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30967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学生作文,文言文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范文 参考: 自阅陶公元亮文五柳先生传,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先生大义,潇洒脱俗,敬佩有加。人生一世,名利皆身外物,然视数千年华夏,几无不入其彀,遭其设套,谳其罪而不悟。惟先生不受之,屏弃如杯残,免于羁旅之苦。此乃高人之风,有道之士也!复有求学览书,死记硬背,不求其解,不明其旨,然亦终于功名之途,而书之欢喜,书之趣,亦荡然无存,呜呼!受之惑者何其多哉?然先生阅卷,得其心,明其旨,豁然而通,朗然而出,如此之境,令人额手相庆,真乃高士也!今与书先生,其一乃为表仰慕之意,其二乃为叙说吾之观向,望先生指点一二,小子不才,得先生拂意,已感激不尽! 颂安! 乙未年

2、季春十九日后学之生XXXX 陶渊明先生:您曾“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舟遥遥以轻飙,风飘飘而吹衣”,您高兴地回到家中,慨叹“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过上了“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幸福”生活。 您“登东嗥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您成了隐士的典范。 有人说:“要以出世的心去做人,以入世的心去做事。 ”从这种意义上说,您也是做人的典范。 但是,您没有“以入世的心去做事”,纵然达到了“天地境界”,我仍不能赞同您的做法。 我认为,人生不该这样度过,人该为人类共同的事业奋斗。 您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是的

3、,韶华易逝,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有限的日子里做一些事情。 您也许不知道,许多年以后,世界上出了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曾说:“我生活简朴,我常为过多的享受了别人的劳动成果而羞愧不已。 ”这是他,一个一生都在为人类奋斗,并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说的话。 相比之下,您享受着,却不愿尽己之所能做一番事业,而只愿做一名看客。 人不该是一名看客。 在您之前,也有一位大贤,他被人赞美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虽然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他努力过,他奋斗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因此他“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还有屈原,他“哀民生之多艰”,“上下而求索”,为了他的

4、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在混浊的世上做一名“独醒”人,不仅不随波逐流,反而以死抗争。 人生就该有这种气概。 清末的谭嗣同,吟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为变法而慨然赴死,含笑九泉。 人生就该是这么执着。 面对“九死”而“不悔”的屈原,面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面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面对“生活简朴”奋斗终生的爱因斯坦,您该是无言以对了吧。 甚至面对你逝去的年华,您是否会有一丝悔意?后悔自己没有在“盛年”做一番事业,至今有愧于心。 那么,您该劝以您为榜样的年轻人“以出世的心做人,以入世的心做事”,追求无悔的人生,“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子妄言,先生教诲。 时间不

5、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来,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林子里。 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间小茅屋,屋旁还种着一片菊花。 这时,从屋里走出了一位瘦瘦的老人,肩背草筐,向南山走去。 我走上前去,恭敬的问道:“老人家,您是何许人也?”老人望了我一眼,淡淡地说:“老夫陶潜,你找老夫何事?”我震惊了,用颤抖的声音问:“您您就是五柳先生?”他转过身来,正视着我:“没错。 ”我竟然遇见了陶渊明,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我整顿一下自己内心的激动,待到心情平静后,我才缓缓地说:“先生,我想问您几个问题。 ”五柳先生露出一脸的诧异,但随即就恢复了,道:“小兄弟,请到屋里说话。 ”随后,他向茅屋走去,

6、我也跟着一同前往。 进屋后,我正要说话,他却示意我等一下,然后从草筐里拿出一些菊,泡成了菊花茶。 待到茶泡好后,他斟了两杯,把其中一杯递到我面前,面带微笑:“这是我自己种的菊花,请喝吧!”他喝了一口茶,对我说:“问吧,看我能不能解决你心中的疑问。 ”我喝了一小口茶,问:“先生,历史上说您曾多次辞官。 为什么您好端端的官不做,非要来这当一个乡村野老?您不觉得那样做太愚蠢了吗?”先生轻轻叹了一口气:“我在官场的那几年,看透了官场上了黑暗。 我已怨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不想再与权贵交往了,我不能容忍它们,我不能随波逐流。 我只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你看,现在我的生活不是很惬意,很自

7、在吗?”我很不了解,但还是继续问:“先生,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已经家喻户晓了,为什么您宁愿饿死也不接受那五斗米的救济呢?”他喝了一口茶,用不急不缓的语气说:“即使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地方我也不会接受那五斗米。 人,就要活得光明正大,靠别人的救济粮活下去,不是君子所为,正所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汲于富贵,我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也是一种乐趣吗?又何必为五斗米而斤斤计较呢?”我心里豁然开朗,不过我还是紧追不舍:“先生,您回来生活不就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乐趣吗?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常常没有酒喝,?倒不如做官去买酒喝了,为何还在这么一个小地方忍受没有酒喝的痛苦呢?”先生听完这席话,深深地喝了一

8、口茶,望着窗外南飞的大雁。 良久,才缓缓说道:“喝酒,是我与生俱来的爱好。 的确,没有酒喝是很痛苦,但我也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啊!我实在不愿去做一些自己深恶痛绝的事情,没有酒喝,只是肉体上的痛苦,可让我去做违背意愿的事,痛的可就是我的灵魂啊!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来述说。 小兄弟,你明白了吗?”我心里的疑窦顿时一扫而光,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忏愧。 天色不早了,我心中的疑问也解决了,我起身向先生告辞,先生送我到门口,我就自己走了。 走了一小段路,听见陶老在身后叫道:“小兄弟,小兄弟”我刚要转身,突然脚下一滑我猛地惊醒,原来只是一场梦,不过这场梦令我毕生难忘五柳先生的

9、句句话都刻在了我的心中。 坐在书桌前,我似乎理解了“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含义。 作文如下: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 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娴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 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 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 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

10、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 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 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 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性格。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 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 因为不

11、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 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 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 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 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 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

12、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 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 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 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 “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 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 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着文章。 他着文章的目的是“自娱

13、”,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 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 “闲静少言”而又“常着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 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 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或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和表字。 他的住宅旁边种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