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30832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解决方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解决方法和施工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目的2二、编制依据2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2(一)、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4(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5(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6(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7(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8(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9(七)、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0(八)、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1(九)、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1(十)、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2(十一)、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3XXXXXXX土建工程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一、

2、编制目的 质量通病量大面广,危害较大,消除和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创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屋面、外墙、门窗渗漏和混凝土楼板、外墙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此方案。二、编制依据建筑施工验收规范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虽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

3、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及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总结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解决质量通病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中。工序验收按班组自检、班组负责人(观察、翻样)复检、专职质量员核验的三检程序。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同时加强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验收,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

4、员负责质量核定。 1、制订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综合分析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较适宜。 2、通过图纸会审,方案优化,消除由设计欠周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则通过改进设计来治理。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改进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认真按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4、项目部成立质量QC小组,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工程施工人员、质量员、班组长等组成,针对工程质量通病和可能发生的质量缺陷,进行事先研究与预防,将质量通病消除于每道分项工序中。 5、择优选购建筑材料、部件和设备,加强对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对一些性能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新部

5、件、新设备应慎重使用。6、严格执行计量制度,施工现场配备各种计量工具,计量器具必须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检验、测量的结果准确可靠。水泥、砂石料等进行拌和时必须计量,并及时做好各部位的施工记录。建立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确保工程定位、轴线、各部位标高的正确,并按设计与规范要求做好沉降观测。7、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管理控制工作,材料采购在贯彻建设方要求的同时,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合一认证体系及贯标要求,逐一对工程材料供货厂家的材料质量、信誉、供货能力进行评价,对经评价不符合要求的厂家或产品不予采用,以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1)对用于工程的主

6、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疑问时,应补作检验。 (2)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规程要求,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3)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4)对于室内装饰材料,须有绿色环保认证标志,严禁污染、放射性超标的材料使用于工程中。8、严格按经批准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来指导工人的施工,对施工班组进行方案交底,交底要落到班组每个成员。(一)、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砌筑砂浆应采

7、用中砂,严禁使用山砂、石粉和混合粉。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宜小于45d,至少不应小于28d。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3应严格控制砌筑时块体材料的含水率。砌筑时块体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

8、双侧竖缝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嵌填密实。6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7砌体结构宜在砌筑完成后60d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8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9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梁底插筋应采用预埋留置。10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 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1:3水泥砂浆嵌实。11严禁在墙体上埋设交叉管道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满足抗震要求的镀锌钢丝网片等材料。(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1现浇板混凝

9、土应采用中粗砂。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优化配合比设计,适当减小水灰比。2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能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 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 40%以内,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 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15%。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应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特别是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不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6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双

10、层双向钢筋,应设置钢筋撑脚,钢筋撑脚纵横间距不大于500mm,应交叉分布,并对上下层钢筋作有效固定。7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8现浇板浇筑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9现浇板浇筑后,应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性能。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

11、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10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11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12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平整度及光洁度。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13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

12、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14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踩踏而变形,并配备专人及时检查调整。15工程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时,应对悬臂构件的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2上下水管道套管及预留洞口 坐标位置应正确,严禁任意凿洞。套管应采用钢管并设置止水环,应高出结构层面80mm。预留洞口的形状

13、为上大下小。3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经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4现浇板预留洞口 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掺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进行,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不渗、不漏后再做防水层。5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6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应比相邻地面低5mm。7找平层、隔离

14、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并与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8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 20mm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9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10室内外回填土必须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分层见证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1楼面混凝土后浇面层及混凝土地面必须设置分格缝,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原浆收光,严禁撒干水泥或刮水泥浆收光。12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并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四)、外墙

15、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外墙抹灰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水泥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2抹灰粉刷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提前1d洒水湿润。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鼓、裂纹。3墙面抹灰砂浆要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4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接缝应留置在楼层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5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6外墙施工应采用双排脚手架,不得留置多余洞眼。外墙脚手孔应使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分次塞实成活,并在洞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7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轻质砌块基层应采用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来增强基层黏结力。抹灰基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8当抹灰层总厚度35mm 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镀锌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层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加强措施应由设计单位确认。9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并做好隐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