐人亦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

6、作断声?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杜甫吹笛)之句。由此可见,词人在这里所表达的也是一种思念故国的眷恋难舍之情。不过,它不像前面那样是由“清寒孤”等字予以点出,而是隐含于笛声之中。我们只有明了了这一点,才算把握住了此句内容的实质。 总之,这两首词的写法是基本相同的,即都是先对景色的特点作总的概括,然后再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具体描写;所不同者,是它们的色调和情调,即前者色暖,后者色寒,前者欢快,后者凄清,由此造成的意境也有所不同。 望江南赏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盼望之情,寂寞愁肠,隐然可见。 过尽千帆

7、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 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苹;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洲:水边陆地。 望尽天涯路,不见心上人,伤心情难禁。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 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

8、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 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盼望之情,寂寞愁肠,隐然可见。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9、;晖:阳光。 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苹;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洲:水边陆地。 望尽天涯路,不见心上人,伤心情难禁。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 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 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

10、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 “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苹”为水草,苹、水相依而生,供厂垛断艹登讹券番猾苹失水则死。 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 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

11、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 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 “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苹”为水草,苹、水相依而生,苹失水则死。 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

12、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求五猖会的赏析400字 (七)五猖会赏析之一这里首先突出了“我”如何想看五猖会的心情,因为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见的一件盛事”。 五猖,“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 这句话语意有些歧义,歧义来自“有考据癖的人”话语的本身。 它也许指一个神的名字,也许指五个神的总称。 鲁迅接着讲,如果只指一个“五通神”“并无确据”。 鲁迅知道或看过的五通神则是五个男人,面目神态“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 少年的鲁迅大清早起来,而且已经高高兴兴看见工人已把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陆续搬下大船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父亲要他回到房里去背鉴略,这就使少年鲁迅刚才的喜悦之

13、情到此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如书中所说,“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我”苦苦背书的时候,“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 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这简直有点类似红楼梦中贾政要打贾宝玉的场面了。 难怪后来“我”虽然去了,兴致却大减。 (八)无常赏析之一本书前文已说过,绍兴人呼无常鬼有两种。 一种活无常,一种死无常(或称“死有分”)。 那时人们最愿意看的是活无常,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活无常“活泼而诙谐”,二是形象奇特。 “单是混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头上的特征更为明显,戴着“一顶白纸的高帽子”。 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活像济公。 据旧时民间的说法,无常的职能是“勾摄生魂的使者”,面孔当然不可能是慈善的、温和的。 他绝不包庇任何人,始终是铁面无私的。 少年鲁迅对于“死”,还不可能像晚年那么坦然。 他对无常的兴趣不过是出于少年的好奇心理。 (九)无常赏析之二这里写戏中的无常。 因为,要看动态的无常形象,最好是看舞台上的无常了。 看戏的场景还是像社戏中所描绘的那样,是在船上看的。 戏中的无常“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他的履历。 ”不知鲁迅是否运用了夸张?演无常的演员一出台如何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一百零八”在中国古代虽然是一个神秘的数字,但小丑做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